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平
目的 探究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96例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柴葛解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实行柴葛解肌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儿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郑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瘁软膏在湿疹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湿疹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湿疹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结果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为目的,对其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不会增加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家属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湿疹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104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2例,常规护理十家属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患儿皮损改善情况、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前不同组别患儿皮损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湿疹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皮损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作者:梁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住院部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湿疹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西替利嗪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医治,对比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肠道菌落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通过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小儿湿疹患儿免疫力,调节肠道菌落,提升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孙先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压力治疗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HS)的长期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4例烧伤后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抗瘢痕软膏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8个月后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瘢痕厚度、生活质量[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S-B)].结果 治疗18个月后,两组VSS评分和瘢痕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领域BSHS-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压力治疗联合常规疗法可提高烧伤后HS患者疗效,对其预后有利.
作者:朱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抗体、致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47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总IgE阳性72.5%(345/476),血清总IgE水平(32~487) IU/ml,平均(284±91) IU/ml.总IgE阳性中sIgE阳性种数分别为1种38.3%(132/345)、2种34.8似120/345)、2种及以上27.0%(93/345).湿疹的蟑螂过敏率高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尘螨过敏率低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皮肤痛患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为过敏性皮肤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探索荨麻疹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不同单位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按事先设计的治疗方法各自治疗50例患者,疗后随访3个月按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结果 治愈67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0%.结论 在抗组胺药物序贯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免疫调节药物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明显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不失为一种确有成效的治疗新选择.
作者:华颖坚;刘景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对驻海岛部队官兵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以预防皮肤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管辖范围内的驻海岛部队官兵156名,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78名.对照组实施常规被动式健康卫生干预;观察纽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终罹患皮肤病例数、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对健康干预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有4例终罹患皮肤病,少于对照组的16例;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健康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驻海岛部队官兵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病的出现,保证驻岛官兵的身体健康,提高其对健康卫生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道秋;李振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9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98)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疱消退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6%,P<0.05.观察组水疱消退、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9.45±1.89)天,(10.34±2.11)天,(11.26±2.9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水疱消退、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永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巴斯丁、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湿疹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倒.常规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IgE、IFN-γ、IL-10、IL-4及Th1/Th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益生菌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可更好的改善患儿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红皮病是一种累及全身或90%以上体表面积,以弥漫性红斑、不同程度脱屑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皮肤病[1].由多种原因引起,常伴有全身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临床上诊断红皮病容易,但确定病因较为困难,需依靠临床评估.红皮病在婴幼儿和儿童患者中罕见,红皮病表现可能是一系列广泛的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的临床特征,这些疾病包括感染、炎症性皮肤病、鱼鳞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2].本文仅讨论成人红皮病的诊断思路.
作者:江燕云;晋红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儿童头面部皮肤创伤患者采用粘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8月时间段内40例头面部皮肤创伤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氰基丙烯酸辛酯粘合剂(蓝灵组织胶水)治疗与护理,离院后1周对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事件及满意度进行随访记录.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无红肿热痛炎症表现,平均粘合剂薄膜脱落时间为(5.5±1.2)天;1例患者因第2天纱布脱落随访时仍存在少许红肿,1例外敷纱布存在少许渗出物,2例患者主诉疼痛明显,整体满意度为95%.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儿童头面部皮肤创伤病例与传统局部麻醉缝针相比,使用皮肤粘合剂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愈合康复时间短,疗效可靠,同时诊疗过程中耐心仔细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和参考.
作者:徐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的23例脑外伤并发失禁性皮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出现脑外伤患者出现失禁症状而未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具体危险因素,从而找出降低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与失禁性皮炎发病率无相关性,排便次数增多、水样便、血清清蛋白低、未应用皮肤黏膜保护剂是其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后,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未发生失禁性皮炎患者无继发情况发生.结论 为脑外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告知其家属保持会阴部干燥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加强营养供给,并给予预防性涂抹黏膜保护剂能够降低并发失禁性皮炎的风险.
作者:李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氯环利嗪片在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治疗完毕后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瘙痒评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4、IL-8、IL-17及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8、IL-17及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风团、瘙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风团、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盐酸氯环利嗪片用于荨麻疹患者中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瘙痒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6例患儿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33例,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用时、腹痛缓解用时和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患儿,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可显著改善其症状表现,缓解其不良心理.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Q激光分别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或γ-干扰素(γ-IFN)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C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调Q激光+BCG-PSN治疗,对照组予以调Q激光+γ-IFN治疗.比较2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生活质量[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并继续随访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3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水平及CECA 1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Q激光分别联合BCG-PSN或γ-IFN均可有效治疗CA,但BCG-PSN疗效更佳.
作者:陈洪强;赵敏;熊大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儿湿疹治疗中应用当归六黄汤加减结合耳尖放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116例小儿湿疹患儿使用抽签方式分为西医组(58例,常规西药治疗)与联合组(58例,西医组+当归六黄汤加减结合耳尖放血).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皮损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皮损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 0.05).结论 小儿湿疹治疗中应用当归六黄汤加减结合耳尖放血可改善患儿皮损情况、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宋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 64例患者病理分型:结节溃疡型28例(43.75%),色素型13例(20.31%),浅表型9例(14.06%),硬斑型14例(21.88%);各型BCC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均有各自特点.结论 皮肤基底细胞癌以结节溃疡型为主,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但是也与一些皮肤肿瘤有相似的表现,临床医师需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早期确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恒;冯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果酸换肤和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420nm强冲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独使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
作者:任祥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