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情境会话

毛莉芬

关键词:管子, 舒适护理, 胃管, 术后, 手术, 交流, 护士, 病人, 鼻子
摘要:胃部术后舒适护理Comforting a Patient after Gastric Operation 交流病人:这么多管子在身上,我都不敢翻身.我真想拔掉这些管子,尤其是这根从鼻子插进去的胃管.护士:这么大的一个手术你都挺过来了.这些管子现在对你很重要,它们会帮你尽快恢复的.不要怕,再坚持两天,我会尽力和你一起度过这个难关的.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实验组实施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创面疗效好于对照组,且切口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SF-36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提高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创面愈合和血压控制能力,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优拓分层换药法在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优拓分层换药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颜面部、躯干、四肢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和常规消毒后,实验组60例创面采用三层优拓覆盖,对照组60例创面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创面渗血、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创面渗血、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组织增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层优拓敷料换药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血和瘢痕组织形成,其效果优于常规外科凡士林纱布换药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薇;郑碧霞;钟娟;田惠萍;陈娟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强化饮食营养管理、适量运动、健康宣教、密切监测血糖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糖、血脂以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同时对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值( FBG)、餐后2h血糖值(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以及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做好对糖尿病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燕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的4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我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6周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价值.结果 采取加速康复及综合护理措施后,46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死亡率为0.结论 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及综合措施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术前、术后抢救及护理配合.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院就诊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的患者,应用本科自制的“术前工作完成情况登记表”与“术后观察记录表”进行严密护理观察及抢救配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均完成手术,恢复良好,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 全程严密监测、精心护理对提高PCI准备效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佩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15例,无改善3例,加重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16例,时间3~5年,复发3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肿瘤的主要方法,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承勇;周飞鹏;熊云彪;王莺;王莉;韩国强;刘窗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27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 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5.94±3.13)分增加为(23.99±4.90)分,护理人员培训后的问卷所得总分和每个纬度的得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是促进疼痛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消化道肿瘤患者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生物免疫治疗的发展,肿瘤护理面临新的挑战.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在部分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兵;陆宇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瘘自体脂肪栓塞封堵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自体脂肪栓塞封堵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术前进行正确、系统的评估;术中进行心电、血压、脉氧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迷走反射及冠脉夹层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应注意穿刺部位和局部切取脂肪处的观察和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以及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2例术后发生腹部血肿.结论 自体脂肪栓塞封堵冠状动脉瘘临床疗效好,临床并发症少,并且所产生的费用低.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雪梅;常芸;王蓉;许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

    目的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中毒患者的洗胃中,以减轻及缓解洗胃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66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实验组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操作中,观察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及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首次吸出胃内容物的时间、总洗胃时间,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洗胃中呕吐次数、胃黏膜出血、口鼻腔涌液、排液不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洗胃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优化洗胃环节,缩短洗胃时间,并有效减少洗胃不良反应.

    作者:裔雅萍;王晨霞;韩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微创治疗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手术的黄金标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目前有些医院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加LC或LC加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

    作者:毛丽;张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状况的改善.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执行制定的呼吸训练计划运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采用疲乏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S-14评分、6MWD及SGRQ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训练后干预组患者的FS-14评分、6MWD及SGRQ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可有效增强患者活动耐力,缓解稳定期COPD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蓉;崔妙玲;赵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护理心理学研究,既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又兼有医学研究的特征;既与所有学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则,又独具自身学科研究的专门特色.

    作者:刘晓虹;叶旭春;李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患者入院后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心外科护理管理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本科室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健康相关行为对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并对住院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健康相关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6.57%.结论 对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住院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就诊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降血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第2天和3月后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外,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实现了高血压护理的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吉云兰;崔秋霞;单君;沈雁波;沈王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亚专业分类管理及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进行亚专业分类管理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 根据临床医学亚专业建立和发展的特点,将手术器械按亚专业进行分类管理,由专业组长带领技工和普工,熟悉本专业手术器械的特点,交叉进行亚专业手术器械的识别和培训.结果 实行手术器械亚专业管理后,需要掌握的手术器械范畴相对缩小,工作难度相对减弱.结论 手术器械亚专业分类管理和培训是现代手术器械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专注做事到专业做事的表现形式,该管理方法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青;黄浩;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一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护理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是一种罕见的肺疾病.主要见于儿童,个别见于成人[1].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乳糜胸,病理特征为肺脏淋巴管异常增殖.病变常呈弥漫或多灶性分布,常累及纵隔内脏器和淋巴系统,肺功能受限制[2].

    作者:马炎;张小娟;尤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对ICU昏迷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于患者转入后、转出前分别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并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受监护天数、医疗费用.结果 强化口腔护理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口腔护理状况于住院后下降,干预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平均受监护天数、日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口腔护理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提早转入普通病房,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隋冰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术手套在小儿隐睾症、鞘膜积液术后护理中的巧用

    小儿隐睾症、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术后保证伤口干燥、整洁是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在临床上,手术后常规用无菌纱布敷料包扎,周边有胶布固定,但小儿排尿自控能力及配合性差,伤口敷料常被尿液染湿并极易滑脱,导致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我科室巧用无菌手术手套固定手术切口敷料,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一副无菌手术手套,剪去手指部分,剩下的部分根据小儿阴茎及伤口敷料大小裁剪即可,手套周边比伤口敷料大约1cm(图1).2 方法常规换药结束后,用裁剪后的手术手套固定伤口敷料,确保完全覆盖敷料,周边用胶布固定.

    作者:金今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ECMO辅助肺移植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45例终末期肺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转流,其中单肺移植21例,双肺移植24例.所有患者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ECMO辅助转流.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 160~200s,ECMO流量控制在1.8~2.5 L/(m2·min).术中严密细致地做好各项监测及护理配合.受者术后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手术过程顺利,41例在移植术后顺利撤除ECMO;4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支持.结论 ECMO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肺移植术中的呼吸循环辅助,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面的监测、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合理的供肺保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台上、台下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周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