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容量监测联合甘露醇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

陈荣姣

关键词:血液透析, 症状性低血压, 血容量监测, 甘露醇
摘要: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0%~40%[1-2].常导致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率与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血容量监测联合甘露醇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以岗位为主体实施护理伦理学教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岗位为主体,结合临床案例实施教学,对护理伦理学习成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一个班,共53人作为对照班,校院合作班(三年级)妇儿班47人作为实验班.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和主观考核,并自制评价表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班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护理伦理教学中应用以岗位为主体,结合真实的临床案例及情景进行教学的校院合作培养方式,能充分发挥医院的资源优势,凸显护理伦理的实践性.能提高护理伦理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伦理分析、伦理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周作霞;房德芳;王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应用网上直报系统实施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双向评价

    教学双方通过双向评价,能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1].以往评价多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的方法[1-2],每次需要组织大量人力、印制表格、花费时间进行调查和人工统计,其结果存在偏差.我院2011年1~6月采取网上直报的方法开展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双向评价调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忠梅;曹阳慧;雷菊红;张湘云;周淑云;高爱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在临床已成为治疗绝大多数肾上腺肿瘤的首选.90°侧卧位为常用的手术体位,其Trocar位于胁部肋弓下与髂嵴上之间的腋窝前线、中线、后线.肾上腺解剖位置较深,位于肾上极内上方,与前内侧相连.此路径术中因肾脏的阻挡妨碍手术操作,尤其是不易处理靠近肾门、前内侧位置的肿瘤,甚至因肾脏的阻挡造成无法暴露肾上腺或因反复推压致肾损伤而中转开放手术[1].为了有效地减少肾脏对操作的影响,故设计了60°~70°半侧卧位,重新布置Trocar位置[2].

    作者:朱卫萍;赵丹娟;徐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鼻腔冲洗时间不同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时间不同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每日放疗前、21:00~21:30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30例,每日放疗前、15:00~17:00进行鼻腔冲洗.两组鼻腔冲洗1周后,在研究者的指导下,患者自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烦躁、睡眠状况的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鼻腔冲洗法,有利于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等不适,缓解患者的烦躁症状,改善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梁微;韦坚;唐忠敏;江岱琪;覃秀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改良Ahmed青光眼阀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行改良的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重视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并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随访视盘参数与术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极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明显,可改善患眼视盘部分结构参数,加强术后护理,保证了手术效果.

    作者:李桂荣;杨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效用

    2008年5月12日《护士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国临床护士人力紧缺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善,护士队伍数量迅速增加,这队护士档案信息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现阶段开床位1 283张,护士794名,2008年以来新聘用护士354名.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10月起,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在临床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电子“护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化档案管理,为我院科学、规范、快捷、准确地管理护士档案工作提供了便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蒋银芬;谭丽萍;张妍;孔帆帆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应用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溶栓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介入下股动脉穿刺血栓内置入溶栓导管,通过术中脉冲推注尿激酶及协同术后经溶栓导管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及患肢血运的观察.结果 11例术中完全开通,9例48 h内复通,6例部分溶通,但血栓平面均有所下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置入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有效的.

    作者:肖美萍;陈学洪;谢玉兰;叶林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精神科护理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护患治疗关系是精神科护士应用护理程序的前提[1].精神科护理与其他科护理的理论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科护理是将病人看作是一个被护理的个体,而精神科护理则重视建立护士与患者的治疗关系[2].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首次由HarryStack Sullivan提出,在他的著作《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中,强调精神病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说.20世纪中叶,Hildegard Peplau受Harm StackSullivan的影响,深入地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研究护患治疗关系理论,于1952年向公众发表了她的理论,她认为:“护理是一个有意义的治疗性的人与人之间作用的过程.”并首次将护患治疗关系理论编写进精神科护理的教科书中.

    作者:雷慧;王亦娜;张雷;封桂英;杨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手术室一次性无菌耗材管理流程再造

