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徐舒婷

关键词:糖尿病足, 压疮, 体位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1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包含皮肤长期受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2017年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通过MEDLINE和EMBASE搜索引擎对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病率的主题词和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后发现SLE发病率高的是北美,发病率为(23.2/10万/年),患病率为241/10万/年,发病率低的是非洲和乌克兰(0.3/10万/年),低的患病率为北澳大利亚(847人中0人患病),女性在任何年龄和种族中更易患病.不同种族发病率有所不同,黑人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高,白人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低,亚裔和西班牙裔族群是中间群体[1].

    作者:游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皮肤溃疡6例护理体会

    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组由多种基础疾病引起的身体表面组织坏死溃烂缺损,1个月以上不愈合[1],基础疾病包括感染性(外伤后皮肤感染、结核等)和非感染性(免疫性血管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青斑血管炎,血栓性溃疡等).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共收治6例皮肤溃疡患者,经治疗及护理,皮损均愈合出院.

    作者:张瑞华;王芳华;孙东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析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前25例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焦虑评分(69.78±1.12)分,抑郁评分(68.95±1.15)分,围手术期护理后焦虑评分(49.88±1.10)分,抑郁评分(50.2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刘闪辉;米星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感染性荨麻疹11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目的 观察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荨麻疹应及时采取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本次采用的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值及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成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期梅毒患者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

    目的 探究妊娠期梅毒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对妊娠结局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梅毒治疗的有80例,记为研究组,其中胎龄<12周时治疗的有26例,记为甲组,(12~28)周的有27例,记为乙组,> 28周的有27例,记为丙组.未接受梅毒治疗的有80例,记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甲组、乙组、丙组)婴儿先天性梅毒以及其他妊娠结局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婴儿先天性梅毒、先兆流产、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出现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甲组、乙组婴儿先天性梅毒、先兆流产、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出现率远低于丙组(P<0.05),但甲组与乙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妊娠期梅毒有导致婴儿先天性梅毒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早期孕期治疗可降低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袁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特色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72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护理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6),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组症状好转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予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及中医特色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IMQ)外用联合微波、光动力(PDT)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15例B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54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仅使用IMQ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及PDT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BP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微波、PDT与IMQ外用疗法能提高BP治愈率,可在治疗BP患者时推广使用.

    作者:朱金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转移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发现左小腿包块4年,左大腿包块3月余就诊.4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小腿胫骨前一肿大包块,约花生米大小,无疼痛、破溃;无麻木、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盗汗等,未予重视,未作特殊处理,后感包块逐渐增大至乒乓球大小,并出现破溃及持续性隐痛不适,曾就诊当地医院,组织送检确诊为皮肤癌(具体不详,未见病理报告单),未进一步诊治;自行予中草药外敷及口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止痛治疗,疼痛有所缓解,包块未见明显缩小.3月前患者发现左大腿根部出现一肿大包块,约核桃大小,伴阵发性刺痛,予口服止痛药物止痛治疗,未进一步诊治,包块逐渐增大,疼痛明显加重,影响饮食及睡眠,不影响双下肢活动,口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为明确诊治就诊于我院.

    作者:颜廷凯;方杰;赵庆平;汪静莎;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不断升高,传统抗真菌药种类较少且耐药率增多,针对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的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其作用形式.

    作者:翟亚杰;李玉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57例女性面部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辩证论治口服中药、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3个月;对照组25例,仅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4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辩证论治口服中药、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病变处外用0.025%维A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安全有效.

    作者:唐维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难治性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难治性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选取86例难治性皮肤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69.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3.02%,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09%,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难治性皮肤病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更加满意,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冰袋冷敷2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较好,安全性可靠,结痂时间、误工期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致急性获得性血管性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士官,因“阴茎水肿伴瘙痒5小时”就诊.患者10小时前自觉发热伴头晕、乏力,在当地卫生机构就诊,予以“安痛定注射液”2ml及“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各2ml肌注、“扑热息痛片”1片口服,5小时后自觉阴茎局部胀痛,轻度瘙痒,后胀痛逐渐加重,水肿明显,转体系医院会诊.患者既往体健、一般情况可,军队计划免疫.既往应用“安痛定注射液”和“扑热息痛片”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体温:37.8℃,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2/88 mmHg,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情况:阴茎中下2/3段弥漫性水肿,胀痛明显,偶有瘙痒;局部无破溃及糜烂,龟头未受累(图1).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尿便常规及肝功、血生化正常范围.胸部平片未见异常.结合上级医院会诊结果、用药史及临床表现,考虑“急性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治疗上予以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予以氯雷他定分散片(商品名:雷宁)10mg口服I/d;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0.5g静滴1/d;维生素C注射液3g静脉续滴l/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续滴1/d;三味清热止痒洗剂(商品名:白云山)外用2/d.3天后皮疹消退(图2),1周后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随访7月无复发,后部队换防失联.

    作者:尚进;程琦;陶延成;王贺;李宏彬;冉茂棋;马伟;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血白蛋白联合湿性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将人血白蛋白与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联合应用,观察其护理效果,为临床Ⅱ期和Ⅲ期压疮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便利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旱日康复.方法 选择康复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由院前带入的压疮患者80例,分别为Ⅱ期及Ⅲ期压疮,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6例和实验组44例.给常规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给实验组实行湿性辅料联合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人血白蛋白与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避免被污染,加速了压疮愈合,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马雪琪;王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他克莫司软膏、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联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 取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00例,以用药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为期2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并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对照组外涂凡士林,两组口服药物2周后停止用药,外用药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临床效果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优于对照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外用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IL17、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手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手术期所用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38例)、实验组(n=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并评估两组负面情绪及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负面情绪评分、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负面心理,降低不良妊娠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作者:江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切除联合电离子烧灼治疗巨大尖锐湿疣2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电离子烧灼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26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联合电离子烧灼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26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3%;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烧灼感、疼痛,出血,创面感染及疤痕等,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电离子烧灼是一种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辉;杨和荣;蒋亚辉;邓玲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聚肌胞皮损内注射,1次/周,对照组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孟宪勇;黎超;张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裸花紫珠片联合火针对中重度痤疮的治疗作用

    目的 对中重度痤疮应用裸花紫珠片联合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I组(40例,裸花紫珠片联合火针治疗)、Ⅱ组(40例,裸花紫珠片治疗)、Ⅲ组(40例,多西环素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皮疹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Ⅰ组皮疹评分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P<0.05),Ⅱ组、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Ⅰ组、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结论 中重度痤疮应用裸花紫珠片联合火针治疗可改善皮疹程度、减少皮疹数量、提升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唐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3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为对象,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病灶主要分布于两侧大脑,少数分布于小脑;不同感染者CT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艾滋病弓形脑病无脑室扩大、脑萎缩表现,其他病变患者均有脑室扩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表现;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CT检查阳性率高,不同感染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CT检查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对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临床诊断表现出较大应用价值,但不同感染类型CT影响学表现、诊断阳性率均有差异,诊断时须做好鉴别.

    作者:王冬青;肖新广;谷梅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