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喜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 生活方式
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而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之一.高血压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1].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均提出:运动、降低体重、限盐、戒烟等非药物治疗法需作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2].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的效果比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据有关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14%~38%[1].为探讨适时吸痰对VAP的控制,2005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适时吸痰,并与同期住院的采用传统方式吸痰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亚军;谢爱秀;彭翠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夫妻参与孕期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自从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率有明显提高,但近年调查表明,母乳喂养率有所下降.以往健康教育都只针对孕妇个人,Arora等[1]研究认为,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态度和行为对母亲是否采用母乳喂养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丈夫的态度对产妇的影响大.为此,我院在2006年4月成立了准父母俱乐部,对孕期的准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在产褥期护理课程中重点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教育和训练,让夫妻双方树立信念、改变态度、掌握技能,提高了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琼;应红华;吕淑芳;倪亦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巧用输血器推注化疗药物

    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常用的护理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护理人员经常采用传统操作方法:用注射器抽好药液直接通过血管推注一些毒性很大、对血管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阿霉素、环磷酰安、长春新碱等.这些药物在静脉推注的过程中因为对局部组织刺激较大,极易发生外漏.

    作者:肖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肝硬化腹水伴重度脐疝的治疗及护理

    脐疝是肠管经脐环向脐部突出于体表的皮下疝[1].脐疝发病率占所有腹壁疝的6%[2].脐疝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在成人脐疝中以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较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大量腹水使腹内压力增高,腹壁张力加大,脐部结缔组织薄弱所致.

    作者:龙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腔内技术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我科2001年11月~2007年3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10例,经过精心护理,提高了碎石及排石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作者:由慧娟;孙发;石家齐;谷江;宋昭祥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

    近年来脊柱结核患者逐年增加,其中以胸、腰椎结核常见,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胸、腰段脊柱失稳、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1].因此胸、腰椎结核的病灶彻底清除及稳定性的一期重建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5].我科2002年2月~2006年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86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娟;王哲;刘建华;杨静;杨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危重病人转运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病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急危重病人病情变化迅速,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家属的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容易失控,在急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如何加强急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急危重病人的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丽;邵力伟;刘国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动静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管通路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6例以直接动静脉穿刺和55例以深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血肌酐、血尿素氮清除率、血液透析血流量、建立血管通路需要费用、建立血管通路时间,以及出血、血肿、疼痛明显、感染、恐惧感、穿刺失败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血液透析中直穿组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清除率明显高于静脉置管组(P<0.001);透析血流量两种血管通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深静脉置管所需费用远高于直穿(P<0.001);深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所需时间远多于直穿(P<0.001).在两种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比较中,深静脉胃管组患者有明显恐惧感,而动静脉直接穿刺组患者疼痛感明显增多.出血、血肿、感染及穿刺失败率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直接动静脉穿刺方便、快捷、经济,是过渡性血透患者进行透析治疗临时血管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郎学聪;张亮;杜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改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途径的探讨

    护理继续教育是护理人才成人教育阶段中的综合体,是实施护理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护理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笔者通过多年对护理继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如护理人员学习新业务、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规范,以至于学习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叶莹;杨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应用APOFIX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围术期及康复护理

    枢椎齿突骨折是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尤其是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其发生率约占脊椎损伤患者的10%.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此类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常可导致急性或延迟性颈部脊髓压迫并危及生命[1].2002年1月以来,我科采用椎板夹内固定系统(APOFIX)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40例,在为齿状突骨折患者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的基础上配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术后效果好,恢复快,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熊晓曦;杨世香;彭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肺结核病区的实践与效果

    人性化护理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从2006年5月开始,我院在肺结核一病区开展了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92%上升到99%,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彩芳;许日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经皮附睾穿刺和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

    1992年,比利时的Palermo等[1]报道了世界首例应用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获得活产.随后各国相继有成功的报告,从而使该技术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里程碑.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经皮附睾穿刺(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及睾丸穿刺(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是近几年来发展的新技术[2],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对患者影响小、可重复多次取精等优点,结合ICSI技术,可以有效治疗男性无精子症.因此,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就20例患者进行附睾、睾丸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锦;陈淼鑫;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甘露醇加番陈汤行肠道准备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甘露醇加番陈汤在静脉肾盂造影(IVP)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IVP检查的门诊、住院患者486例,随机分为A组:清洁灌肠组,148例;B组:口服甘露醇组,159例;C组:口服甘露醇加番陈汤组,179例,将三组患者的腹部X片评定分级后再进行比较,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口服甘露性醇加番陈汤方法肠道清洁总有效率、Ⅰ级片率分别为98.9%、81%,均占三组之首,经秩和、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经x2检验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加番陈汤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性强,可作为临床IVP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作者:何玮;张长英;史菀萍;蒋贤菊;薛萧;周晶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学龄前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的调查及护理

    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患之一,患病率高达0.5%,约70%~80%的患儿通过合理服用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可以得到控制.学龄前癫痫儿童不仅操作智商及总智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1],而且生活质量也低于正常儿童.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学龄前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霞;余淑素;詹雪芬;杨晶晶;胡颖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症监护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的监护心力衰竭是指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要而产生的具有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及心肌收缩力下降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心力衰竭按发生的缓急和循环系统代偿功能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和潜在或代偿性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开始发生的一侧和充血主要表现的部位,心力衰竭又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作者:沈秀群;刘曙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正常剖宫产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游泳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比两组神经行为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生后第2天、第10天的神经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于第20天后出现显著差异;通过游泳干预刺激后,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提高,生后30 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神经系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其景;李景丽;岳文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产妇健康教育方式改进研究

    目的 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母婴健康.方法 将500例初产妇按分娩时间分为3组,1组(150例)按常规健康教育;2组(168例)按预先制定好的具体目标实施健康教育;3组(182例)在2组的基础上增加产妇及家属的参与性,及根据产妇及家属的要求增减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时间并要求家属参与进行.比较3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2组、3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成功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1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产妇乳头皲裂、胀痛发生率低于1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在42 d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高于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健康教育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而产妇与家属的参与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更能调动产妇与家属的积极性,提高长期的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率.

    作者:刘延红;刘敏;王瑾玫;郭萌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人本管理思想在民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根据民营医院特点,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和护理质量.方法 以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做到生活上的优待遇,感情上的多联络,工作上的宽平台,技能上的强激励,管理上的重民主,服务上的多举措.结果 护理人员流失率从第一年的38%下降至8.5%,病人满意度从85%提高到98.5%.结论 在民营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管理思想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护理质量.

    作者:陈林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施护

    目的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胎漏、胎动不安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提高安胎的成功率.方法 本组200例患者,分为肾虚、气血虚弱、阴虚血热、跌仆外伤四型.从护理评估、症状观察、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口腔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给予辨证施护.结果 200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中安胎成功178例(治愈率89%),其中肾虚型142例,安胎成功134例(94.37%);气血虚弱型36例,安胎成功30例(83.33%);血热型16例,安胎成功11例(68.75%);跌仆外伤6例,安胎成功3例(50%).结论 对不同证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可提高安胎成功率.

    作者:岳炜;吴静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士形象礼仪与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护士形象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提出形象礼仪修炼的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浙江省36家省、市、地区的938名住院患者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语言谈吐、行为举止等形象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较大;护士的容貌、身高等仪容仪表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不大,但是病人认为护士应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可提高病人就诊时的心理适应度.结论 加强护士形象礼仪修炼,可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于深化整体护理有利.

    作者:裴少桦;包家明;赵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