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

韩英;李桂萍

关键词:大疱型, 表皮松解型药疹, 肾功能损害, 男性患者, 合并感染, 炎症性, 烫伤样, 死亡率, 大面积, 败血症, 治疗, 外力, 受伤, 手背, 躯干, 皮损, 皮肤, 坏死, 创面
摘要: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典型皮损表现为手背、踝、肘、膝等易受伤的部位发生水疱,也在躯干和皮肤的皱褶部广泛发生炎症性水疱和大疱,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解坏死,易合并感染,形成烫伤样创面,严重者易并发败血症,心、肝、肾功能损害,现将2000年3月~4月治疗的2例男性患者的经过分析如下: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荨麻疹是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的局限性、瘙痒性、暂时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病程超过6~8w者为慢性荨麻疹[1].

    作者:苏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使用化妆品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1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产生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4例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化妆品后发生,以美容为主要目的,表现为激素依赖症状和激素后遗症状.结论化妆品所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有其特殊性,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损害.

    作者:朱敏刚;刘卫;顾慰梅;李军;方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与妊娠相关的离心性环形红斑1例

    1病例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全身反复出现环形红斑3 m再发15d伴皮损疼痛、关节痛、发热入院.患者3 m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双手出现边缘微隆起的环形、多边形红斑,部分皮疹中央消退,离心性向外扩张.

    作者:肖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诊断阴囊浅表扩散性黑素瘤的体会

    我区地处边疆,人口分布广,交通欠发达,皮肤专科门诊少,患者就诊皮肤专科门诊有很大困难,作为专科医生更有义务对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病情,询问病史、全面考虑,做好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尤其提高对恶性程度高的皮肤病的诊断质量,对边疆恶性皮肤病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很大意义.

    作者:曾佳;王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患儿女,2 d,出生时即发现口腔黏膜血疱,约鸽子蛋大小,口唇及口周皮肤剥脱.右手背、手指、右下肢伸侧等多处皮肤大水疱,血疱,部分皮肤剥脱.次日又发现右足底及右下肢、膝关节周围、双手背、手指、双足、左侧颈部等多处皮肤出现大水疱、血疱,部分水疱破后表皮大片状剥脱,皮损以摩擦受压部位尤甚.

    作者:董成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药物超敏综合征2例

    药疹临床上多见,但是有一类相对少见,称之为药物超敏综合征[1](drug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笔者现将近来收治2例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 女,37岁,因持续性发热0.5 yr伴全身皮疹12 d入院.

    作者:李会廷;刘进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功能电离子仪治疗腋臭40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2年5月~2005年9月采用多功能电离子仪治疗腋臭共40例,效果较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腋臭患者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均为距离腋窝1m可闻到臭味(夏季)的典型病例;年龄20~38岁;病程3 yr以内15例,3 yr以上25例;均为双侧发病;均曾用名露、半月清、西施兰等外用药物治疗,未效.

    作者:李晓蓉;张静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楚雄州1998~2004年性病流行动态分析

    我们对楚雄州1998~2004年性病流行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性病在本州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以便为更有效地防治和管理性病提供参考.

    作者:杨中恒;苏家勇;杨荷;杨克兴;宋琦云;何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

    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典型皮损表现为手背、踝、肘、膝等易受伤的部位发生水疱,也在躯干和皮肤的皱褶部广泛发生炎症性水疱和大疱,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解坏死,易合并感染,形成烫伤样创面,严重者易并发败血症,心、肝、肾功能损害,现将2000年3月~4月治疗的2例男性患者的经过分析如下:

    作者:韩英;李桂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并发泛发性带状疱疹、水痘1例

    患者男性,27岁,汉族,汽车驾驶员,因右颈、颞、枕部皮肤发生红斑、簇集的丘、疱疹伴疼痛1 w,加重伴四肢躯干皮肤发生丘疹水疱,发热2 d而来诊.患者否认不洁性交史,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7 yr.

    作者:纳猛;李兰英;纳锦芳;杨云东;宋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33例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全身性小脉管炎.由于过敏反应使全身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增高而使血液自血管内向血管外渗出,形成大量皮肤或黏膜内出血斑点,我们在临床上用以中医活血化瘀为主,配合西医治疗本症收到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松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特比萘芬治疗头癣37例

    特比萘芬是第2代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它主要通过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而达到杀真菌作用,此作用与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系统无关,故不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肝脏损害极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相当低,并有强大的药物后效应.

    作者:马超;牛丽敏;李淑玲;吴玉红;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舒肤林霜与开洛膏联合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渗出倾向的炎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采用皮质激素外用,虽见效快,但停用后复发,若局部长期连续使用,会产生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副作用,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采用舒肤林霜与开洛膏联合治疗婴幼儿面部湿疹,现总结如下.

    作者:宁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O2激光加赛若金治疗尖锐湿疣45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它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以CO2激光治疗为多,但治疗后复发率高.

    作者:王召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体疣皮下植入治疗扁平疣76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面部、手背、前臂等处,影响外观.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甚满意.近年来,我科采用自体疣皮下植入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夕琳;陈益生;袁道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玉屏风胶囊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玉屏风散一方首见<世医得效方>,继现<丹溪心法>,五版中医专业教材<方剂学>将其归属固涩剂,称为益气固表止汗之代表方.玉屏风胶囊是根据玉屏风散来制作的,它克服了玉屏风散的服药不方便,服用更加方便、高效.

    作者:宋东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防治探讨

    本文讨论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的各种方法.

    作者:裴玉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青黛胶囊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玫瑰糠疹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我们自2004~2005年用复方青黛胶囊(陕西天宁制药有限公司)和雷公藤多甙(福建汇天生物有限公司)联合治疗玫瑰糠疹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起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草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中草药对角质形成细胞(KC)产生内皮素-1(ET-1)的作用,来探讨中草药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中药配方.方法 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筛选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作用的单方和复方中草药.采用KC体外培养的方法,经中药处理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培养的上清液中(ET-1)的含量.结果 单味药白芷(70.06±29.4)pg/ml、补骨脂(56.00±5.29)pg/ml,与对照组(46.10±7.51)pg/ml比较有显著的上调KC分泌ET-1的作用(P<0.05);复方中药(80.60±15.7)pg/ml比较对照组(44.70±5.50)pg/ml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中草药对KC有明显的促分泌作用.讨论我们知道KC可产生ET-1,而ET-1又可促进MC增殖、分化.中药对KC分泌ET-1具有上调作用,而促进ET-1增加可能是中药治疗白癜风机制之一.

    作者:管晓春;段逸群;吴纪圆;阎鸣;曾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体疣种植术治疗扁平疣40例

    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自体疣种植术治疗扁平疣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 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40岁,病程2 m~3 ye . 40例皮疹均位于面部,其中有3例手背部也有少量皮疹.

    作者:周沛华;黄筑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