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凤;刘彦慧;丁慎勇;赵梦遐
目的 总结一例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皮肤型、肝脏型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患儿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康复.
作者:董霜;李丽杰;颜霞;王丽娟;王琳楠;潘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1],动脉瘤可反复多次破裂,导致再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过去多施行外科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动脉瘤,但因其手术创伤大,病程长,很多病人不能耐受.而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是一项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好的新兴治疗方法.
作者:易萍;吕美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包括VonBrunn巢、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鳞状上皮化生和移行上皮增生,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可发生于整个尿路系统.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中部分或全部病变为癌前病变,应予高度重视,及时治疗[1].
作者:章敏;魏琳琰;沈琢琴;曹校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共情的沟通方式对肝移植受体手术恐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移植受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肝移植患者手术耐受配合度、手术前后恐惧情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耐受配合度、手术前后恐惧情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共情的沟通方式能够提高肝移植患者的手术耐受配合度,降低了恐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陈付英;刘志华;邱艳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2007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对4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充填术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提出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留晓霞;吴芳;陈建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Ⅱ型糖尿病,其原理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在没有切除任何脏器的情况下,改变胃和肠道流向,使食物不再经过胃远端、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而较早到达远端小肠,使胃肠道激素分泌发生变化.
作者:张慧;李毓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抗癫痫药物高敏感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属于迟发性全身过敏反应,多见于使用含有芳香族基团结构的(包括本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AHS的发生与所用药物剂量无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内脏损害三联征.
作者:覃启鲜;吴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臀部、会阴部烧伤患儿72例,占小儿烧伤的46%.小儿臀部、会阴部烧伤极易被大小便污染,常规可卧人字形床,使创面充分暴露,便于大小便.但临床上无现成的小儿人字床,一般多采用木制或铁制人字形夹板固定,存在一定缺陷,如:质地硬、透气性差等.我科采用普通中等硬度海绵自制小儿臀部会阴部烧伤体位垫应用于临床.
作者:韩宪芳;任改瑛;吴芳;徐慧芝;范宝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伤口清洗的溶液、压力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 案例患者,女性,47岁,农民,因骑摩托车摔伤致右小腿部撕裂伤,伤后用旧衣服的布条包扎止血,5 h后由家属陪同来我院.检查:患者右小腿部伤口约5 cm,有皮肤和皮下组织裂开,创面有泥土污染,无出血.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营养中等.生命体征平稳.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它慢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由于需要伤口冲洗,患者的神情紧张,担心疼痛,担心伤口感染.
作者:卢惠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9年11月的食管癌住院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食管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采用术前宣教、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中保温、术后镇痛、引流管护理、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肠内营养、限制围手术期液体的输入等措施.结果 包括首次排气排便及总并发症在内的多项观察指标表明: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明显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并减少了住院费用.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朱俊风;潘海涛;孙国明;毛素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15例该病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眼部症状消失,6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性.
作者:丁亚男;万艳慧;李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92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生活质量与其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84,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到比正常人高的社会支持,其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梅;宋芬;李林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易并发感染.临床上促进创面愈合,常用植皮、开放换药等方法,但创面处理仍是棘手问题.我科于2010年3月8日收治一例右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经过3次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明;王微微;楼燕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金刚烷胺类药物所致急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例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同时精密采集病史,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3例患者不良症状均消失,全部治愈.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身心康复.
作者:沈美华;徐美英;陈海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在不断上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动脉闭塞性病变、周围神经营养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1].
作者:程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湿性疗法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放射性难愈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换药室接受治疗的15例放射性难愈合伤口的患者,采用湿性疗法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处理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15例患者创面愈合快.外观良好,11例伤口在15~29 d内愈合;3例在30~45 d内愈合;1例因伤口周围癌症复发.伤口未愈合回当地治疗.结论 湿性疗法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安全、有效的促进放射性难愈创面的愈合.
作者:郭春兰;田玉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能迅速改善冠脉供血,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冠脉内支架植入后并不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因此,术后冠脉再狭窄仍有发生.
作者:李春华;童益新;郑菊仙;纪小兰;颜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使用自制疼痛测量器把疼痛强度的评估量化及客观化,同时联合数字法对疼痛的强度进行评估,并以此来调整止痛药物剂量.方法 对62例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药物止痛治疗,在使用速效吗啡快速滴定过程中联合自制疼痛测量器及数字法对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并调整速效吗啡的剂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疼痛缓解率评估的吻合程度.结果 自制疼痛测量器及数字法对疼痛强度缓解率的评估,在缓解0~20%、80%~100%范围内基本相同.而处于中间范围的30%~70%,两种方法出现明显的差别,不吻合的次数明显高于两侧范围.结论 自制疼痛测量器能够量化及客观化疼痛强度的评估,使疼痛强度的评估能准确.联合自制疼痛测量器及数字法评估疼痛强度来指导患者药物剂量的调整,方便、客观、准确.
作者:衣玉丽;孙哲;刘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或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1994年10月~2010年5月5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配合.结果 术后住院10~20 d,平均20 d出院.经随访术后长期生存40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5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手术配合要点,严把无菌操作,是手术的成功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桂卿;宋玲;许斌;刘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且大多伴有肝炎后肝硬化,其中相当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出现癌性腹水而失去手术机会.
作者:冯琰琰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