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甜甜
目的 用两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对182份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灵活应用.方法 对2017年1至2017年12月大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采集的182份血清分别采用胶体硒法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抗体检测,计算阳性数、阳性率及假阳性,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初次检测中胶体硒法的阳性率1.64%(3/182),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1.10%(2/182),复检试验后胶体硒法的阳性率1.10%(2/182),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1.10%(2/182),胶体硒法假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的182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过程中发现,采用胶体硒法的假阳性高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尤其在突发事件或急诊患者应以快速度检测HIV抗体且大限度的提高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蔡益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的近况.方法 自2015年~2017年,以每年的(4~6)月份为监测期,对监测期内性病门诊初次男性就诊者(共450例)采取连续采样方式登记调查表和取样行HIV抗体、TRUST、TPPA试验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统计分析人群特征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和检验结果.结果 450例调查者平均年龄(38.6±12.99),主要为本市户籍已婚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22%,在近3个月有与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者143例(31.8%),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者84例(18.7%).经检验检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以下简称CT感染)45例(10.23%),淋病33例(7.5%),现症梅毒13例(2.89%),HIV抗体检测ELISA初筛、复检阳性4例(0.89%).比较各年度四种疾病检出率变化除CT感染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四种疾病检出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汕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偏低,针对这一人群有必要做好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宣教,应注意增加CT感染等疾病的监测,对于青少年或老年男性就诊者需要引起同等重视.
作者:马贵涛;蔡晓丹;林涛;许良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42例疑似阴道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统计442例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检测及耐药性.结果 442例阴道炎患者检测阴道分泌物,正常135例(30.54%),检测出真菌170例(38.46%)、细菌性阴道炎130例(29.41%)、滴虫5例(1.13%)、革兰阴性双球菌2例(0.45%);病原体检出前三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及大肠埃希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更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0%;解脲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低,对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大肠埃希菌则对氨苄西林、3代头孢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 阴道炎患者主要感染病原体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解脲支原体,临床加强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按照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为患者临床治疗合理选择药物,可以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全身皮肤红丘疹、丘疱疹、结痂20余天于2017年12月来诊.患者20余天前因面颈部、四肢皮肤丘疹、丘疱疹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水痘”,予以“阿昔洛韦针”等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无好转,且逐渐增多来诊.病程中伴低热、乏力,无头痛及关节痛,偶感瘙痒.查体:面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密集大小不等红色丘疹,大部分丘疹顶端见水疱,部分水疱破溃,表面结痂,无渗血(图1).血常规正常.病理报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血管及周围可见以单核细胞炎性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有红细胞外渗.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匹多莫德等对症治疗半年后病情痊愈,遗留色素沉着斑(图2).随访1年后无复发.
作者:石娜;刘瑞;姚经伟;王锐;陈梦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和产房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诊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撕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产房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提高产房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史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的对照组及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治疗的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积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积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瘁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患者的积分降低较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LQI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LQI积分均有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较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瘙痒症状采取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疗法效果明显,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蒋祖玲;邓桂艳;王健辉;唐静;徐晶;梁凤珍;韦日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生殖器疱疹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祛疹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 扶正解毒祛疹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儿童金黄色葡菌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SSS)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相关要点.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住院部36例SSS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抗生素、激素及血浆等治疗,联合系统全面的护理路径.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3~5)天后皮损明显消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对原发疾患或诱发因素进行巩固治疗后,平均(7.5±2.0)天均康复出院,无严重感染及不良临床事件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对于SSSS儿童患者,个体化选择抗生素早期治疗,适当联合激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病情,并且诊疗过程中系统、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延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部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口腔溃疡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时照组给予单一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尼替丁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溃疡完全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口腔链球菌水平、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链球菌水平、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雷尼替丁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加速溃疡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彦来;徐新宇;钟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Q激光分别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或γ-干扰素(γ-IFN)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C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调Q激光+BCG-PSN治疗,对照组予以调Q激光+γ-IFN治疗.比较2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生活质量[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并继续随访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3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水平及CECA 1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Q激光分别联合BCG-PSN或γ-IFN均可有效治疗CA,但BCG-PSN疗效更佳.
作者:陈洪强;赵敏;熊大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孕产妇(观察组)和正常分娩孕产妇(对照组)各29例,检查性病孕产妇的宫颈分泌物,具体指标包括梅毒、HIV、尖锐湿疣、假丝酵母菌及解脲支原体.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早产率为24.14%,胎膜早破率为37.93%、褥疮感染27.59%、新生儿窒息20.69%、产后出血概率24.14%;对照组的早产率为3.45%,胎膜早破率为13.79%、压疮感染6.90%、新生儿窒息6.90%、产后出血概率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极易感染性传播疾病,通常伴有混合感染,影响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朱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部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维A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皮损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指数(4.82±1.54)分、TNF-α(8.77±1.39)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孝辉;张晓彬;姜其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巴斯丁、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右手拇指肿痛、脓疱、结痂2年余,2015年6月来诊.2年前,患者右手拇指外侧缘出现条状发黑,有轻微不适,在外院用手术剪剪除治疗,不愈且创面逐步扩大累及指甲,伴发小脓疱、结痂、疼痛,经反复治疗无好转来诊.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史.查体:右手拇指末节肿胀,指甲缺失,其上有厚层黄痂,可挤出少量稀薄脓液(图1),其他部位皮肤、黏膜未见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6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6%;一次脓液培养检出铅黄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四环素敏感;另两次脓液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传染病4项检测正常;病损处甲板组织病理报告:符合化脓性炎症,部分鳞状上皮轻-中度非典型增生(请结合临床).
作者:刘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水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部治疗的水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皮疹结痂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皮疹结痂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 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有助于缩短水痘患儿的治疗过程,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诊断在毛母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55例毛母质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明确诊断的46例,误诊9例,漏诊0例,诊断准确率为83.6%,病理诊断为明确诊断的55例,诊断率100.0%,无误诊、漏诊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为8.71,P< 0.01).55例患者中9例误诊病例,其中误诊为炎性结节者3例、皮脂腺囊肿者2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纤维瘤1例.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应用在毛母质瘤的诊断中,但需要明确鉴别诊断.
作者:李金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袁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联合组(n=43),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组活血祛瘀中药溻渍治疗,持续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联合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张涛;李博;庞浩;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其对术后疼痛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48例.传统手术组采取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改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美容总满意率为95.83%,传统手术组为22.92%,美容总满意率为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美容满意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申秋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敏维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疹外洗剂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患者的皮损改善情况及研究过程中的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周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皮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8例患者(23.53%)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患者(8.82%)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贾冲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方法与中医辨证施治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住院部治疗,并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医汤剂,比较两周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事件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连续治疗2周后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内患者的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5%与85.0%(P<0.012);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分别为27.5%与20.0%;治疗结束时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蔡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