    目的 改进手术室一次性无菌耗材的管理流程,使其更趋向于合理化,更好地为手术患者服务.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和统计资料的方法,对医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耗材管理流程再造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流程再造后漏收费件数、退回产品件数、丢失产品件数、医生满意率明显高于流程再造前,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医院一次性无菌耗材管理流程再造后,一次性耗材采集更加准确,减少了产品积压和不足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作者:曹红;刘风霞;杨岩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改良式俯卧位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填充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理调整患者体位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填充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气体填充术后被迫俯卧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俯卧位,面部采用俯卧枕支撑;实验组通过调整病床角度合理改变患者体位,面部采用俯卧枕支撑.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d、术后3d、术后7d,应用自制量表观察并记录患者舒适度的主客观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引起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填充术后患者不舒适的主要原因为颈肩部酸胀、失眠、腰痛、胸闷胸痛、颜面部水肿.实验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不适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除术眼疼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之外,其他方面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不适症状大幅减轻,对照组症状稍减轻或不变.结论 通过调整病床角度,合理改变患者体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靖;柳玲;张雯茜;刘静;彭家琴;秦千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压疮督查小组在急诊危重留观病人压疮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 降低急诊危重留观病人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好转及治愈率.方法 成立以急诊护士长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压疮督查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及职责,建立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理论培训,对压疮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结果 急诊护士预防压疮意识增强,压疮护理知识不断更新,急诊留观室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带入压疮好转率及治愈率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自护能力.结论 成立“压疮督查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好转及治愈率,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张少丽;瞿慧;杨庆华;赵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彩色血型警示卡在静脉输血中的应用

    静脉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输血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危及受血者的生命,造成巨大的精神、身体伤害和经济负担.临床中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输血过程中的风险,但如果有多个输血者,或输血时中间换血袋,护士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换错的危险,尤其是在手术多的科室.为此,我院自2011年开始,在患者输血时血袋旁悬挂彩色血型警示卡,增加了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安全警示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梅;刘婷婷;汪曙燕;王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台式血压计升高存放盒的制作与使用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血压的测量值是高血压分级及危险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1].准确测量血压对高血压的诊断、分类,以及评价血压相关的危险、指导治疗等至关重要[2].血压测量的标准体位是坐位[3],为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应注意保持所测手臂的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不同体位无创伤血压监测值的比较发现,手臂高于心脏时所测得的血压偏低,手臂低于心脏时所测得的血压偏高[4].

    作者:刘扬;石兢;王晶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理过程复杂,病情凶险,早期即出现大量腹腔积液,其中多种胰源性有害物质对SAP的病程演变起着重要作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bdominal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指由于腹内压力持续增高引起腹腔内脏器和相关的腹外器官系统的功能损害.

    作者:朱素珍;陈玲;张冬梅;糜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脉穿孔及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及护理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每年完成病例数呈30%~40%的速度增长,病变严重、复杂程度及接受患者的高危程度在不断增加,造成了并发症风险的增加,对其并发症的处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穿孔和心脏压塞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

    作者:甘小惠;常芸;王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寻求更有效的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2月~2008年12月25例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8月的25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法、实验组用改进法吸痰,比较两种方法吸出痰液的量、性状、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进法吸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吸痰,两种吸痰方法在吸出痰量、痰液性状、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进法吸痰,能充分吸出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深部的痰液,有效改善痰液性状,减少残存气道的痰量及痰痂,防止气道阻塞,改善通气状况.

    作者:张玉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甘草治疗阴囊湿疹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甘草溶液湿敷治疗阴囊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53例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用输入抗过敏药物,以及我科配制的甘草溶液湿敷,3次/d.对照组采用输入抗过敏药物及3%的硼酸溶液湿敷,3次/d.三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病情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92.6%,对照组治愈率46,2%,两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用甘草溶液湿敷较用3%的硼酸湿敷治疗阴囊湿疹效果更好.

    作者:姚亚春;敖薪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评价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护理美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临床护理情境模拟表演、化妆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结果 此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结论 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夏同霞;张亭亭;江智霞;邓仁丽;郑喜兰;李永红;肖烨;权明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脊液鼻漏机械通气患者经口置胃管方法探讨

    颅底骨折昏迷伴脑脊液鼻漏、口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防止脑脊液漏逆行感染,严禁经鼻插胃管,但这类病人病情重,需要胃肠减压或胃肠营养支持而放置胃管.意识障碍病人吞咽及咳嗽反射均消失,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气管口插管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按常规方法从口腔置入胃管难以成功,经常出现盘曲口中等现象,而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2008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此类病人的插胃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春英;房君;黄淑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国居家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和深厚的死亡文化背景下,居家临终在我国实行较为广泛.居家临终关怀指临终患者住在自己家中,由患者家属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并由临终关怀机构常规地提供病人和家属所需要的各种临终关怀服务[1].1990年,WHO强调以家庭作为临终护理的基本单位[2],目前居家临终是世界上普及的类型[3].对居家临终患者进行长期照顾的主要照护力量是家属照顾者[4],同时,临终患者家属又是临终关怀照护的重要对象.

    作者:曹梅娟;郭小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