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渺宁;黄立红;商靖;赵文惠
目的 探讨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设计一种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12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切口保护套,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镜头擦拭次数、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使用切口保护套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擦拭镜头的次数大幅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好,且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作者:金艳;徐学增;郑霄;俞世强;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根据放射性直肠损伤运用保留灌肠护理研究的需要,探讨并建立符合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SD大鼠为实验动物,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21 Gy、22 Gy、23 Gy、25 Gy、30 Gy作直线加速器单次直肠局部照射,比较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精神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应用剂量22 Gy源皮距90 cm、单次盆腔局部照射所致的大鼠直肠炎症状与临床病人的病情接近.结论 本模型适合放射性直肠损伤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护理研究等的需要.
作者:张兰凤;张曦霞;邱云芳;金建华;朱顺新;吴建亭;张建兵;叶赟;刘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间物品定位放置,规范统一,管理科学合理化.方法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手术间管理制度,设计术后物品归位图及流程图,制定术后归位评分标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结果 物品定位率达98%,巡回护士在位率达98%,物品不到位影响手术进展次数降为零,手术医生对护士物品准备满意度达到92%,各级护理人员对物品定位知晓率达100%.结论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规范了手术间物品定位,手术间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作者:蒋列琴;徐小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老年人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3相关证据3.2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概述 由于谵妄、痴呆和抑郁的许多症状相互交织,老年人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三种状态,因此,对这些状态的干预措施也经常重叠.谵妄、痴呆和抑郁总的护理策略(图1).
作者:贾守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综合观察及评价规律尿激酶封管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2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封管组、肝素封管组以及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组,6个月后观察比较3组临床各项指标:透析血流量、导管通畅度、因栓塞更换导管次数以及三组单次抽吸导管不畅例次、动静脉反接发生例次及相关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尿激酶封管后,留置导管因栓塞而需更换的次数明显减少.尿激酶组因上机前发生单次抽吸导管不畅或动静脉反接事件时需护理干预例次较肝素组明显减少,较混合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透析置管患者可规律性使用尿激酶封管.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透析置管的通畅度,减少了上机前发生抽吸导管不畅事件的例次以及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畅时需护理干预的例次,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导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免了部分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费用.
作者:陈静芳;谈丽丽;杨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学指标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由专职培训的医护人员对60名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两年的运动、膳食、心理等一对一强化干预及随访和健康知识讲座,使其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有效运动量,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结果 强化干预后60名MS个体,做到了三餐搭配合理,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盐及蔬菜摄入合理,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体重指数、腰围、血压、TG、LDL、HDL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化干预有助于MS及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但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作者:徐德宏;陈莉;张侠;穆书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由于置PICC管都是需要较长时间输液的患者,置管目的为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因反复穿刺的痛苦,方便急救用药,一般导管置入时间可长达1年.但在临床使用中因并发症或导管意外脱出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时有发生.为此,我院制作简易的PICC保护套,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小丽;董兴菊;郑蓉;罗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病急症之一,其中以Debakey Ⅰ型为凶险.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高.传统的深低温停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腔内隔绝术都有各自的弊端或局限性,而新引入的杂合技术( hybrid)是将两种手术方式结合,极大地扩展腔内隔绝手术的范围,又避免了完全开放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现将我院施行的1例杂合技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慎娴;胡雁秋;华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由护士引导的“健步走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对其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作用,为老年高血压的社区运动干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两个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无明显差异的社区,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后,各随机抽取45位高血压患者,然后将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干预社区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及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社区采用现有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其效果.两组均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用药.结果 (1)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分别降低11.25 mmHg和9.09 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分别下降3.36 kg、6.39 cm和1.41,与对照组相比,腰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超重和肥胖各减少4例(9.09%),中心性肥胖减少20例(45.4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中心性肥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步走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的控制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减重有一定效果,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
作者:夏莉娟;张琳;耿瑶;宁艳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2009年,笔者参加了由香港医院管理局与广东省卫生厅联合举办的广东省肾科在港培训专科护理文凭课程的学习.通过在威尔斯亲王医院肾科44周的临床护理实践和专科课程学习,对香港肾科的专科特色、肾科专科护士及护士诊所、肾科护理治疗有一些了解.现将护理工作见闻介绍如下.
