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果酸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任祥文

关键词:痤疮, 果酸, 420nm强冲光,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面部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果酸换肤和420nm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420nm强冲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果酸换肤联合420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独使用420nm强脉冲光治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依曲替酸在治疗银屑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的7月~2017年的7月所收治的银屑病患者46例,均选择维甲酸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52%.结论 维甲酸类药物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药物,用药前应对患者是否符合用药适应征进行严格把握,同时在用药过程,科学调整用药剂量,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陈玥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银屑病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NB-UVB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银屑病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组给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联合NB-UVB照射,对照组仅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银屑病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NB-UVB治疗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毛母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诊断在毛母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55例毛母质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明确诊断的46例,误诊9例,漏诊0例,诊断准确率为83.6%,病理诊断为明确诊断的55例,诊断率100.0%,无误诊、漏诊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为8.71,P< 0.01).55例患者中9例误诊病例,其中误诊为炎性结节者3例、皮脂腺囊肿者2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纤维瘤1例.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应用在毛母质瘤的诊断中,但需要明确鉴别诊断.

    作者:李金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不同皮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美容治疗,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率为46.4%(26/56),显效率为50.0%(58/26),有效率为3.6%(2/56),无效率为0.0%(0/56);瘢痕形成率为5.4%(3/56);皮肤损伤深度达0.5mm时的恢复效果差,0.2mm时恢复效果佳.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进行不同皮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氯环利嗪片在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瘙痒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氯环利嗪片在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治疗完毕后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瘙痒评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4、IL-8、IL-17及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8、IL-17及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风团、瘙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风团、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盐酸氯环利嗪片用于荨麻疹患者中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瘙痒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巴斯丁、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探索荨麻疹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不同单位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按事先设计的治疗方法各自治疗50例患者,疗后随访3个月按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结果 治愈67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0%.结论 在抗组胺药物序贯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免疫调节药物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明显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不失为一种确有成效的治疗新选择.

    作者:华颖坚;刘景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患者的CT与MR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CT和M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T和MR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例病灶中5例位于头皮,12例位于四肢,13例躯干;病灶长径< 5cm的17例(56.67%),(5~10) cm的有10例(33.33%),>10cm的有3例(10.0%).肿瘤呈膨胀性生长,23例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7例为分叶状.病灶边界清晰的有27例,不清晰的3例.CT检查病灶与肌肉呈等或稍低的均匀、稍不均匀密度,80%病灶均匀强化,20%病灶渐进性强化.MRI检查显示93.33%的病灶明显强化,83.33%病灶的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100%病灶的T2WI为高或稍高信号.结论 CT和M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中各有其征象特征,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DFSP,值得推广.

    作者:郭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住院部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湿疹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西替利嗪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医治,对比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肠道菌落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通过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小儿湿疹患儿免疫力,调节肠道菌落,提升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孙先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部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维A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皮损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指数(4.82±1.54)分、TNF-α(8.77±1.39)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孝辉;张晓彬;姜其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干预措施在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的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推广应用干预措施在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戒毒所内接收的1 203名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对这1 203名吸毒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对其艾滋病防治知识、吸毒者的针具共用情况、性传播疾病知识、自愿咨询检测政策等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对其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率、性病就诊率等进行统计,再对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性传播疾病知识、自愿咨询检测政策的知晓率,并比较干预前后吸毒人员的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率、性病就诊率、特质应对方式评分.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吸毒者清洁针具使用情况、性传播疾病知识、自愿咨询检测政策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其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率、性病就诊率也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在特质应对方式评分方面,干预后,吸毒人员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其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展开艾滋病干预,可有效提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自愿咨询检测政策的认知,使其积极应对,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柯乙武;吴苏梅;吴俊秋;林宏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加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加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次,2次/d,外擦雷佛奴尔洗剂2次/d(限皮损糜烂、破溃、水疱者),或喷昔洛韦乳膏4次/d(限皮损无糜烂、破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1g/次肌肉注射,1次/d,腺苷钴胺0.5mg/次肌肉注射,1次/d,疗程10天.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分散片口服0.25g/次,3次/d;甲钴胺片口服0.5mg/次,3次/d,疗程10天.结果 治疗10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6.72%,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2.46%总有效率为80.7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能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9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98)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疱消退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6%,P<0.05.观察组水疱消退、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9.45±1.89)天,(10.34±2.11)天,(11.26±2.9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水疱消退、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永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汕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汕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传播疾病感染的近况.方法 自2015年~2017年,以每年的(4~6)月份为监测期,对监测期内性病门诊初次男性就诊者(共450例)采取连续采样方式登记调查表和取样行HIV抗体、TRUST、TPPA试验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统计分析人群特征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和检验结果.结果 450例调查者平均年龄(38.6±12.99),主要为本市户籍已婚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22%,在近3个月有与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者143例(31.8%),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者84例(18.7%).经检验检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以下简称CT感染)45例(10.23%),淋病33例(7.5%),现症梅毒13例(2.89%),HIV抗体检测ELISA初筛、复检阳性4例(0.89%).比较各年度四种疾病检出率变化除CT感染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四种疾病检出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汕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偏低,针对这一人群有必要做好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宣教,应注意增加CT感染等疾病的监测,对于青少年或老年男性就诊者需要引起同等重视.

    作者:马贵涛;蔡晓丹;林涛;许良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PICC留置初期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艾滋病患者PICC留置初期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HIV/AIDS生存质量表,对初次PICC带管艾滋病患者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2±10.37)分,除自我护理责任感维度外,本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护理艾滋病PICC留置患者时,应重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敏维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疹外洗剂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患者的皮损改善情况及研究过程中的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周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皮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8例患者(23.53%)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3例患者(8.82%)出现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贾冲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例艾滋病合并结石术后的护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染.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与结石的形成有关.笔者近期护理了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发泌尿系结石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寇艳;太荣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抗体、致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47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总IgE阳性72.5%(345/476),血清总IgE水平(32~487) IU/ml,平均(284±91) IU/ml.总IgE阳性中sIgE阳性种数分别为1种38.3%(132/345)、2种34.8似120/345)、2种及以上27.0%(93/345).湿疹的蟑螂过敏率高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尘螨过敏率低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皮肤痛患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为过敏性皮肤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析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8例患者的常规血尿便检验、细菌培养、肿瘤标记物检验、梅毒抗体检验、风湿三项检验等均正常.8例患者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成熟浆细胞浸润,未见核丝分裂象,有2例患者可见真皮血管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验显示7例患者的浆细胞表达CD138、CD38、CD79a阳性,CD20阴性.6例患者的κ与λ轻链表达比例近似1∶1,IgG强阳性.8例患者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成熟浆细胞存在中度增生,无恶变.结论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形态学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应尽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早期确诊治疗.

    作者:冯盼盼;王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