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雷观鲁;周光平;张谊之
目的:探讨可乐必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必妥治疗组50例,罗红霉素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结论:可乐必妥和罗红霉素是呼吸道感染患者较理想、方便的口服药.
作者:李树明;刘亮平;何连福;竺越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常见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主要诱因.方法:对126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126例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占85.71%.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诱因以期控制心律失常,否则应适当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张继华;张乃芬;马坚;王兰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史料记载,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供人们借鉴、参考,促进工作发展.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档案资料由原来的静态变为动态,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市场经济中,档案资料经过加工后,走进市场,变为了商品,在市场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了它自身的价值.档案信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重视和利用.
作者:安群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04例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占63.46%;出血性胃炎占17.3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占7.69%;胃癌占5.77%.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为常见;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出血性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
作者:岳发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者,男,63岁,因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2mo于1999年7月12日收住昆医附一院心内科.人院后经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相对'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Ⅲ~Ⅳ级”.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心衰控制不满意而作心脏起搏治疗.于7月28日行双室右房三腔起搏器安装术,起搏器型号为DDD,intermedics Inc 294-03,起搏A-V间期160ms.术前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Ⅰ°房室传导阻滞(AVB).,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径43.3mm,左室舒张末径84mm,右房径50.7mm,右室径30.9mm,EF26%,Fs12%.术后1mo监测起搏器功能正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善,Ⅰ°AVB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径缩小为35mm,左室舒张末径缩小为78mm,右房径缩小为42mm,右室径缩小为25mm,EF上升为36%,Fs升为22%.胸片前后对比心脏有缩小.随访至今未发现异常情况.
作者:左家祥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综述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有关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近年的研究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对治疗方法的种类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治疗效果等作了阐述.结论:综合治疗或多种疗法已成为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本方法.
作者:鲁伟;高玉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例1:患者女性,75岁.腹胀,腹痛,纳差2mo,体重下降5kg入院.既往2a前曾诊断“冠心病”.体格检查:体温36.7℃,脉博56次/min.老年貌,心界轻度向左下扩大,心率56次/min,节律整齐,心音低.腹软,剑突下及脐周压痛,肝脾不大,两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纤维胃镜示:十二指肠炎;腹部B超检查各脏器元异常;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血脂CK05.66mmol/L,TG8.98mmol/L.
作者:李林辉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校报作为高校的党政机关报,如何结合其新闻舆论特性,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校园生活主流,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造成一个有利于教育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抓好典型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和正气激励读者.寓宣传引导于信息传播之中,潜移默化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校报的舆论导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力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者男,51岁,因发热、咳嗽5d而于2000年9月19日入院.发病后无腹痛,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人院体查:T37.5℃、BP100/60mmHg,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胸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各种辅助检查均正常.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双黄连60mg/(kg.d)加入10%G. S静滴,浓度《1.2%,静滴约100ml后,全身皮肤搔痒,全腹剧痛,继之意识丧失.
作者:杨光筠;罗杰文;张云萍;戚永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因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常被患者忽视,一且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使得到较好的治疗,常已造成难以逆转的病理改变(肾功能衰竭、骨外形的改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害,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范一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探讨安定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采用大剂量安定治疗,监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短期内未发现后遗症存在.结论:毒鼠强中毒,目前还未报道有特效解毒剂,安定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种简单、易行、廉价、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心如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样带来了东西部成人教育发展的差异,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西部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的必然.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发展高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西部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在职、转岗和再就业人员的培养、业务素质提高,仅靠普通教育是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的.那么“成人教育”则以它特有的灵活、便捷、经济、实用性,成为了提高群体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人教育应结合行业特点和社会需要,采取“送教上门,送教到岗”等多种办学形式,这样即可在西部开发中发挥其作用,其自身也可借西部开发之机得到较大的发展.
作者:陈钟;李芸芸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本文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入手,就如何抓好重点学科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在人才、资源、科研、管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在科研管理中必须强化明确重点学科发展方向、把好科研课题申报关、加强课题中、后期管理、加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实室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艳兰;丁跃明;史利民;车惠菊;杨云川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患者男,46岁,因烦渴多饮多尿1月,右上臂双小腿肌肉肿痛6d于1998年11月4日人院.患者人院前1mo出现烦渴多饮,每天饮水16磅,多尿,每天尿量约5000ml,无明显多食及消瘦,病后未治疗.6d前出现右上臂外侧,双小腿内外侧多处肌肉疼痛,局部肿胀发红,肢体活动时疼痛加剧.病史中无寒颤高热,关节红肿,肌肉萎缩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昆兰;沙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有诸多薄弱环节.本文从统一和提高认识、理顺工作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林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为预防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并发症,提高食管癌治愈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我们自1990年6月至1999年12月对3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患者采用自体大网膜包绕吻合口,预防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王俊东;王福;李庄;李爱民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与此相关的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的问题,主要内容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法上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文章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Eestv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988年~2000年行子宫切除术448例患者中有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并有临床症状的108例患者应用ERT.结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9人,临床症状改善57人,临床症状无改变12人.结论: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患者可不分疗程,长期应用ERT,治疗效果良好,发生副作用停药后即消失.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1年第z1期
目的:比较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及电刺激三种方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以上三种方法分别对PSVT58例(70例次)进行治疗比较.结果:以上三种方法的有效率分别为52.5%、70.6%、78.2%,差异性显著.结论: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及电刺激三种方法治疗PSVT各有优缺点,可互补使用.
作者:高云光;尹雪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容易造成误诊.我院1997年至2000年共收治3例,术前均误诊为胃肠道疾病.为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延误诊治,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17岁.因发热、腹痛伴右下腹包块半月入院.当地医院诊为阑尾周围脓肿,静滴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一周无好转.入院检查:体温38.2℃,右下腹触及一直径约8cm包块,轻压痛,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46g/L,白细胞8.4×109/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27.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回盲部恶性淋巴瘤累及浆膜及肠系膜淋巴结.
作者:施荣杰;王静蓉 刊期: 2001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