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孝辉;张晓彬;姜其学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 阿维A,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部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维A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皮损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指数(4.82±1.54)分、TNF-α(8.77±1.39)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和产房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和产房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诊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撕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产房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提高产房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史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在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哈西奈德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用药后皮疹消退时间、瘙瘁消失时间及痊愈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记录并统计两组用药后烧灼感、刺痛、毛囊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皮疹消退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烧灼感、刺痛、毛囊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金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湿疹患儿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湿疹患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湿疹患儿8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且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皮损程度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皮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 0.05).结论 以提高急性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为目的,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方;武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HPV感染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HPV感染与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实验对象,52例患者均行HPV感染、液基细胞学(TCT)及HPV感染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统计不同检测方式的HSIL阳性率和ASCUS阳性率.结果 联合检测HSIL阳性率明显高于HPV感染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测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检测ASCUS阳性率明显高于HPV感染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测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宫颈病变应用HPV感染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确诊率,减少漏诊或误诊情况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斐佩;刘蓓媛;张德臣;王强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05-2016年玉溪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玉溪市梅毒、经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三类疾病的关联.方法 对玉溪市(2005~2016)年梅毒、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03/10万增长到2016年的32.76/10万(x2=1 322.23,P<0.01);性传播HIV/AIDS从2005年的4.56/10万,增长到2014年的16.76/10万(Z=426.39,P<0.01)之后下降;其他性病则由2005年的12.60/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38/10万之后又逐年上升.三类疾病集中报告于红塔区且(1~2)月报告病例数均较少.2011年后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2010年后男性HIWAIDS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2010年前男性其他性病报告发病率下降,但是2013年后又开始快速上升.2013年后梅毒和性传播HIV/AIDS报告发病率的高峰向大龄推移而其他性病历年报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梅毒和HIV/AIDS发现途径均以术前检测和就诊者检测为主而其他性病以性病门诊为主.2012年后,居住于农村人群三类疾病报告发病率均快速上升且高于居住于城市人群.梅毒和HIV/AIDS病例中流动人口的占比逐年下降但在其他性病中占比逐年上升.结论 玉溪市三类疾病疫情上升,但是2014年后性传播艾滋病下降,三类疾病中男性、老年人、居住农村人群有疫情加重趋势,需根据不同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艳红;李世福;方梅;李福泽;陈黎跃;董文斌;李再友;蔡英;李顺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全身皮肤红丘疹、丘疱疹、结痂20余天于2017年12月来诊.患者20余天前因面颈部、四肢皮肤丘疹、丘疱疹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水痘”,予以“阿昔洛韦针”等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无好转,且逐渐增多来诊.病程中伴低热、乏力,无头痛及关节痛,偶感瘙痒.查体:面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密集大小不等红色丘疹,大部分丘疹顶端见水疱,部分水疱破溃,表面结痂,无渗血(图1).血常规正常.病理报告: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血管及周围可见以单核细胞炎性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有红细胞外渗.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匹多莫德等对症治疗半年后病情痊愈,遗留色素沉着斑(图2).随访1年后无复发.

    作者:石娜;刘瑞;姚经伟;王锐;陈梦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巴斯丁、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例艾滋病合并结石术后的护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染.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与结石的形成有关.笔者近期护理了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发泌尿系结石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寇艳;太荣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文山州2012至2016年麻风病防治项目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文山州2012年至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麻风病防治项目可疑线索调查实施的效果,为制定或调整下步查病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文山州8县(市)2012年至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麻风病防治项目可疑线索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每年对全州所辖101个乡镇13 716个自然村370万人进行调查,5年共上报麻风病可疑线索9 873条,确认新发病人35例,占2012年至2016年新发病例数的13.8%.结论 线索调查是发现麻风病人的重要方法之一,所需专业人员少,借助基层卫生人员,可在短期内完成大面积和众多人口的调查,是一种专业医生、基层卫生人员及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能及时将早期麻风病人发现出来,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在控制麻风病传染源的同时也避免了麻风病人畸残的发生.文山州将麻风病可疑线索调查等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保障了早期发现病人等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的顺利开展,效果较好.

