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闪辉;米星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小儿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72例小儿异位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外涂艾洛松软膏,此外,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实验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小儿异位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慧清;周静雯;杨小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方案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整体护理观察组(34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等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理状态,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孙瑞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手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手术期所用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38例)、实验组(n=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并评估两组负面情绪及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负面情绪评分、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负面心理,降低不良妊娠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作者:江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冰袋冷敷2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较好,安全性可靠,结痂时间、误工期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发现左小腿包块4年,左大腿包块3月余就诊.4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小腿胫骨前一肿大包块,约花生米大小,无疼痛、破溃;无麻木、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盗汗等,未予重视,未作特殊处理,后感包块逐渐增大至乒乓球大小,并出现破溃及持续性隐痛不适,曾就诊当地医院,组织送检确诊为皮肤癌(具体不详,未见病理报告单),未进一步诊治;自行予中草药外敷及口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止痛治疗,疼痛有所缓解,包块未见明显缩小.3月前患者发现左大腿根部出现一肿大包块,约核桃大小,伴阵发性刺痛,予口服止痛药物止痛治疗,未进一步诊治,包块逐渐增大,疼痛明显加重,影响饮食及睡眠,不影响双下肢活动,口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为明确诊治就诊于我院.
作者:颜廷凯;方杰;赵庆平;汪静莎;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便于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 针对肾移植术后突发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查找文献资料,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论 病人终抢救无效死亡,但结合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观察,对照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丰富了临床经验.
作者:杨云锐;王静雅;雷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IMQ)外用联合微波、光动力(PDT)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15例B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54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仅使用IMQ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及PDT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BP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微波、PDT与IMQ外用疗法能提高BP治愈率,可在治疗BP患者时推广使用.
作者:朱金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57例女性面部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辩证论治口服中药、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3个月;对照组25例,仅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4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辩证论治口服中药、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安全有效.
作者:唐维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率、菌种分布及耐药状况,探索HIV/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收集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背景资料,对住院患者的体液、可疑皮损等进行取材,显微镜镜检阳性后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率为29.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54.4%),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7.6%)、热带假丝酵母菌(17.6%)及克柔假丝酵母菌(5.9%),其他还有马尔尼菲篮状(2.9%)及新型隐球菌(1.5%).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示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20.6%,其次是伊曲康唑(14.7%)和伏立康唑(13.2%).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深部真菌感染组合并肿瘤、结核及尖锐湿疣较无深部真菌感染组高,且深部真菌感染者中未接受HAART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cels/μ1、病毒载量>1.0×102拷贝/ml患者的感染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是本地区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以假丝酵母菌为主.所有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高,对两性霉素B敏感.病毒栽量>1.0×102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cells/μ1及未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更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且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时易合并结核、肿瘤及尖锐湿疣疾病.
作者:李云会;黎奇;白劲松;李玉叶;黄云丽;曹应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女性尖锐湿疣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8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达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同时研究组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分别为(30.5±5.0)分、(33.2±6.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钱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1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包含皮肤长期受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徐舒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观察手术室患者压疮临床特点.方法 以2016年3月~2017年11月为时间界限,回顾性选择67例手术压癌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手术室患者压疮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7例压疮患者,41例为I期,26例Ⅱ期,手术室压疮多发生在骨科与神经外科,(18~45)岁年龄段居多,压疮多位于颜面部、胸部与髂前上棘,俯卧位、仰卧位发生压疮的几率高.结论 为控制手术室压疮,护士应准确分析手术室压疮的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李凯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荨麻疹应及时采取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本次采用的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值及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成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观察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CT(Computed Tomography)与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表现.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124例,分析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果 124例患者,59例单纯发生于深、浅表淋巴结,41例发病部位涉及结内与结外,24例单纯位于结外.结论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关于腹腔脏器病灶,MRI检出率高于CT,而结内型倍增时间较短,肿块大,常并发坏死.
作者:杨玉梅;王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书梅;张开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红黄光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4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红黄光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两组患者均外用皮肤屏障修复乳,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6、8周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黄光联合刺络拔罐能有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海贞;王岩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梅花针治疗皮肤淀粉样变(苔藓样变型)的疗效.方法 门诊收集符合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诊断标准及病理诊断符合病例30例,自身对照,左下肢为治疗组:梅花针叩刺及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外用,右下肢为对照组:单独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外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50.0%,有效率80.0%:对照组痊愈率30.0%,有效率56.6%: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减轻皮肤肥厚程度,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中未见皮肤感染;结论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皮肤淀粉样变较单独使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及治疗率,有短时疼痛感,无感染风险,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较好选择方法.
作者:李辉;杨惠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肛周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常见炎症性疾病.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有关了解变态反应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及抗体等物质在肛周湿疹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肛周湿疹的诊疗提供免疫学方面的依据.本文对这些细胞因子及抗体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卿勇;褚宏飞;王维丽;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肩部皮肤至关重要,需要对其倍加呵护,在进行喙肩韧带重建的时候,应该格外重视皮肤组织的保护,应用合理的手段,避免肩锁关节在恢复的时候影响到皮肤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对肩部造成严重的伤害.肩部皮肤有着特殊的构造,应该重视重建过程中细节的到位合理,避免力度过大,影响到外部皮肤.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损伤疾病,多由直接暴力引起,肩锁关节稳定性靠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维持作用[1],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常见,主要表现为肩部慢性疼痛、活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影像学检查在肩锁关节脱位损伤中至关重要,肩锁关节脱位常见的分型为Rockwood分型,根据X线表现,分为Ⅰ-Ⅵ型脱位.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4.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瘙痒症状,副作用较小.
作者:胡赛升;覃永健;冯颖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