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翟亚杰;李玉叶

关键词:中草药, 抗真菌作用, 研究
摘要:近年来真菌感染率不断升高,传统抗真菌药种类较少且耐药率增多,针对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的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其作用形式.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假丝酵母茵性阴道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 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的58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29例;综合护理)和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55%、复发率3.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8.96%、复发率27.5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和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窄谱紫外光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治疗严重型汗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治疗重型汗疱疹值得推广的方法.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治疗组(n=36)采用窄谱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外用;对照组给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外用;两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结论 窄谱紫外光治疗仪联合壳聚糖护创生物敷料治疗重型汗疱疹,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发增;王媛;赵秀玲;张丽;黄莓屏;余江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物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疗效对比

    目的 探索放射治疗引起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96例在放疗期间发生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成龙血竭胶囊和贝复济组,各48例,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血竭胶囊外敷在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有令人满意的疗效,与贝复济喷剂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小儿异位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小儿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72例小儿异位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外涂艾洛松软膏,此外,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实验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小儿异位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慧清;周静雯;杨小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7年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免疫异常性炎症性皮肤病.尽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但近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涉及多种促炎症因子TNF-α、IL-17、IL-22、IL-23及IL-1β等,并促进了针对各种分子靶标的新药物的开发.

    作者:段晓茹;陈宏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鹳草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鹳草软膏联合0.05%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儿童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老鹳草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地奈德乳膏,2次/d,疗程14天.所有患儿均口服左西替利嗪口服液(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岁口服5ml/d,6岁以上10 ml/d,疗程2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皮损面积的总积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分别为4.535,4.055,P均<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鹳草软膏联合0.05%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好、安全.

    作者:罗小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感染性荨麻疹11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目的 观察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治疗的112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荨麻疹应及时采取抗过敏、抗感染治疗,本次采用的左西替利嗪、阿奇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值及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成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不断升高,传统抗真菌药种类较少且耐药率增多,针对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的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其作用形式.

    作者:翟亚杰;李玉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湿疹皮炎患者疾病认知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湿疹皮炎患者疾病认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皮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疾病认知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湿疹皮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喜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促进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促进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符合随机原则,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33例;常规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肿胀情况、疼痛情况、愈合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 促进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的护理措施是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提升患者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作者:钱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晚期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晚期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的特点.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晚期妊娠孕妇2 073例中49例合并性传播疾病的孕妇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正常分娩的50例妊娠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2 073例孕妇中49例合并性传播疾病,发生率为23.94‰.观察组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会受到性传播疾病的影响,应给予及时的有效处理,维护母婴安全.

    作者:简峰;漆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冰袋冷敷2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较好,安全性可靠,结痂时间、误工期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致急性获得性血管性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士官,因“阴茎水肿伴瘙痒5小时”就诊.患者10小时前自觉发热伴头晕、乏力,在当地卫生机构就诊,予以“安痛定注射液”2ml及“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各2ml肌注、“扑热息痛片”1片口服,5小时后自觉阴茎局部胀痛,轻度瘙痒,后胀痛逐渐加重,水肿明显,转体系医院会诊.患者既往体健、一般情况可,军队计划免疫.既往应用“安痛定注射液”和“扑热息痛片”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体温:37.8℃,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2/88 mmHg,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情况:阴茎中下2/3段弥漫性水肿,胀痛明显,偶有瘙痒;局部无破溃及糜烂,龟头未受累(图1).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尿便常规及肝功、血生化正常范围.胸部平片未见异常.结合上级医院会诊结果、用药史及临床表现,考虑“急性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治疗上予以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予以氯雷他定分散片(商品名:雷宁)10mg口服I/d;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0.5g静滴1/d;维生素C注射液3g静脉续滴l/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续滴1/d;三味清热止痒洗剂(商品名:白云山)外用2/d.3天后皮疹消退(图2),1周后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随访7月无复发,后部队换防失联.

    作者:尚进;程琦;陶延成;王贺;李宏彬;冉茂棋;马伟;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64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分析导致感染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结果 干预组产妇感染率3.13%、护理满意度93.75%;对照组产妇感染率15.64%、护理满意度78.13%.结论 应从环境护理、导管护理、病情监测及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及安全性,避免切口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莹莹;丁欢欢;赵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IMQ)外用联合微波、光动力(PDT)治疗鲍温样丘疹病(BP)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15例B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54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仅使用IMQ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及PDT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BP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有效率为79.6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微波、PDT与IMQ外用疗法能提高BP治愈率,可在治疗BP患者时推广使用.

    作者:朱金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LL型麻风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1.1 一般情况 患者男,58岁,汉族、农民、小学文化、已婚丧偶,生育1男2女.籍贯云南腾冲.患者传染来源为家内传染,与父亲(BL型麻风,已故)、兄弟(BL型麻风)长期接触达10余年之久.患者自述自2016年初开始眉毛逐渐脱落、继之双小腿伸侧出现红肿起疱疹破溃,曾四处求医就诊治疗效果不佳.2017年7月底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出现暗红色皮疹、双小腿伸侧疱疹破溃严重伴全身酸痛、发热、体温41℃.于7月29日到腾冲市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感染性疾病科)治疗.治疗1周效果不佳、8月7日腾冲市人民医院以疑似麻风病病例电话报告腾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黄正芹;刘安恒;屈生梅;王一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7年玫瑰痤疮临床研究进展

    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主要累及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治疗还比较困难.本病全球分布,临床十分常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2017年相关的临床研究又取得一定的进展.

    作者:郝飞;陈奇权;李时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他克莫司软膏、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联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 取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00例,以用药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为期2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并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对照组外涂凡士林,两组口服药物2周后停止用药,外用药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临床效果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优于对照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并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外用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IL17、HMGB1、TLR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肺弥漫粟粒结节的高分辨率CT特征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伴肺弥漫粟粒结节患者诊断过程中高分辨率CT(HRCT)主要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CT检查的33例AIDS伴肺弥漫粟粒结节患者作为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诊断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中,15例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例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例为曲霉菌感染,2例为葡萄球菌;结节分布情况: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中,小叶中心分布、随机分布分别为3例、11例,1例为小叶中心分布、随机分布并存;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中,小叶中心分布、随机分布分别为3例、6例,2例两类型分布并存;曲霉菌感染者中,随机分布、小叶中心分布分别为1例、3例,1例为两类型分布并存;毛霉菌感染者均为随机分布;CT胸部伴随征象显示,肺弥漫粟粒结节伴随胸腔积液与AIDS合并结核病诊断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HRCT检查中结合伴随征象诊断、鉴别AIDS伴肺弥漫粟粒结节,能够取得更理想诊断效果.

    作者:张劭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3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为对象,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病灶主要分布于两侧大脑,少数分布于小脑;不同感染者CT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艾滋病弓形脑病无脑室扩大、脑萎缩表现,其他病变患者均有脑室扩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表现;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CT检查阳性率高,不同感染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患者CT检查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对AIDS伴脑内机会性感染临床诊断表现出较大应用价值,但不同感染类型CT影响学表现、诊断阳性率均有差异,诊断时须做好鉴别.

    作者:王冬青;肖新广;谷梅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