    作者:沈连发;龙恒;余秀峰;张春雨;韩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的对照组及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治疗的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积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积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瘁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患者的积分降低较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LQI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LQI积分均有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较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瘙痒症状采取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外洗疗法效果明显,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蒋祖玲;邓桂艳;王健辉;唐静;徐晶;梁凤珍;韦日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红皮病的治疗及其进展

    红皮病是皮肤科一个重症,可威胁生命,及时合理的处理十分重要.所有类型的红皮病的治疗都需要包括保湿、避免搔抓和诱发加重因素、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失衡、纠正低蛋白血症、防止和纠正低体温、针对病因治疗和防治继发感染和其他合并症.

    作者:刘彤云;何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予以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IgG、C3、γ球蛋白、尿蛋白定量以及SLEDA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迪;厉洪江;田明;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离子束射频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囊性痤疮瘢痕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离子束射频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囊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囊性痤疮瘢痕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使用离子束射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不同时段温哥华瘢痕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5.56%,x2=5.414,P<0.05;治疗后7天、28天时温哥华瘢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囊性痤疮瘢痕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离子束射频技术+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麦莉莉;黄捷;陈勇飞;肖子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不同皮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美容治疗,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率为46.4%(26/56),显效率为50.0%(58/26),有效率为3.6%(2/56),无效率为0.0%(0/56);瘢痕形成率为5.4%(3/56);皮肤损伤深度达0.5mm时的恢复效果差,0.2mm时恢复效果佳.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进行不同皮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袁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联合组(n=43),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组活血祛瘀中药溻渍治疗,持续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联合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张涛;李博;庞浩;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火针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颜面部丘疹2月余,2016年7月20日至门诊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粟粒样丘疹,无自觉症状,后丘疹逐渐增多,尤面部中央为甚.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否认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脏、肺均正常.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粟粒性丘疹,色降红,高出皮面,质柔软,以眼下及鼻旁为甚,部分丘疹融合.玻片压丘疹成苹果酱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显示(2016年07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送检组织符合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改变.患者曾至多家医院就诊,口服雷公藤、外用曲咪新乳膏等,效果不佳,遂至本院门诊就诊.2016年7月21日自拟消毒饮加减(组成: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丹参15g、紫草15g、皂角刺9g、白芷9g等)水煎服,1剂/d.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老鹳草乳膏,均2次/d,治疗4个月,效果不佳.2016年12月1日停中药汤剂,给予火针治疗,1次/周,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2次/d.火针施针方法:首先局部皮肤75%乙醇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针,将针尖端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点刺结节、丘疹,每烧1次刺人1次,点刺的深度达表皮深层,针刺完毕,挤出结节内容物,多为血性.嘱咐患者治疗24h内保持创面干燥,饮食清淡,调畅情志.经治疗14次以后,丘疹基本全部消退,留有凹陷性瘢痕.

    作者:葛晓;赵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放疗科住院治疗的54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饮食、情绪、交际、日常生活、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病情严重,神经痛发生率高,临床需早发现、早治疗,重视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病情的早期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手术中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儿科手术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皮肤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部66例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泡沫辅料皮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襄单垫衬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压疮的形成评价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9例患者术中采用仰卧位,18例患者采用俯卧位,9例患者采用侧卧位;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2.5)小时、(6.8±2.3)小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及术后3小时患者皮肤压疮的形成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内压疮的形成风险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8)天、(26.9±3.3)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与常规压疮预防方法相比,泡沫辅料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长时间手术压疮的形成,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的改善,值得应用和使用.

    作者:任赛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在湿疹患儿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瘁软膏在湿疹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湿疹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湿疹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结果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为目的,对其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不会增加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