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生物免疫治疗的发展,肿瘤护理面临新的挑战.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在部分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兵;陆宇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胸心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探索改善胸心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我院胸心外科120例胸心外科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血清白蛋白浓度分析方法(ALB)、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运铁蛋白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心外科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在神经外科大型颅内肿瘤手术中滴水双极镊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工具.它用于毛细血管的止血以及深部组织的夹持,通常与输液器配合使用,当手术者要使用双极镊时,助手须打开输液器的调节阀进行调节水量,使用完后再关闭调节开关.经常由于手术时过于投入或紧急情况忘记关闭调节阀,导致手术台面被水浸湿而更换敷料,既浪费资源和时间又容易造成手术感染.又或者因为固定不牢导致双极镊被摔坏而延误手术时间.为此,我们用~次性电刀笔包装盒保存双极镊,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祎祎;王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常见和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并且在这裂开的间隙内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流.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为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1].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常常需做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wheat.David手术以及全弓置换的同时向远端降主动脉真腔内放置~段一端游离的人造血管或术中支架,形态类似象鼻,故称象鼻术.
作者:郭敏;李亚丽;丁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就诊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降血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第2天和3月后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外,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实现了高血压护理的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吉云兰;崔秋霞;单君;沈雁波;沈王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护理心理学研究,既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又兼有医学研究的特征;既与所有学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则,又独具自身学科研究的专门特色.
作者:刘晓虹;叶旭春;李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站式急救护理对于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2例,对所有患者采取了专业的一站式急救护理的方法.其中包括严密监察患者病情,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以及积极的预防并发症.运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救治模式.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本院一站式急救护理治疗,痊愈27例,有效43例,无效死亡2例.总治疗有效率达97.2%.死亡率2.7%.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通过专业系统化的一站式急救护理,在充分整合医院医疗资源,突出“绿色通道”的作用下,不仅能及时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及治疗有效率,在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彭朝林;杨吉乡;沙娜;钟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优拓分层换药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颜面部、躯干、四肢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和常规消毒后,实验组60例创面采用三层优拓覆盖,对照组60例创面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创面渗血、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创面渗血、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瘢痕组织增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层优拓敷料换药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血和瘢痕组织形成,其效果优于常规外科凡士林纱布换药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薇;郑碧霞;钟娟;田惠萍;陈娟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介入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患者的筛选和准备、术前的器材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与介入医生、麻醉医师的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结果 成功完成3例伴发胸痛、晕厥,超声诊断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护理配合.患者术后生存良好,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介入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峥;毛燕君;胡亚琴;吴弘;陆清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妇产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0例妇产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苏打片和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胃肠蠕动开始时间、肛门自行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出现8例轻度腹胀,1例中度腹胀,腹胀发生率为3.91%;对照组出现32例轻度腹胀,8例中度腹胀,6例重度腹胀,腹胀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28.27,P<0.01);观察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时间、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采用大黄苏打片和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妇产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缩短蠕动开始时间和肛门自行排气时间,较少腹胀情况,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钱小亚;张建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腹带在盆腔和腹腔术后减轻伤口张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腹带,包扎时只能将腹带压住引流管,极易使腹腔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灵活性较强的腹带,既方便实用,又避免了上述弊端,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桂新;王显荣;袁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外来手术器械也称为租用器械,主要是供应商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我院多次召集有关科室进行协商,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前,医院临床患者睡眠或躺卧通常使用普通枕头,对于长期卧床或木僵的患者容易出现耳部压疮的危险,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同时还会造成颈椎部位的不适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预防耳部压疮的理疗枕,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迎;谷晓玲;翟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肺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45例终末期肺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肺移植术中应用了ECMO辅助转流,其中单肺移植21例,双肺移植24例.所有患者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ECMO辅助转流.转流期间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 160~200s,ECMO流量控制在1.8~2.5 L/(m2·min).术中严密细致地做好各项监测及护理配合.受者术后在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撤除ECMO.结果 所有受者手术过程顺利,41例在移植术后顺利撤除ECMO;4例术后继续使用ECMO支持.结论 ECMO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肺移植术中的呼吸循环辅助,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全面的监测、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合理的供肺保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台上、台下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周璃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适应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护理学基础》课程理想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级、2008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共计468人,其中2007级(对照组)226人,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实验组)242人,采用改革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结果 两组护生毕业前《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改革后的教学方法突出以护生为中心,能充分体现护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好地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对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留置导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L)、石蜡油(S)两组,每组50例,L、S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苏醒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留置尿管不适反应的影响程度并进行评估.结果 L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中度以上导尿管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比石蜡油能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期患者尿道的刺激症状.
作者:舒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EICU机械通气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78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95例,分析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伴发疾病、危重病评分系统表(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45.1%,与呼吸道疾病、留置鼻胃管、机械通气时间相关,P<0.05.结论 呼吸道疾病、长时间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静我;陆爱红;何月桂;王玉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小儿隐睾症、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术后保证伤口干燥、整洁是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在临床上,手术后常规用无菌纱布敷料包扎,周边有胶布固定,但小儿排尿自控能力及配合性差,伤口敷料常被尿液染湿并极易滑脱,导致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我科室巧用无菌手术手套固定手术切口敷料,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一副无菌手术手套,剪去手指部分,剩下的部分根据小儿阴茎及伤口敷料大小裁剪即可,手套周边比伤口敷料大约1cm(图1).2 方法常规换药结束后,用裁剪后的手术手套固定伤口敷料,确保完全覆盖敷料,周边用胶布固定.
作者:金今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大专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对评判性思维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24名大专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83.93±34.26)分,其中47.33%的护生评判性思维未达到正性水平,强评判性思维者仅占0.38%;除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外,大专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评判性思维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1),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可正向预测评判性思维,而焦虑和阳性症状可负向预测评判性思维,三者共解释总变量的32.4%.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对大专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状况,是提高评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芬芬;吴丽荣;李稚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入院后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心外科护理管理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本科室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健康相关行为对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并对住院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健康相关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6.57%.结论 对心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住院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