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义军
白癫风是一种黑素细胞减少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增加皮损中的黑素细胞.白癫风的治疗主要分非外科治疗(光疗法、免疫治疗及叶酸和维生素Bi2治疗)及外科治疗(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部位、黑素细胞脱失的程度及疾病的活动性等条件
作者:汪京峡;徐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例1患者:女,33岁,因左上肢被铁器刺伤4h后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上臂可见约3cm长皮肤伤口,较深并有血迹,伤口清创缝合处理后,应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注射前皮试阳性,采用脱敏疗法,将1500单位TAT稀释10倍,取稀释液0.5ml肌肉注射,注射后约10min患者觉皮肤瘙痒,咽部不适,头昏痛,胸闷,呼吸较急促,恶心腹部隐痛不适.查体:体温37.2℃,血压脉博正常,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口腔粘膜及软腭可见疱疹,心肺正常,腹软,上腹及脐周轻压痛.诊断:TAT过敏反应,立即肌注非那根2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门诊观察,1h后症状消退,皮疹渐渐消退,3h皮疹全部消退.
作者:王建国;刘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刺激.享乐主义盛行,性的消费量剧增,色情业泛滥成灾,导致性病广为流行[1].性病是一个特殊的传染病,性病患者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性病患者大多怀有十分复杂的心态变化,而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又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与之对应的心理治疗,才能恢复其身心健康.
作者:刘大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日来,我科曾连续诊治两例曾患带状疱疹治愈后又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君;李伟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然缓解与加重相交替的慢性疾病,目前无根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7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介绍.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均为女性,年龄小16岁,大38岁,未婚3例(学生),已婚4例.病变除局部特征性的皮损外,消化道、心脑、肾、关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作者:李孝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于2001年3月~2002年10月用两种头孢制剂治疗64例单纯性淋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山;李承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治疗相对困难,并发症多,容易复发,<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第3期曾介绍用氟尿嘧啶液尿道内灌注治疗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疗效确切,但是笔者在临床运用中体会到此种方法也有容易复发的缺点,笔者曾用此方法治疗10例患者,结果有3例随访复发.笔者总结经验教训,在此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使复发率大大降低,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宏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门诊部皮肤科采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莫匹罗星(商品名为百多邦)局部涂抹,用波姆光扫描照射,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方言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于2001年6月开始应用Nd:YAG脉冲激光(HSM-Ⅲ四川航天制导公司生产)选择性的治疗17种皮肤病共计10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观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徐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皮肤性病专科门诊对8例一期梅毒和2例二期梅毒采用注射用头袍曲松钠肌注,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疥疮是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流行,经正规治疗一周基本痊愈,但部分病人延误治疗时间或治疗不当往往引起男性阴茎、阴囊、包皮、女性阴唇等处出现豆大的风团样的红色结节,称为疥疮结节,治疗较麻烦.
作者:倪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1年6月间采用CO2激光内板切割法,不需保护器,进行包皮环切[1],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7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儿童3人,中青年24人;年龄小的5岁,大的46岁;有反复发作包皮龟头炎病史者12例(44.4%),有包茎的4例(14.8%,其中3例儿童),伴有尖锐湿疣的3例(11.1%),早泄者5例(18.5%),单纯包皮过长的3例(11.1%).
作者:黄二顺;李春梅;王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评价国产诺克(泛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2年10月以随机对照开放临床试验方法,对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琳;夏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淋病在性病中发病率高,其致病原--淋球菌易侵犯单层柱状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引起淋菌性尿道炎,如侵犯阴茎皮肤及皮下组织则可导致淋菌性皮炎、脓肿,后两者临床上较少见,临床报告也不多.
作者:孙瑞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发现一典型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于3年前右耳廓前侧发生一绿豆粒大深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渐扩大至玉米粒大.在当地某医院以CO2激光手术除去,但未做明确诊断.半年后,右耳廓背面又发生同样皮损渐扩展至耳后头皮,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到几家医院就诊,先后诊为皮肤结核,皮肤血管瘤,环状肉芽肿等.
作者:门龙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对48例男性尿道分泌物患者,按顺序分别采用病征处理法和清热利湿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病例 患者,女,87岁.发烧、头痛、咳嗽,右侧肩胛区针刺样痛,上肢活动受限.三天后,疼痛处起带状分布红斑,豆粒大、玉米粒大簇集性水疱,触痛、压痛明显.门诊诊断带状疱疹.治疗:肌注聚肌胞2mg、维生素B1 100ng、维生素B12250μg每日一次,口服病毒灵、消炎痛,外用阿昔洛韦膏、酞丁胺膏.
作者:武爱华;高步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不断蔓延和流行,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以下简称非淋)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在欧美国家此病的发病率位居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之首[1].在我国目前也是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由于非淋的症状较轻,患者的痛苦较少,容易被忽视而延误病情,从而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出现性病恐怖症[2]和性功能障碍的痛苦.不仅个人受苦,而且影响家庭、危害社会.现将我院收治的102例非淋病人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史广韦;赵亚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生殖器念珠菌属引起的生殖器部位感染,属于条件致病菌.正常妇女生殖道念珠菌带菌率高达20%,与患念珠菌阴道炎的妇女性接触的男性约20%在性接触后不久龟头产生瘙痒和破溃损害,持续约24~48小时.所以要提倡性伴同查同治.虽传统的内服外用等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不十分肯定,也易复发.应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100例,效果满意,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义;代华;王秀芹;杨凤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尖锐湿疣(CA)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不断增高,且复发率较高,复发性尖锐湿疣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探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12例复发性尖锐湿疣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治疗及追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叶;刘景桢;李红宾;何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