作者:冯桂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切除肿瘤后直接行盆内吻合.实验组患者盆内吻合完毕后,经肛门置入一根减压管,并外接一次性引流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肛门排气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病例及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实验组及对照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21±12.23)h和(28.41±7.23)h;肛周受损患者分别为9例及24例;出现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分别为10例和38例,差异有显著意义(t=3.41,P=0.003;x2 =6.857,P=0.009;x2=17.818,P=0.000).结论肛门减压管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简单,可行度高.不仅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损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杨婕;李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多年来,困扰大学生学好医护英语的关键,一是医护英语听说困难,二是医护英语词汇难记.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医护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医学护理知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即所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利用英语就他们所学的医护知识展开听说训练;由于医护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医护知识的严重脱节,使学生对医护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缺乏系统性.为此,本课题组考虑到医护英语教学内容与医护知识的一致性,在选择和编写教学内容时,紧紧围绕着医院的临床实际,即根据医生和护士在医院工作的具体情境展开教学.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医护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系统而科学地掌握医护英语词汇,使教学生动活跃.介绍如下.
作者: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静脉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的操作项目之一.随着新药层出不穷和大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用药剂量的特殊性、用药时间差异性及临床护士人员配置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静脉用药配置护理缺陷.为切实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缺陷,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我科从2010年1月起建立药物警示卡,对护士在静脉用药环节的操作进行针对性警示,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用药正确率和及时性.
作者:罗志萍;汪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显微手术已经在很多外科手术中普及,高精细、高难度、耗时长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显微手术需术者双手操作器械,手臂肌肉无任何支撑,且长时间处于紧张悬垂状态,易产生疲劳、酸痛、手麻、颤抖等不适,影响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在高难度、高精度显微手术中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可调式显微手术搁手架并投入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娇;彭凤裘;李珍;叶剑英;杨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膀胱截石位是较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广泛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直肠手术、膀胱镜等手术中,是一种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为了避免腓总神经压迫性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1-2]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设计制作了气垫,安放于支腿金属架腘窝处,经手术室使用173例次,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靖;苏冰玉;杨爱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患者佳鼻饲泵注方式与间隔时间.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且需鼻饲肠内营养的患者,单号入院者为实验组,间歇泵入;双号入院者为对照组,持续泵入.比较不同鼻饲方式对老年卒中患者在胃潴留、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方面的影响.结果 间歇泵入组在胃潴留、呕吐方面优于持续泵入组(P<0.05),在腹泻、便秘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肠内营养间歇泵入4h、休息2h法是老年卒中者的佳鼻饲方式,由此可以减少胃潴留和呕吐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萍;岳明;霍佳佳;徐维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腔镜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是未来外科手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并已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如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脑外科等均已广泛开展腔镜技术.随着腔镜手术越来越复杂,器械种类越来越繁多,且此类器械操作手柄长、又比较精细贵重,有的器械又有导线与主机相连,因此,手术中如何管理手术器械对手术室护士来说是一项新的课题.针对其特点,我们特别设计了器械收纳袋,用于术中保存使用频率高而暂时不用的器械.经2 000多例手术的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爱芬;李毓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出血量的收集和测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的出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1].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胎盘附着处血窦不能迅速闭合而导致.正常分娩情况下,第三产程需5~15 min,不应超过30 min.临床观察发现,第三产程时间对产后失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 min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20 min时则增加更显著[2].因此,缩短第三产程时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文献报道,随着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胎盘剥离娩出时间缩短,产时出血量相对较少[3].
作者:缑玉洁;王长菊;刘艳玲;朱俊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除常规康复护理外,结合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机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0~30 min,每2天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 d对患者的每次排便费力程度、便次、排便间隔和粪便性状等情况进行积分评估,并在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 d进行随访,同时评估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每次排便费力程度、便次、排便间隔和粪便性状等评分在治疗后3d内和治疗后30 d均明显好转(P<0.05),患者的便秘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后3d内疗效评估结果:6.7%的患者完全治愈,显效53%,有效36%,3.3%的患者无效.治疗后30 d的随访疗效结果显示,3.3%的患者完全治愈,30%的患者显著有效,43.3%的患者有效,10%的患者治疗无效.结论 非插入式结肠水疗能有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绣球;卢少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既是医院的服务性质所决定,也是社会和病人对医院的要求[1].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人们实际需求与价值观念的改变,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面临着新的问题.鉴于此,2011年我院采取了改进措施,由2名专职质控员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督导工作,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香;熊靖;陆美妮;谢谨惠;石娟;石庆芬;李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