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港肾科护理工作见闻与启示

冯桂娟

关键词:肾科护理, 护理见闻, 香港
摘要:2009年,笔者参加了由香港医院管理局与广东省卫生厅联合举办的广东省肾科在港培训专科护理文凭课程的学习.通过在威尔斯亲王医院肾科44周的临床护理实践和专科课程学习,对香港肾科的专科特色、肾科专科护士及护士诊所、肾科护理治疗有一些了解.现将护理工作见闻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在癌性评估的研究应用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疲乏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癌因性疲乏( 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围手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dentity-Consequence Fatigue Scale,ICFS)作为CRF的评定工具之一,自研发以来,由于其能综合测评疲乏的特征[1],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护工作者的关注.笔者对ICFS的产生背景、量表内容、评分计算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陈龑;汪晓东;李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警示卡在护士静脉用药安全配置中的应用

    静脉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的操作项目之一.随着新药层出不穷和大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用药剂量的特殊性、用药时间差异性及临床护士人员配置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静脉用药配置护理缺陷.为切实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缺陷,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我科从2010年1月起建立药物警示卡,对护士在静脉用药环节的操作进行针对性警示,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用药正确率和及时性.

    作者:罗志萍;汪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精神病人在半开放管理中出走原因分析与安全防范

    我院自2001年1月建成开放性环境,实行半开放管理,至2011年4月,共有6例病人成功出走.通过分析和改进管理方法及措施,多次及时、有效制止了病人出走,在预防精神病人从开放性环境中出走取得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康复训练量化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量化法运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病人制定康复训练量化表并据此指导病人进行量化训练,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训练法进行训练.所有患者均定期接受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结果 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量化管理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睿云;高辉;艾芳;刘胜;何春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健步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索由护士引导的“健步走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对其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作用,为老年高血压的社区运动干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两个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无明显差异的社区,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后,各随机抽取45位高血压患者,然后将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干预社区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及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社区采用现有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其效果.两组均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用药.结果 (1)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分别降低11.25 mmHg和9.09 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分别下降3.36 kg、6.39 cm和1.41,与对照组相比,腰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超重和肥胖各减少4例(9.09%),中心性肥胖减少20例(45.4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中心性肥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步走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的控制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减重有一定效果,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

    作者:夏莉娟;张琳;耿瑶;宁艳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

    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既是医院的服务性质所决定,也是社会和病人对医院的要求[1].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和人们实际需求与价值观念的改变,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面临着新的问题.鉴于此,2011年我院采取了改进措施,由2名专职质控员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督导工作,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香;熊靖;陆美妮;谢谨惠;石娟;石庆芬;李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可调式手术搁手架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显微手术已经在很多外科手术中普及,高精细、高难度、耗时长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显微手术需术者双手操作器械,手臂肌肉无任何支撑,且长时间处于紧张悬垂状态,易产生疲劳、酸痛、手麻、颤抖等不适,影响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在高难度、高精度显微手术中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可调式显微手术搁手架并投入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娇;彭凤裘;李珍;叶剑英;杨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胰瘘的护理体会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术方式[1].而多数门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脾与周围组织广泛紧密粘连,在游离脾脏时易造成周围脏器损伤、出血.胰瘘即为术后胰尾操作未得到很好的处理所致[2],它的治疗较复杂,护理问题多,康复期长,而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预后.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共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1例,术后并发胰瘘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梅;石春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切除肿瘤后直接行盆内吻合.实验组患者盆内吻合完毕后,经肛门置入一根减压管,并外接一次性引流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肛门排气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病例及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实验组及对照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21±12.23)h和(28.41±7.23)h;肛周受损患者分别为9例及24例;出现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分别为10例和38例,差异有显著意义(t=3.41,P=0.003;x2 =6.857,P=0.009;x2=17.818,P=0.000).结论肛门减压管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简单,可行度高.不仅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损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杨婕;李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释放胎盘中脐带血对缩短第三产程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出血量的收集和测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的出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1].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胎盘附着处血窦不能迅速闭合而导致.正常分娩情况下,第三产程需5~15 min,不应超过30 min.临床观察发现,第三产程时间对产后失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 min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20 min时则增加更显著[2].因此,缩短第三产程时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文献报道,随着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胎盘剥离娩出时间缩短,产时出血量相对较少[3].

