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凡国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介入, 臭氧治疗, 护理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科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外科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近年来开展的介入下臭氧治疗,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新方法.我科2008年2~12月应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急救转运的安全护理

    随着急诊转运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新生儿转运应运而生.新生儿急救转运就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作进一步的监护、诊断和治疗,它不是简单的运送过程,在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配置上有很高要求,转运途中新生儿应得到相当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和护理,出色的转运工作可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廖耀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不同时段服用泻药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的影响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诊治结肠病变常用、可靠的方法.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如果清洁效果不佳,会影响病变的观察和检查的成功.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不同时段服药对结肠清洁度及插镜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刘杰民;雷玉萍;金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电动牙刷结合口腔冲洗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电动牙刷结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电动牙刷含氟牙膏刷洗结合无菌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牙菌斑去除率及口腔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牙菌斑去除率和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动牙刷含氟牙膏刷洗结合无菌水口腔冲洗法能有效去除牙菌斑,预防口腔感染.

    作者:王婷;宋燕波;万里红;刘巧云;刘晋苏;许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手术病员的制作与应用

    为防止病人衣服对手术间造成污染以及手术,治疗的需要,手术病人入手术间时,常用手术车将病人裸体接入.

    作者:刘秀娥;胡燕燕;李甜;仇艳苗;李敬敬;杜红然;刘晓丽;胡继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PICC管堵塞后再通的护理体会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为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及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建立良好有效的静脉通路就显得尤为重要.PICC是一种方便、有效、创伤小的置管技术,但随着导管在体内时间的延长,堵管的风险也在增加.我科于2007年4月开始开展PICC置管技术,共发生PICC管堵塞5例,其中4例堵管后再通,报告如下.

    作者:李香利;叶和珍;吴小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颈椎牵引带支撑架的制作与应用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是颈椎牵引,它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和增大椎间隙,以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而产生的水肿,增加舒适程度.患者进行颈椎牵引时可采取坐位或卧位,用颈椎牵引带兜住下颌,通过滑轮及牵引架加牵引砣进行牵引.

    作者:李宗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康复治疗现状与建议——从英国Radcliffe医院实践借鉴

    说起康复治疗,人们不由得会想到一些慢性疾病如: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慢性腰腿痛等.其实,外科手术后的许多病人,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的病人,特别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治疗.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高龄手术患者逐渐增多,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更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英国Radcliffe医院术后康复实践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作者:杨刚;付娟;钟天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自制椎板拉钩辅助器在椎体手术中的应用

    外科医生在施行椎体手术时,常借助于椎板拉钩将椎旁肌牵开以暴露手术野.方法是:手术医生将椎板拉钩前钩固定在椎板上,用绷带的一端绑在椎板拉钩的后钩上,然后将绷带的另一端扔到手术床下,由巡回护士将绷带绑在手术床底座上或手术床缘,或者由手术医生用脚踩.

    作者:李燕春;邓一帆;陆敏建;梁茜;邓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肠内压监测指导空肠营养对危重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监测鼻肠管置管处肠内压来指导调节营养液输注速度,预防空肠营养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方法 将96例空肠营养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测压组与非测压组,测压组根据肠内压调节营养液输注速度,非测压组按常规输注法输注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测压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测压组.结论 肠内压监测指导空肠营养的实施,可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对危重患者早期达到全量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朝丽;徐志华;唐志和;李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加化疗药的新方法

    现阶段使用的抗癌药物(化疗药)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肿瘤组织杀死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抑制作用,护士在接触抗癌药物时,如不注意防护,对正常人体易产生伤害,如配置药液过程中输液瓶压力过大,在更换过程中药液易外渗,滴在手上、床上,会造成对护士、病人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为此,我们摸索出一种非常简单而又能有效地减少配置化疗药物时药剂弥散、外渗、滴漏的方法.

    作者:徐晓娣;黄态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脉冲式加压注射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不同注射法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介入法插入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经导管脉冲注射法(实验组)和经导管微量注射泵恒速注射法(对照组)注射尿激酶,每组43例.结果 实验组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导管脉冲式注射法注射溶栓药物尿激酶见效快、安全、可靠,是治疗深静脉血栓高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邹治真;陈长英;韩新巍;刘佳;冯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静脉留置针排放腹水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007年3月~2008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对B超检查提示有腹水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排放腹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朱林静;蔡笃雄;谭琰;王海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配合

    胃间质瘤是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胃黏膜下肿瘤是平滑肌瘤或良性间质瘤,但仍需广泛切除,仅凭活检难以与平滑肌肉瘤、恶性间质瘤鉴别[1].内镜或手术切除是治疗良性肿瘤的主要方法[2].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及超声刀和热能刀的使用,2007~2008年我院采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方法,对5例胃间质瘤患者施行了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美萍;阿衣古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婴儿湿疹随机分为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组(102例)和阿米卡星洗剂对照组(8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弹力网状绷带包扎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丽;刘晶;刘志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患者权利

    患者权利实现过程中的伦理冲突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观念认识的不断发展,伦理问题在护士临床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的护士已经意识到,在照顾病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面对一个作为完整意义的人.

    作者:官锐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改良式麻醉减痛对会阴侧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110例会阴侧切的产妇应用改进后的麻醉方法的减痛效果.方法 随机将220例需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阴部神经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变麻醉进针部位及强化阴道肌层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切口延伸、会阴裂伤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麻醉方法能有效减少产妇的痛苦及损伤,符合人性化服务理念.

    作者:黄元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影响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现象学研究

    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专家开始认识到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资料,仅2006年,河南省已有14所护理院校招收大专层次学生,人数达4 949人,且有继续增长趋势.高职护生多就职于临床一线,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省护理事业的发展质量.为促进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特进行本研究.

    作者:张艳;路丽娜;伍东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失去感觉且并发感染等病变,常见的后果是溃疡,溃疡恶化造成深部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的坏疽,需要截肢,致残率高.近年来,干细胞移植血管再生技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了成功[1].我院2007年7月引入此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华;夏洪娇;陈四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诊断性腰穿术后卧床时间的循证护理

    目的 结合1例病例循证诊断性腰穿术后卧床时间对头痛的影响.方法 根据病人情况提出问题,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 of CDSR、CCTR、DARE,NGC,Medlin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并评价相关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及临床指南.结果 共检索到2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指南.证据表明:卧床并不能减少PDPH的发生.根据证据结果和病人意愿,该病人诊断性腰穿术后去枕平卧30 mm.术后4日未发生头痛.结论 采用循证的方法可以为病人提供更科学、个性化的护理.

    作者:崔金波;蒋晓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乳腺癌病人术后负压引流器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器更换的佳时间.方法 将15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天更换负压引流器一次为A组,3 d更换负压引流器一次为B组,并于每次更换时采集引流器中的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引流液细菌阳性率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病人术后负压引流器可3 d更换一次.

    作者:苟菊香;林小燕;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