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腹带的临床应用比较

姜波

关键词:腹部术后, 腹带, 切口并发症, 疼痛
摘要:腹带在腹部手术后减少疼痛,防止伤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一直采用布质多头腹带,近年来随着应用材料的增多和使用方便等因素,临床上大量应用各种弹力粘性腹带.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用药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冠心病患者对心肌缺血耐受性差,且多有年龄大和肥胖,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多脏器功能差等特点,术中病情复杂多变,药疗方案严谨,用药复杂、种类繁多.而用药护理则是手术配合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2月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3例术中用药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凤;章一华;古锦屏;蔡云霞;吴湘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做好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维持循环稳定、严防感染以及合理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术后尽快康复.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及3个月复查示,瓣周漏治愈27例;术后仍有轻至中度漏2例;死亡6例.结论 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病人手术前后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确保再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张蓉;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液用量的临床探讨

    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保护静脉、减少病人痛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关键环节是封管.为了探讨静脉留置针较为理想的封管液及用量,笔者将3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肝素液(12500 U/200 ml)3 ml,生理盐水3 ml,生理盐水10ml分别封管,并对留置时间及堵管的发生率进行观察.

    作者:刘淼;朱月琴;刘风青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自配漱口液预防和治疗口腔霉菌感染

    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素以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患者,常可并发口腔霉菌感染.我科自配漱口液配合药物治疗,经5年82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桑晶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保护性毛刷在肺部重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通过保护性毛刷对肺炎患者进行下呼吸道病灶标本采样,以明确病原的方法,是诊断下呼吸道病原的金标准[1].我院对42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用日本奥林巴斯BC-202D-2010保护性毛刷对下呼吸道分泌物采样,同时结合细菌定量培养,对下呼吸道病原菌作出正确判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保护性毛刷在肺部重症感染治疗应用中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金小红;张峰;郭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两种不同方法收集输液头皮针的效果观察

    锐器伤后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锐器伤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1].锐器收集盒的使用是临床减少锐器伤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锐器收集盒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了50%[2].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锐器收集盒在分离输液器头皮针时所耗费的时间较多,分离卡槽往往不能一次顺利分离,增加了针刺伤的危险.为此,我们改用剪刀分离头皮针,收到了满意效果,并就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远莲;江智霞;张咏梅;钟跃勤;颜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住院病人口服药发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口服药发送是病人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药是护士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工作,病人能否得到准确、及时、正确、安全的药物治疗,关键取决与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1].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使部分病人未能按时服药或随意服药,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造成安全隐患或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李文珍;马泽君;黄玉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尿崩症患儿的护理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以多饮和排出大量稀释性尿为特点的综合征[1].如不及时处理,将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生长发育落后等多种并发症.2005年3月~2006年8月我科收治尿崩症患儿5例,经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和动态监测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5例患儿均好转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雪宏;周成;吴碎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内窥镜下桥脑小脑角三叉神经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桥脑小脑角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梳理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1999~2005年34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999~2003年的17例为对照组;2004~2005年的17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还制定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都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防治病人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群;谭茜;谢朝红;谭丹雪;何霞;高扬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肺心病的观察护理中缺氧量化表的设计和应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对肺心病缺氧的临床判断主要依据动脉血气分析,但作血气分析需反复穿刺采取动脉血,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无条件进行血气分析和监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探索一种无创的辅助判断肺心病病人缺氧程度的评分方法,引进美国knaus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1]为框架,借鉴施新娟[2]缺氧量化评分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增加、修改设计了肺心病病人缺氧量化评分表,并对699例肺心病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作了回顾性总结,同时严格筛选观察病例中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缺氧状况进行量化判定,便于护理人员观察病情,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质量.

    作者:关萍;吴瑞明;陈仁华;朱绍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激光治疗肛瘘的护理配合

    肛瘘是常见、多发病,约占肛管直肠疾病的25%~30%[1].肛瘘又分单纯性和复杂性肛瘘,现在治疗方法很多.我院外科1998年12月~2006年10月在门诊应用激光手术治疗616例肛瘘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刘和平;卢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及法洛氏四联症手术共计90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由未实施临床路径前,与临床路径组相同条件、相同数量的患者组成,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 同一病种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比未实施前住院日数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未实施临床路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对单病种限价进行管理,能有效地降低住院费、缩短病人住院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龙秀红;胡艳宁;岑洁霞;李勉;任洁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预防肝移植术后院内感染的护理

    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发生率为36%~80%,平均每人感染0.5~2.0次[1].常见感染类型有腹腔和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留置导管感染、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2].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没有肝移植层流病房,2004~2006年成功进行了5例肝移植术,有效的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预防院内感染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蒋兰英;邬红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两种血压监测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近年来,有创血压(ABP)和无创血压(NBP)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测压方法.有创血压比较准确可靠,而且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随时可取值,较无创血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低血压状态,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发现血压的瞬间变化,提高了对危重病患者的监护救治水平.我院心内科在2005年1月开始将有创血压这一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发现有创血压的应用,不仅能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而且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现将开展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临床营养护理

    肝病病人的营养支持肝脏是人体内体积大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的肝脏大约重1 200~1 500 g,约占体重的1/36~1/50.流入肝脏的血液分别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其中肝动脉提供的血液占肝脏总血流量的25%~35%,但却为肝脏提供60%~75%的氧;门静脉提供的血流量占肝脏总血流量的65%~75%,仅为肝脏提供25%~40%的氧.门静脉的主要功能是将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至肝脏,通过在肝脏的一系列代谢过程转化为机体可利用的资源,为机体功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一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围手术期护理

    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病房在2006年6月29日收治了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万芹;宇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实用重症监护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的监护4 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除去诱发因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

    作者:沈秀群;刘曙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关于同辈支持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社会支持在维持健康和促进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联中,同辈支持(peer support)在护理专业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概念[1].在近些年的研究趋势中都反映出同辈支持对健康结果会产生有利的影响[2].在卫生保健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能处理所有的健康问题,也不可能解决病患所有的健康需求[3],在卫生保健系统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同辈支持,在这些同辈支持的人群中,有些具有一定经验知识,有些是非专业的.

    作者:裘佳佳;胡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随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门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2001~2006年发生在我院门诊输液室的37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改进工作.

    作者:郑玲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及护理

    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指肺动脉压力急剧增高,达到或超过主动脉水平,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及低氧血症.它是心脏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常见于两周内肺循环阻力尚未下降的新生儿及术前左右分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多发生于术后3 d内,术后任何微小刺激(如缺氧、酸中毒、气管吸引等),均可诱发急性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4月,19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早期干预,减少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