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芹;宇俊
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发生率为36%~80%,平均每人感染0.5~2.0次[1].常见感染类型有腹腔和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留置导管感染、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2].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没有肝移植层流病房,2004~2006年成功进行了5例肝移植术,有效的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预防院内感染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蒋兰英;邬红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严重的致命急症,是指在非直接外伤或异物损伤的情况下发生的食管全层破裂[1],剧烈呕吐和急剧运动是常见的病因,尤其是暴饮暴食及饮酒后易发生,也称之为呕吐性食管破裂[2].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一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经5个月的积极抢救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后,病人的平均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模式在病种适合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刘淑敏;马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腹带在腹部手术后减少疼痛,防止伤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一直采用布质多头腹带,近年来随着应用材料的增多和使用方便等因素,临床上大量应用各种弹力粘性腹带.
作者:姜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随机将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两组,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组(opencholecystectomy,OC),每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方法、疗效及护理.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C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止痛剂使用及术后并发症率低于OC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行LC优于OC.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唐翠明;练敏;黄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及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共计90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由未实施临床路径前,与临床路径组相同条件、相同数量的患者组成,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 同一病种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比未实施前住院日数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未实施临床路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对单病种限价进行管理,能有效地降低住院费、缩短病人住院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龙秀红;胡艳宁;岑洁霞;李勉;任洁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脏急危重症,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易出现低氧血症,如不及时纠正,可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损害;适时采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可以及时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1]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均取得了良好收效.我们2003年1月~2006年11月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了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俞继芳;金小慧;杜林林;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心力衰竭患者的监护4 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除去诱发因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
作者:沈秀群;刘曙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护理教学中运用发展性教学是全面贯彻高等护理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的又一新途径,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建立主体发展教学模式,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积极的主动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一员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及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1].
作者:徐菊玲;袁义厘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做好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维持循环稳定、严防感染以及合理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及3个月复查示,瓣周漏治愈27例;术后仍有轻至中度漏2例;死亡6例.结论 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病人手术前后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再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张蓉;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社会支持在维持健康和促进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联中,同辈支持(peer support)在护理专业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概念[1].在近些年的研究趋势中都反映出同辈支持对健康结果会产生有利的影响[2].在卫生保健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能处理所有的健康问题,也不可能解决病患所有的健康需求[3],在卫生保健系统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同辈支持,在这些同辈支持的人群中,有些具有一定经验知识,有些是非专业的.
作者:裘佳佳;胡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先天性及后天性因素如脊髓脂肪瘤、皮样囊肿、脊膜膨出、变短增粗的终丝等导致脊髓末端受压或(和)回缩不良,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1].TCS致残率高,诊断治疗越早疗效越好[2].我院1999年1月~2006年8月收治86例TCS婴幼儿,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章赛春;黄亮萍;沈文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指肺动脉压力急剧增高,达到或超过主动脉水平,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及低氧血症.它是心脏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常见于两周内肺循环阻力尚未下降的新生儿及术前左右分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多发生于术后3 d内,术后任何微小刺激(如缺氧、酸中毒、气管吸引等),均可诱发急性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4月,19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早期干预,减少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肝病病人的营养支持肝脏是人体内体积大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的肝脏大约重1 200~1 500 g,约占体重的1/36~1/50.流入肝脏的血液分别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其中肝动脉提供的血液占肝脏总血流量的25%~35%,但却为肝脏提供60%~75%的氧;门静脉提供的血流量占肝脏总血流量的65%~75%,仅为肝脏提供25%~40%的氧.门静脉的主要功能是将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至肝脏,通过在肝脏的一系列代谢过程转化为机体可利用的资源,为机体功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近年来,俯卧位通气成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它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来改善氧合,治疗难治性低氧血症.本文就目前普遍接受的俯卧位通气改善ARDS患者氧合的机制、通气的优越性和安全性及临床上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监护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苏纯音;任国琴;俞萍;涂小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素以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患者,常可并发口腔霉菌感染.我科自配漱口液配合药物治疗,经5年82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桑晶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妇幼专门机构于1961年将早产儿的概念定为: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为低体重儿.近年来,将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称为极低体重儿[1].早产低体重及极低体重儿围手术期死亡率较成人高,术中风险极大,需要麻醉医师、术者和手术护士密切配合,仔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处理病情变化,减轻手术对患儿的生理干扰,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现将我院2004~2006年13例2 500 g以下婴儿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低体重婴幼儿术中护理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琼;许琼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们根据管套针的原理,将双腔气囊导尿管内加一套管芯,在临床上用于因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气囊导尿管不能导入者,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锐器伤后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锐器伤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1].锐器收集盒的使用是临床减少锐器伤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锐器收集盒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了50%[2].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锐器收集盒在分离输液器头皮针时所耗费的时间较多,分离卡槽往往不能一次顺利分离,增加了针刺伤的危险.为此,我们改用剪刀分离头皮针,收到了满意效果,并就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远莲;江智霞;张咏梅;钟跃勤;颜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动脉置管监测血压、中心静脉置管、放置右心漂浮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必须和重要的监测手段.中心静脉导管也是围手术期确保各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重要静脉通路.而动脉、静脉导管感染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心脏手术病人885例动、静脉置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耘;丁璐;李辉;董穗欣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