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易红;黄永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手术配合
摘要:非体外循环(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合高危患者及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我院 2001年5月~2003年11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手术顺利,无一例死亡.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密钙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密钙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中的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将56例伴有自发性疼痛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钙剂治疗,治疗组用钙剂加密钙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减轻(P<0.05).结论密钙息在治疗骨质疏松疼痛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赖敏贞;陈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临床症状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

    睡眠相关的呼吸紊乱习惯性打鼾,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到呼吸暂停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白天过度嗜睡和乏力,同时神经、心理因素的关系会导致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功能减退和抑郁.为此,我们对63例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分析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SAS)与该类神经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作者:陈玉娟;郑小琴;贾利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的体外实验和临床探讨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给患者减少了多次穿刺的痛苦,但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耗材,也增加了护士被针刺血源污染的机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因反复应用肝素封管,对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潜在危险[1]. 2001年2月~2003年10月我们观察112例使用留置针与CLC2000型接头联合应用于静脉输液的患者,临床效果很好.同时亦作了体外试验,表明可来福接头内不含肝素,确定可产生瞬间持续正压.

    作者:张梅;马建新;魏爱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方便布担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我院手术病人术后当天从手术床转移至手术交换车上及从推车转移至病床上,均是由4~5位医务人员及家属共同协作徒手搬运的,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与痛苦,而且很不雅观,且易造成脱管等.为此,我们设计并缝制一种方便布担架,经本院1 659人次一年以上的临床应用(体重重者为95 kg,轻者43 kg,平均体重68.51 kg),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及意外.

    作者:钱妍;何卫权;陆瑞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留置导尿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措施. 方法将120例脑外伤后昏迷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成四组,观察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代替普通的橡胶尿管、0.5%碘伏代替石蜡润滑剂、会阴消毒应用0.5%碘伏代替0.1%新洁尔灭是否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及留置导尿时间对菌尿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0.5%碘伏作润滑剂、0.5%碘伏会阴消毒后菌尿发生率明显下降,而且随留置尿管时间增长,菌尿发生率上升.结论利用三腔Foley氏尿管、0.5%碘伏作润滑剂、0.5%碘伏会阴消毒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为防止尿路感染发生,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作者:成超;曾蕾莉;刘杰;颜幼玲;易成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门诊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口致残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我国目前至少有RA病人300~400万之多,并以年青妇女为主,直接影响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从心理、生活、用药、关节功能锻炼等几方面对近三年来在门诊接受治疗的缓解期RA病人进行护理,病人病情控制较好,活跃期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一例因关节变形而致残或丧失劳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小丹;廖清书;林益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简易鼻腔冲洗器的研制和应用

    我科自2000~2003年使用自制的简易鼻腔冲洗器,对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及制作1.1 鼻腔冲洗器由喷液管、气囊、吸液管和橄榄头组成.冲洗器的喷液管和吸液管均为透明塑料软管制成,内径为5mm.气囊为棕色硅胶制成,喷液管的头端接一白色的橄榄头,大小同前鼻孔适应(附图).

    作者:李庆;李锐锋;杨翠;沈梅;徐路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颈咽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刺激或压迫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它可以部分出现特异性症状.例如:颈咽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咽堵、咽痛、吞咽有异物感.由于人们对此病不太了解,不认为是颈椎病所造成的症状,因此,求医过程走了弯路.临床实践证明:颈咽综合征属于颈源性疾病范畴.颈源性疾病是指在颈椎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引起颈椎以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引发的特定临床症状和体征.现将我们对颈咽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王美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24例,22例采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2例采用乳腺复合组织瓣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艳芳;蔡海燕;许凤芝;邵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合高危患者及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我院 2001年5月~2003年11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手术顺利,无一例死亡.

    作者:易红;黄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成组与单个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前指导效果观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住院病人不再仅满足于传统的技术服务,同时还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患者住院期间往往自觉的采用有利于手术、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的行为以维持和促进个体保持健康.我科通过对100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不但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而且在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小莉;刘晓莉;朱学敏;袁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提高护士职业承诺的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目标的关键是员工的行为表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其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看法及对职业的要求是影响行为的内部因素.人们为什么从事目前的职业?维持现有职业的原因即职业承诺.护士用人制度的改革使护士职业的稳定性下降,选择职业范围扩大,医院如何在管理中考虑护士的职业发展,关注护士的职业要求,将医院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结合,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护士的成长纳入医院成长之中,培养人、用好人,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而留住人才,让员工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是一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调查发现,护士从业主要涉及心理、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原因,分别表现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代价承诺,并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态度密切相关[1].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提高员工的职业承诺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态度,增加工作稳定性.

    作者:龙建;龙立荣;王南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在国外已有近10年的历史,其疗效确切,且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国内此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展得还很少[1].我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胃底折叠术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4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余如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前臂游离皮瓣行舌再造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术期护理

    舌是一个肌性器官,参与语言、吞咽等各种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舌又处于温暖潮湿的口腔易感染环境中,当舌器官由于肿瘤或外伤缺损后,进行修复再造术的整复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我科自2003年5月首次用前臂游离皮瓣为一例舌癌患者行舌癌扩大切除后舌再造术,取得了成功.之后又将其应用于舌体、口底缺损的修复,同样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段晓峰;宋宇峰;马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睑缘对合褥式缝线病人点眼方法的改进

    义眼胎植入使眼球摘除术后义眼片的配戴更符合美学要求.但伴有结膜囊畸形缩窄的病人,术后多不能顺利配戴义眼片.因此,临床上此类病人在行义眼胎植入术的同时多进行结膜囊成形术.术毕置入涂有眼膏或羊膜覆盖的义眼模,行上下眼睑缘对合褥式缝合,留置缝线两针,绷带加压包扎.术后48 h换药,开放点眼.病人因眼睑缝线、肿胀、疼痛,不愿配合护士点眼,导致结膜囊内滴眼困难.为防止伤口感染致义眼胎暴露的发生,我们采用自制的注入式滴眼法,达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吴菊英;孙丰;彭文娟;王金会;朱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病人鼻胃管对胃液返流和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胃管是否增加机械通气病人胃内容物的返流和误吸.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机械通气可望>96 h的26例患者在带或不带胃管时胃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鼻胃管存在时返流次数(88.3%VS77.3%, P=0.034)和吸入次数(27.5%VS21.8%, P=0.319)比没有鼻胃管时高;口咽部分泌物(5 286±2 535 VS 3 575±2 191,P=0.022 )和支气管吸出物(536±273 VS 432±258, P= 0.169)的放射水平也较没有鼻胃管时高.结论鼻胃管的存在是胃内容物返流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王仙园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进展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和外伤等因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极大地影响患者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外形.组织瓣修复缺损组织为恢复患者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组织瓣移植术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及护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翁雪玲;陶朵;潘朝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院护理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医院内在职护理教育工作.方法通过借鉴美国医院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在职护理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度,每年根据需要制定并有效地落实各项在职护理教育项目.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临床综合能力,在职护理教育受到了护理界、护士的广泛认同.结论有效的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是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提高护理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应引起护理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冯金娥;杨丽黎;叶志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发严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作为常规措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已替代普通肝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笔者对177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