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云;何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在校大学生.因“全身泛发棕褐色斑疹14年”于2016年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全身皮肤未见明显异常.3岁时左侧眉弓出现芝麻大小3块棕褐色斑疹,随着年龄增长,棕褐色斑疹数量明显增多,逐渐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皮肤.与季节无明显关系,无自觉症状.患者出生时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无家族遗传病史.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面部正中密集分布芝麻至黄豆大棕褐色斑疹,全身皮肤见芝麻至黄豆大棕褐色斑疹,表面光滑,境界清楚,以面部为重密集分布,其余部位散在褐色斑疹(图1,2).因患者经济原因,拒绝进行相关检查及特殊治疗.
作者:刘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醛-酮还原酶(Aldehyde-ketone reductase,AKRs)是可溶性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还原酶,其参与氧化应激产物(醛、酮)的代谢.AKR1C3是AKRs的一个亚型,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笔者从AKR1C3的表达在瘢痕疙瘩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麻艺群;崔倩;汤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岁,发现外阴赘生物2周.2周前患者母亲无意中发现患儿外阴出现数个米粒大小赘生物,无疼痛、破溃;未予重视,未作特殊处理,后感赘生物逐渐增多、增大延至肛周,既往无外伤史,无皮炎、湿疹史,无家族遗传史,否认内分泌疾病史.其父既往有冶游史,有梅毒及尖锐湿疣病史,其母否认患有此病;患儿姐姐及弟弟均未患有此病.患儿常与其父同睡,其父常帮助患儿大小便.
作者:桑明;颜廷凯;揭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瘁软膏在湿疹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湿疹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湿疹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结果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为目的,对其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除湿止痒软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不会增加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乳膏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皮肤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观察对比组间VIDA评分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VIDA评分和SF-36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IDA评分为(43.1±2.9)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89.1±10.3)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卡泊三醇乳膏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续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8例患者的常规血尿便检验、细菌培养、肿瘤标记物检验、梅毒抗体检验、风湿三项检验等均正常.8例患者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成熟浆细胞浸润,未见核丝分裂象,有2例患者可见真皮血管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验显示7例患者的浆细胞表达CD138、CD38、CD79a阳性,CD20阴性.6例患者的κ与λ轻链表达比例近似1∶1,IgG强阳性.8例患者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成熟浆细胞存在中度增生,无恶变.结论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形态学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应尽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早期确诊治疗.
作者:冯盼盼;王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和改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银屑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优质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护理前,两组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较前降低(P<0.05),其中优质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阴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儿科手术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皮肤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部66例神经外科手术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泡沫辅料皮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襄单垫衬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压疮的形成评价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9例患者术中采用仰卧位,18例患者采用俯卧位,9例患者采用侧卧位;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2.5)小时、(6.8±2.3)小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及术后3小时患者皮肤压疮的形成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内压疮的形成风险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8)天、(26.9±3.3)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与常规压疮预防方法相比,泡沫辅料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长时间手术压疮的形成,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的改善,值得应用和使用.
作者:任赛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部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维A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皮损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指数(4.82±1.54)分、TNF-α(8.77±1.39)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孝辉;张晓彬;姜其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予以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IgG、C3、γ球蛋白、尿蛋白定量以及SLEDA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联合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迪;厉洪江;田明;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Q激光分别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或γ-干扰素(γ-IFN)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C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调Q激光+BCG-PSN治疗,对照组予以调Q激光+γ-IFN治疗.比较2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生活质量[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并继续随访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3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水平及CECA 1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Q激光分别联合BCG-PSN或γ-IFN均可有效治疗CA,但BCG-PSN疗效更佳.
作者:陈洪强;赵敏;熊大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儿童头面部皮肤创伤患者采用粘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8月时间段内40例头面部皮肤创伤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氰基丙烯酸辛酯粘合剂(蓝灵组织胶水)治疗与护理,离院后1周对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事件及满意度进行随访记录.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无红肿热痛炎症表现,平均粘合剂薄膜脱落时间为(5.5±1.2)天;1例患者因第2天纱布脱落随访时仍存在少许红肿,1例外敷纱布存在少许渗出物,2例患者主诉疼痛明显,整体满意度为95%.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儿童头面部皮肤创伤病例与传统局部麻醉缝针相比,使用皮肤粘合剂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愈合康复时间短,疗效可靠,同时诊疗过程中耐心仔细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和参考.
作者:徐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压疮发生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满意率.结果 经预防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总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8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对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牛萌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放疗科住院治疗的54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饮食、情绪、交际、日常生活、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病情严重,神经痛发生率高,临床需早发现、早治疗,重视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病情的早期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生殖器疱疹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祛疹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 扶正解毒祛疹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6年3月~2017年7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术期所用护理方式分组:56例应用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6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鉴.
作者:张金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控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5 730例,采集其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对我院性病门诊患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HIV感染率为1.17%(67/5 7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人群、教育程度低(文盲、小学)、娱乐服务人员、性伴数>1、提供过性服务者、静脉吸毒者、性伴吸毒者的HIV感染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文化程度低、娱乐服务人员、静脉吸毒是性病门诊患者HI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我地区性病门诊患者HI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应对此类人群进行HIV监测,充分发挥性病诊疗机构的作用,加强防控,降低HIV感染率.
作者:冯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颜面部丘疹2月余,2016年7月20日至门诊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粟粒样丘疹,无自觉症状,后丘疹逐渐增多,尤面部中央为甚.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否认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脏、肺均正常.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粟粒性丘疹,色降红,高出皮面,质柔软,以眼下及鼻旁为甚,部分丘疹融合.玻片压丘疹成苹果酱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显示(2016年07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送检组织符合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改变.患者曾至多家医院就诊,口服雷公藤、外用曲咪新乳膏等,效果不佳,遂至本院门诊就诊.2016年7月21日自拟消毒饮加减(组成: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丹参15g、紫草15g、皂角刺9g、白芷9g等)水煎服,1剂/d.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老鹳草乳膏,均2次/d,治疗4个月,效果不佳.2016年12月1日停中药汤剂,给予火针治疗,1次/周,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2次/d.火针施针方法:首先局部皮肤75%乙醇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针,将针尖端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点刺结节、丘疹,每烧1次刺人1次,点刺的深度达表皮深层,针刺完毕,挤出结节内容物,多为血性.嘱咐患者治疗24h内保持创面干燥,饮食清淡,调畅情志.经治疗14次以后,丘疹基本全部消退,留有凹陷性瘢痕.
作者:葛晓;赵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与高频微针电灼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分别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和高频微针电灼治疗的腋臭患者各24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的20.8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从整体的治疗情况来看,高频微针电灼更值得用于治疗腋臭,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戴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