    作者:缑玉洁;王长菊;刘艳玲;朱俊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设计一种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12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切口保护套,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镜头擦拭次数、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使用切口保护套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擦拭镜头的次数大幅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切口保护套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好,且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作者:金艳;徐学增;郑霄;俞世强;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的护理

    高钙血症是常见的肿瘤外内分泌综合征,肿瘤骨转移伴破骨性骨溶解是导致高钙血症的常见机制[1].乳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几率很高.据文献报道[2],乳腺癌的患者90%存在骨转移.晚期乳腺癌尤以骨转移为常见[3].血清钙的正常值为2.03~2.54 mmol/L,当血清钙浓度高于2.75 mmol/L即为高钙血症.当血钙高于3.75 mmol/L时称为高钙危象,严重威胁生命.

    作者:尤渺宁;黄立红;商靖;赵文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原发性Fanconi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Fanconi综合征是由于多发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致使应全部再吸收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和选择性再吸收的电解质不能有效地再吸收,造成营养物质的丢失和电解质调节障碍.Fanconi 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肾近曲小管功能多发性障碍,致使在正常人应被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钾、钠、钙)等物质,都从尿中大量排出[1].

    作者:李杏;宋恩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根据放射性直肠损伤运用保留灌肠护理研究的需要,探讨并建立符合放射性直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SD大鼠为实验动物,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21 Gy、22 Gy、23 Gy、25 Gy、30 Gy作直线加速器单次直肠局部照射,比较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精神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应用剂量22 Gy源皮距90 cm、单次盆腔局部照射所致的大鼠直肠炎症状与临床病人的病情接近.结论 本模型适合放射性直肠损伤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护理研究等的需要.

    作者:张兰凤;张曦霞;邱云芳;金建华;朱顺新;吴建亭;张建兵;叶赟;刘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硕士生专业课教学中应用Seminar 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自1992年开始,经历了近20年发展历程,已成为培养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和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许多护理院校通过借鉴国内外课程理论体系及框架,开设了一些护理学研究生专业课程.然而,在既往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讲座或自学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内容与专业相关程度不够,难以体现护理专业特色.Seminar意即.

    作者:许勤;张俊;蒋洋洋;朱素文;朱姝芹;崔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例杂合技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病急症之一,其中以Debakey Ⅰ型为凶险.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高.传统的深低温停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腔内隔绝术都有各自的弊端或局限性,而新引入的杂合技术( hybrid)是将两种手术方式结合,极大地扩展腔内隔绝手术的范围,又避免了完全开放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现将我院施行的1例杂合技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慎娴;胡雁秋;华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低体重患儿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的护理

    由于低体质量患儿的个体特殊性,其外周血干细胞采集(peripheral blood cell,PBSCs)与一般人群有不同之处.我科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1例体重小于20 kg的患儿因施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而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慧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间物品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间物品定位放置,规范统一,管理科学合理化.方法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手术间管理制度,设计术后物品归位图及流程图,制定术后归位评分标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结果 物品定位率达98%,巡回护士在位率达98%,物品不到位影响手术进展次数降为零,手术医生对护士物品准备满意度达到92%,各级护理人员对物品定位知晓率达100%.结论 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规范了手术间物品定位,手术间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作者:蒋列琴;徐小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体会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睾丸非精原性细胞瘤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的认可[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RPLND)的报告逐渐增多[2-3],但相关的护理报告较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LRPLND治疗Ⅱ期非精原细胞瘤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亚;康福霞;田春娟;胡萍;徐惠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尿激酶封管在糖尿病肾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综合观察及评价规律尿激酶封管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2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封管组、肝素封管组以及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组,6个月后观察比较3组临床各项指标:透析血流量、导管通畅度、因栓塞更换导管次数以及三组单次抽吸导管不畅例次、动静脉反接发生例次及相关护理干预情况.结果 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尿激酶封管组的导管通畅度、透析血流量与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尿激酶封管后,留置导管因栓塞而需更换的次数明显减少.尿激酶组因上机前发生单次抽吸导管不畅或动静脉反接事件时需护理干预例次较肝素组明显减少,较混合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透析置管患者可规律性使用尿激酶封管.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透析置管的通畅度,减少了上机前发生抽吸导管不畅事件的例次以及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畅时需护理干预的例次,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导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免了部分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费用.

    作者:陈静芳;谈丽丽;杨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