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疗效的影响

阴毅

关键词:银屑病,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和改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银屑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优质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护理前,两组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较前降低(P<0.05),其中优质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梅毒母亲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梅毒母亲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梅毒母亲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实验组接受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社交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感、躯体疼痛、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先天梅毒母亲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亚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患儿施加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常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6例患儿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33例,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用时、腹痛缓解用时和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患儿,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可显著改善其症状表现,缓解其不良心理.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红皮病的治疗及其进展

    红皮病是皮肤科一个重症,可威胁生命,及时合理的处理十分重要.所有类型的红皮病的治疗都需要包括保湿、避免搔抓和诱发加重因素、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失衡、纠正低蛋白血症、防止和纠正低体温、针对病因治疗和防治继发感染和其他合并症.

    作者:刘彤云;何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加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加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次,2次/d,外擦雷佛奴尔洗剂2次/d(限皮损糜烂、破溃、水疱者),或喷昔洛韦乳膏4次/d(限皮损无糜烂、破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1g/次肌肉注射,1次/d,腺苷钴胺0.5mg/次肌肉注射,1次/d,疗程10天.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分散片口服0.25g/次,3次/d;甲钴胺片口服0.5mg/次,3次/d,疗程10天.结果 治疗10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6.72%,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2.46%总有效率为80.7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能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86例梅毒孕妇的孕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梅毒孕妇的孕期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梅毒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6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生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反馈的总满意度(93.02%)显著超过了常规组反馈的总满意度(76.74%),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新生儿护理之后的呼吸暂停、体重增长、出暖箱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新生儿,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行之有效的孕期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更早的发现妊娠期梅毒,采取系统性的抗梅毒治疗,强化孕期监护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健康性,降低梅毒危害性,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压力治疗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长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压力治疗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HS)的长期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4例烧伤后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抗瘢痕软膏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8个月后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瘢痕厚度、生活质量[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S-B)].结果 治疗18个月后,两组VSS评分和瘢痕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领域BSHS-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压力治疗联合常规疗法可提高烧伤后HS患者疗效,对其预后有利.

    作者:朱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激光美容在不同皮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不同皮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美容治疗,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率为46.4%(26/56),显效率为50.0%(58/26),有效率为3.6%(2/56),无效率为0.0%(0/56);瘢痕形成率为5.4%(3/56);皮肤损伤深度达0.5mm时的恢复效果差,0.2mm时恢复效果佳.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进行不同皮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湿疹患儿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湿疹患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湿疹患儿8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治疗,且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皮损程度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皮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 0.05).结论 以提高急性湿疹患儿治疗效果为目的,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菌功能性敷料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方;武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依曲替酸在治疗银屑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的7月~2017年的7月所收治的银屑病患者46例,均选择维甲酸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52%.结论 维甲酸类药物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药物,用药前应对患者是否符合用药适应征进行严格把握,同时在用药过程,科学调整用药剂量,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陈玥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袁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联合组(n=43),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组活血祛瘀中药溻渍治疗,持续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联合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张涛;李博;庞浩;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3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患者的CT与MR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CT和M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T和MR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例病灶中5例位于头皮,12例位于四肢,13例躯干;病灶长径< 5cm的17例(56.67%),(5~10) cm的有10例(33.33%),>10cm的有3例(10.0%).肿瘤呈膨胀性生长,23例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7例为分叶状.病灶边界清晰的有27例,不清晰的3例.CT检查病灶与肌肉呈等或稍低的均匀、稍不均匀密度,80%病灶均匀强化,20%病灶渐进性强化.MRI检查显示93.33%的病灶明显强化,83.33%病灶的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100%病灶的T2WI为高或稍高信号.结论 CT和M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中各有其征象特征,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DFSP,值得推广.

    作者:郭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和产房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和产房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诊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撕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产房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提高产房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史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6年3月~2017年7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术期所用护理方式分组:56例应用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6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鉴.

    作者:张金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05-2016年玉溪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玉溪市梅毒、经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三类疾病的关联.方法 对玉溪市(2005~2016)年梅毒、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03/10万增长到2016年的32.76/10万(x2=1 322.23,P<0.01);性传播HIV/AIDS从2005年的4.56/10万,增长到2014年的16.76/10万(Z=426.39,P<0.01)之后下降;其他性病则由2005年的12.60/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38/10万之后又逐年上升.三类疾病集中报告于红塔区且(1~2)月报告病例数均较少.2011年后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2010年后男性HIWAIDS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2010年前男性其他性病报告发病率下降,但是2013年后又开始快速上升.2013年后梅毒和性传播HIV/AIDS报告发病率的高峰向大龄推移而其他性病历年报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梅毒和HIV/AIDS发现途径均以术前检测和就诊者检测为主而其他性病以性病门诊为主.2012年后,居住于农村人群三类疾病报告发病率均快速上升且高于居住于城市人群.梅毒和HIV/AIDS病例中流动人口的占比逐年下降但在其他性病中占比逐年上升.结论 玉溪市三类疾病疫情上升,但是2014年后性传播艾滋病下降,三类疾病中男性、老年人、居住农村人群有疫情加重趋势,需根据不同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艳红;李世福;方梅;李福泽;陈黎跃;董文斌;李再友;蔡英;李顺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儿童金黄色葡菌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SSS)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相关要点.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住院部36例SSS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抗生素、激素及血浆等治疗,联合系统全面的护理路径.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3~5)天后皮损明显消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对原发疾患或诱发因素进行巩固治疗后,平均(7.5±2.0)天均康复出院,无严重感染及不良临床事件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对于SSSS儿童患者,个体化选择抗生素早期治疗,适当联合激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病情,并且诊疗过程中系统、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延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牟3月1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护颞浅动脉以及引流静脉,在骨膜的下方进行逆行分离颞肌,从而能够保障颞肌的张力.手术结束后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根据Mrs进行评分并判断预后:良好评分≤2,中残为3分,重残为(4~5)分,死亡为6分.结果 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后对患者的头颅出现的血肿彻底的清除.手术结束的(48~72)小时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头颅是否出现血肿以及肿胀的现象.手术结束后其切口愈合,无皮下积液,所有的患者在1周后进行拆线.10例患者中出现良好的有6例,出现中残的有3例,重残为1例.结论 经过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以及神经,避免了颞肌血肿以及极度肿胀的现象,能够预防患者的切口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作者:殷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生殖器疱疹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祛疹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 扶正解毒祛疹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局限性连续性肢端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右手拇指肿痛、脓疱、结痂2年余,2015年6月来诊.2年前,患者右手拇指外侧缘出现条状发黑,有轻微不适,在外院用手术剪剪除治疗,不愈且创面逐步扩大累及指甲,伴发小脓疱、结痂、疼痛,经反复治疗无好转来诊.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史.查体:右手拇指末节肿胀,指甲缺失,其上有厚层黄痂,可挤出少量稀薄脓液(图1),其他部位皮肤、黏膜未见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6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6%;一次脓液培养检出铅黄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四环素敏感;另两次脓液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传染病4项检测正常;病损处甲板组织病理报告:符合化脓性炎症,部分鳞状上皮轻-中度非典型增生(请结合临床).

    作者:刘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疼痛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其对术后疼痛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48例.传统手术组采取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改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美容总满意率为95.83%,传统手术组为22.92%,美容总满意率为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美容满意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申秋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