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黄浩;陈慧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患者36例,行结肠造瘘术患者4例.2例患者因诊断为肠梗阻而行急诊手术,其余全部患者行择期手术.所有患者均采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4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1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2例及吻合口出现渗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治疗,能使患者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且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绮雯;何雪梅;陈欣智;许剑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站式急救护理对于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2例,对所有患者采取了专业的一站式急救护理的方法.其中包括严密监察患者病情,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以及积极的预防并发症.运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救治模式.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本院一站式急救护理治疗,痊愈27例,有效43例,无效死亡2例.总治疗有效率达97.2%.死亡率2.7%.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通过专业系统化的一站式急救护理,在充分整合医院医疗资源,突出“绿色通道”的作用下,不仅能及时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及治疗有效率,在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彭朝林;杨吉乡;沙娜;钟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入院后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心外科护理管理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本科室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健康相关行为对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并对住院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健康相关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6.57%.结论 对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住院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外科肿瘤患者的逐年上升,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多.PICC置管是术后化疗患者治疗的好途径,它留置时间长,化疗药不易渗出,风险小.PICC置管需要选择仰卧位,上肢外展90°.
作者:鞠万霞;刘和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前,医院临床患者睡眠或躺卧通常使用普通枕头,对于长期卧床或木僵的患者容易出现耳部压疮的危险,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同时还会造成颈椎部位的不适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预防耳部压疮的理疗枕,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迎;谷晓玲;翟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对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留置导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L)、石蜡油(S)两组,每组50例,L、S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苏醒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留置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程度并进行评估.结果 L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中度以上导尿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比石蜡油能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期患者尿道的刺激症状.
作者:舒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层培训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科室54人分为四个层次、五个级别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人经过分层培训后,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分别增长15.4%和17.6%,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配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级人员的分层培训势在必行.分层培训培养了专业人员管理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消毒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浩;周晓丽;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适应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护理学基础》课程理想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级、2008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共计468人,其中2007级(对照组)226人,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实验组)242人,采用改革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结果 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改革后的教学方法突出以护生为中心,能充分体现护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好地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生物免疫治疗的发展,肿瘤护理面临新的挑战.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在部分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兵;陆宇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在神经外科大型颅内肿瘤手术中滴水双极镊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工具.它用于毛细血管的止血以及深部组织的夹持,通常与输液器配合使用,当手术者要使用双极镊时,助手须打开输液器的调节阀进行调节水量,使用完后再关闭调节开关.经常由于手术时过于投入或紧急情况忘记关闭调节阀,导致手术台面被水浸湿而更换敷料,既浪费资源和时间又容易造成手术感染.又或者因为固定不牢导致双极镊被摔坏而延误手术时间.为此,我们用~次性电刀笔包装盒保存双极镊,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祎祎;王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是一种罕见的肺疾病.主要见于儿童,个别见于成人[1].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乳糜胸,病理特征为肺脏淋巴管异常增殖.病变常呈弥漫或多灶性分布,常累及纵隔内脏器和淋巴系统,肺功能受限制[2].
作者:马炎;张小娟;尤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自体脂肪栓塞封堵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术前进行正确、系统的评估;术中进行心电、血压、脉氧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迷走反射及冠脉夹层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应注意穿刺部位和局部切取脂肪处的观察和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以及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2例术后发生腹部血肿.结论 自体脂肪栓塞封堵冠状动脉瘘临床疗效好,临床并发症少,并且所产生的费用低.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雪梅;常芸;王蓉;许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58例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一般护理基础上予心理护理、饮食及运动指导及血糖监测的护理,并与仅进行皮肤、口腔护理等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酮症酸中度(DKA)发病率为5(10%),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低血糖昏迷发病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4(8%),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雅南;刘春妍;黄瑛;李虹微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烧伤残余创面在临床中较常见,常见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创面未及时愈合,残留部分创面或已愈合的创面溃破或糜烂,形成残余创面[妇.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时间长,深度创面经多次手术,后期仍残留部分创面不愈,创面反复感染、破溃,经久不愈,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朱伟斌;王屋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外来手术器械也称为租用器械,主要是供应商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我院多次召集有关科室进行协商,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ICU危重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1485例ICU危重病人,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4:00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调查,并比较护士年资、班别对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352例次,依从性仅23.7%,白天平均床头抬高依从性较夜晚高31.87%;护士年资、班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CU危重病人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在执行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培训及干预措施.以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效果.
作者:唐芳华;黎艳;郭靖;黄寨;钟小红;刘素云;吴晓丹;罗彩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9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和C臂机正侧位监视下通过股骨颈钻入隧道至股骨头骨坏死区,将多孔钽棒经隧道置入骨坏死区直至软骨下约5 mm处.结果 术后8~9 d出院,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活动度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髓芯减压钽棒植入术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展效果良好.
作者:诸孟君;王静媛;王金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误吸是指进食(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
作者:李晓璐;郑彬彬;倪乐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的4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我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6周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价值.结果 采取加速康复及综合护理措施后,46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死亡率为0.结论 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实施腹腔镜回直肠吻合分流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及综合措施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27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 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5.94±3.13)分增加为(23.99±4.90)分,护理人员培训后的问卷所得总分和每个纬度的得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是促进疼痛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