学术投稿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王春明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高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实验组实施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创面疗效好于对照组,且切口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SF-36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提高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创面愈合和血压控制能力,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的4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我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6周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价值.结果 采取加速康复及综合护理措施后,46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死亡率为0.结论 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及综合措施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微创治疗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手术的黄金标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目前有些医院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加LC或LC加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

    作者:毛丽;张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盐水冲淋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

    烧伤残余创面在临床中较常见,常见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创面未及时愈合,残留部分创面或已愈合的创面溃破或糜烂,形成残余创面[妇.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时间长,深度创面经多次手术,后期仍残留部分创面不愈,创面反复感染、破溃,经久不愈,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朱伟斌;王屋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

    目的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中毒患者的洗胃中,以减轻及缓解洗胃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实验组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操作中,观察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及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洗胃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优化洗胃环节,缩短洗胃时间,并有效减少洗胃不良反应.

    作者:裔雅萍;王晨霞;韩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常见和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并且在这裂开的间隙内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流.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为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1].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常常需做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wheat.David手术以及全弓置换的同时向远端降主动脉真腔内放置~段一端游离的人造血管或术中支架,形态类似象鼻,故称象鼻术.

    作者:郭敏;李亚丽;丁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行为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154例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15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经济情况、尿失禁严重程度、产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重要因素.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控制体重、积极治疗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红艳;熊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误吸易发因素分析及救护

    误吸是指进食(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

    作者:李晓璐;郑彬彬;倪乐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就诊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降血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第2天和3月后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外,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实现了高血压护理的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吉云兰;崔秋霞;单君;沈雁波;沈王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ECMO辅助肺移植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45例终末期肺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转流,其中单肺移植21例,双肺移植24例.所有患者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ECMO辅助转流.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 160~200s,ECMO流量控制在1.8~2.5 L/(m2·min).术中严密细致地做好各项监测及护理配合.受者术后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手术过程顺利,41例在移植术后顺利撤除ECMO;4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支持.结论 ECMO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肺移植术中的呼吸循环辅助,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面的监测、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合理的供肺保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台上、台下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周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15例,无改善3例,加重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16例,时间3~5年,复发3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肿瘤的主要方法,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承勇;周飞鹏;熊云彪;王莺;王莉;韩国强;刘窗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患者36例,行结肠造瘘术患者4例.2例患者因诊断为肠梗阻而行急诊手术,其余全部患者行择期手术.所有患者均采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4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1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2例及吻合口出现渗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治疗,能使患者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且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绮雯;何雪梅;陈欣智;许剑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预防耳部压疮的理疗枕

    目前,医院临床患者睡眠或躺卧通常使用普通枕头,对于长期卧床或木僵的患者容易出现耳部压疮的危险,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同时还会造成颈椎部位的不适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预防耳部压疮的理疗枕,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迎;谷晓玲;翟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状况的改善.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执行制定的呼吸训练计划运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采用疲乏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S-14评分、6MWD及SGRQ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训练后干预组患者的FS-14评分、6MWD及SGRQ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可有效增强患者活动耐力,缓解稳定期COPD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蓉;崔妙玲;赵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27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 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5.94±3.13)分增加为(23.99±4.90)分,护理人员培训后的问卷所得总分和每个纬度的得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是促进疼痛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对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尿管留置反应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对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留置导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L)、石蜡油(S)两组,每组50例,L、S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苏醒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留置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程度并进行评估.结果 L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中度以上导尿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比石蜡油能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期患者尿道的刺激症状.

    作者:舒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患情境会话

    胃部术后舒适护理Comforting a Patient after Gastric Operation 交流病人:这么多管子在身上,我都不敢翻身.我真想拔掉这些管子,尤其是这根从鼻子插进去的胃管.护士:这么大的一个手术你都挺过来了.这些管子现在对你很重要,它们会帮你尽快恢复的.不要怕,再坚持两天,我会尽力和你一起度过这个难关的.

    作者:毛莉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估与护理

    目的 评价胸心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探索改善胸心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我院胸心外科120例胸心外科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血清白蛋白浓度分析方法(ALB)、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运铁蛋白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心外科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营养支持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原因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回顾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相关文献,描述和分析影响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原因,为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全文数据库(CNKI),纳入所有已发表的关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原因的文献,并采用定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分析结果提示:禁食时间长、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提高缓慢、实施期间频繁中断营养支持、无流程管理是引起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主要原因;引起输注速度提高缓慢的因素主要为肠内营养不耐受;频繁中断营养支持的常见因素有管道问题、频繁及可避免的检查/护理操作等程序.结论 影响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原因较为多元、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预防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意识,加强多学科合作的模式,制定相关营养流程将有利于肠内营养支持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周飞燕;许勤;陈丽;李菊芳;侯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分层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层培训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科室54人分为四个层次、五个级别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人经过分层培训后,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分别增长15.4%和17.6%,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配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级人员的分层培训势在必行.分层培训培养了专业人员管理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消毒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浩;周晓丽;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介入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介入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患者的筛选和准备、术前的器材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与介入医生、麻醉医师的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结果 成功完成3例伴发胸痛、晕厥,超声诊断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护理配合.患者术后生存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介入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峥;毛燕君;胡亚琴;吴弘;陆清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