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琼;许琼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严重的致命急症,是指在非直接外伤或异物损伤的情况下发生的食管全层破裂[1],剧烈呕吐和急剧运动是常见的病因,尤其是暴饮暴食及饮酒后易发生,也称之为呕吐性食管破裂[2].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一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经5个月的积极抢救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发生率为36%~80%,平均每人感染0.5~2.0次[1].常见感染类型有腹腔和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留置导管感染、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2].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没有肝移植层流病房,2004~2006年成功进行了5例肝移植术,有效的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预防院内感染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蒋兰英;邬红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及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共计90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由未实施临床路径前,与临床路径组相同条件、相同数量的患者组成,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 同一病种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比未实施前住院日数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未实施临床路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对单病种限价进行管理,能有效地降低住院费、缩短病人住院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龙秀红;胡艳宁;岑洁霞;李勉;任洁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肛瘘是常见、多发病,约占肛管直肠疾病的25%~30%[1].肛瘘又分单纯性和复杂性肛瘘,现在治疗方法很多.我院外科1998年12月~2006年10月在门诊应用激光手术治疗616例肛瘘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刘和平;卢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手术室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材料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室及全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往手术室、供应室等科室向一级库(医院采购后的库房)领用手术材料再转发至二级库(相关临床科室).为了更好地管理手术成本分摊,我科从2003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对二级库消耗材料科学管理,与原有核算方法做临床比较,成本消耗有显著下降,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亚琴;赵俐俐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在退变损伤的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据统计85%~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我科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采用三维正脊治疗的2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进行专业护理,收到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红;黄建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中山大学及香港玛丽医院合作的第一届专科护士培训,于2006年11月起在玛丽医院学习.玛丽医院健全的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制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玛丽医院对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强调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好病人.
作者:杨天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6年11月成功抢救一例右肝癌切除加横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及ARD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萍;李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素以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患者,常可并发口腔霉菌感染.我科自配漱口液配合药物治疗,经5年82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桑晶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通过保护性毛刷对肺炎患者进行下呼吸道病灶标本采样,以明确病原的方法,是诊断下呼吸道病原的金标准[1].我院对42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用日本奥林巴斯BC-202D-2010保护性毛刷对下呼吸道分泌物采样,同时结合细菌定量培养,对下呼吸道病原菌作出正确判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保护性毛刷在肺部重症感染治疗应用中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金小红;张峰;郭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头皮是烧伤植皮常用的取皮区,但头部发际区消毒需二人配合,托头的助手要坚持较长时间,费力并且难以做到无菌操作.
作者:刘丽华;吴涛;廖晓茹;黄芬;吴湛青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冠心病患者对心肌缺血耐受性差,且多有年龄大和肥胖,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多脏器功能差等特点,术中病情复杂多变,药疗方案严谨,用药复杂、种类繁多.而用药护理则是手术配合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2月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3例术中用药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凤;章一华;古锦屏;蔡云霞;吴湘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老年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成立品质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内容,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探讨并落实有效的降低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方法.结果 实施1年后,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由25%降至13%,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上升至96%.结论 品质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封菊香;毛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留置漂浮导管的监测与护理.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SICU收治的211例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浮导管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对漂浮导管进行护理及预防其并发症.结果 通过漂浮导管的监测为肝移植术后患者提供了液体治疗和心脏功能的重要诊疗指标,从而指导治疗和用药.同时通过采取加强对穿刺口、管道等护理,减少测压值的误差,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措施,使大部分肝移植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加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留置漂浮导管的监测与护理,有利肝移植患者的治疗及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黄利娥;余娜;陈泽红;李雪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口服药发送是病人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药是护士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工作,病人能否得到准确、及时、正确、安全的药物治疗,关键取决与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1].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使部分病人未能按时服药或随意服药,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造成安全隐患或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李文珍;马泽君;黄玉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32例年龄5~18个月的脑性瘫痪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住院期间均由医师、治疗师及家长共同干预,对家长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实验组患儿能坚持每天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则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康复训练.结果 实验组出院60 d与第1次出院时运动功能评估分之差值为0.53,对照组为0.2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韦琴;廖灵敏;周雪梅;韦文芬;梁绍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新生儿由于胎粪吸入,肺部感染,使用人工呼吸机等原因,可能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气漏.肺气漏包括气胸、局部性肺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等,主要表现为气胸,传统采用空针抽气或胸腔引流排气减压,但空针抽气需反复穿刺,胸管引流需行手术切口,损伤大,易感染.我科2006年1月~2007年3月,采用静脉留置针(套管针)自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为新生儿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沈汉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门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2001~2006年发生在我院门诊输液室的37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改进工作.
作者:郑玲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随机将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两组,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组(opencholecystectomy,OC),每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方法、疗效及护理.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C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止痛剂使用及术后并发症率低于OC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行LC优于OC.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唐翠明;练敏;黄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气管狭窄及离断伤的修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断端吻合、肌骨膜瓣修复等,在治疗上虽然方法很多,但常由于手术后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反复形成、新建气管壁塌陷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1].1993年11月~2004年5月我科对9例气管离断或狭窄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锁骨瓣进行一期气管重建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英;张虹婷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