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桂贞
肺结核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规 X线检查较容易诊断肺结核,但是对一些复杂的非典型病例,单凭 X线检查,常难于明确诊断,特别是难于与支气管肺癌相鉴别,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延误及时治疗。随着 CT运用的普及,利用 CT元创伤性、横断面扫描无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能更好地显示肺结核的病理学特点,针对性地选用胸部 CT扫描,已逐渐成为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 80例肺结核患者的 CT图像,探讨 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旨在提高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严文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人自 1989年以来采用局部封闭加中药外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综合征 1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以中药六味地黄汤为主加减治疗老年牙痛症 6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拨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罐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付罐疗法”即是对传统罐疗的发展和创新。该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用“付罐”进行药物透皮开辟了罐疗作用的新领域。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罐疗对药物透皮的影响及促进作用,我们对罐疗的起源、历史、发展、临床运用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查阅了历史文献、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内有关罐疗的文献检索千余条,重点阅读了 70余篇有关文章。
作者:陈筑芳;邱德文;付文心;刘文;张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远端骨折块较小,又靠近肘关节,手法复位后不容易固定,过去采用石膏托屈肘固定或用一般小夹板固定,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从 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进的超肘关节直角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240例,其临床效果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华;肖亚平;王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胸腰椎纵向牵引,配合骶管注射及中药垫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60例,通过 60例随访与门诊复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肺部、肠道、泌尿道等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 40例,并与单纯采用综合治疗的 31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尿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纠正休克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对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高建军;刘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其拆方止吐药效的对比性研究,证实了复方止吐药效强于其各拆方组,而半夏与生姜的配伍是止吐药效发挥的核心。
作者:冯泳;刘文;李江;邱德文;张新凤;陈洪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各种外伤因素引起脊柱胸腰段损伤,造成局部挫伤或局部单纯性骨折形成等,发病初期数日内病人未大便,并发大便秘结。处理时,或用泻下剂,或单味中药攻下,或灌肠……都一时不能理想地达到通便目的。我们运用中医理论,选用方剂复方大承气汤,拟活血化瘀攻积导滞,既治疗病因,又通下大便。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调大便,使病人大便次数正常,恢复自行大便能力。有利于胸腰段脊柱损伤的治疗,也有利于病人在治疗中的护理。
作者:王松;李宏武;黄锐;晏华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康莱特杯”全国首届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国中医药学会与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该活动将评选一等奖 5名,奖金各 5000元,二等奖 10名,奖金各 2000元,三等奖 30名,奖金各 1000元,优秀奖, 50名,名誉奖励。参加人员:学会会员 (未入会者,须先办理入会手术,方可参加 )。参加办法:学会会员将会员证复印件、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 1~ 3本 (时间自 1979~ 2000年之间正式出版物 )挂号寄到学术部。专著要求:参加评选的学术专著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规范性。 全国首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征文内容: 1运气理论研究; 2《易经》与运气; 3运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 4运气临床研究; 5运气与养生保健; 6运气学说与中国特色; 7运气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注意事项: 1信封请注明“五运六气会议”; 2没有论文也欢迎参加听讲; 3征文截稿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 由刘杰副教授主持研究的项目“中医运气学说在电脑应用系统”获国家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运气学说系统工程的研究”、“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电算系统”获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奖,该成果对临床治疗疑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特点是该理论改进了传统运气学说中繁琐的推算手续,使运气学说更易推广。 为了推广上述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拟将连续举办“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每期 8天,费用 800元,报名满 30人开课,本研修班将聘请中国运气医学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卫生部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专家、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性医学中心主任刘杰副教授亲自主讲。 1中国运气医学高级研修班。 2中国运气针灸高级研修班。 3中国运气高级研修班。 4中国运气方阵高级研修班。 5中国运气性学高级研修班。 6中国运气生物节律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者可任选一种内容,参加两个班以上优惠 20%。 全国首届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 拟定于 2001年 6月在福州市召开首届全国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会议内容:主要以演示为主,包括方药、方法、技术、器械、经验、系统理论等,使参加会议的代表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注意事项: 1欲演示的代表请将详细内容文字整理完整后,有录像带或光盘者请一并寄到学术部,并在信封上注明“演示会”。 2有无论文者欢迎参加学习。 3截止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4信封注明“演示会”。 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拟定于 2001年 8月中旬在大连召开“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大会”。征文内容: 1经络实质及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 3经络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4经络与针灸临床研究; 5特定穴位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研究; 6经络理论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7经络与养生保健方法研究; 8经络与外治法研究; 9经络对按摩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0经络与脑科学; 11经络与神经、淋巴、内分泌等的关系研究; 12对经络的哲学思考; 13中医经典医籍对经络的总结; 14经络与气血运行; 15奇经八脉研究; 16经络与《易经》; 17经络与针麻研究; 18经络与子午流注研究; 19经络相关学科研究与应用; 20经络与现代理疗仪器研究开发; 21经络与五运六气; 22经络医疗保健产品评展 (经络、理疗、外治、诊断治疗仪器、通经活络药物 )。注意事项: 1信封注明“经络会议”。 2截止日期: 2001年 6月 1日。 1、以上各会议每篇征稿限 3000字以下 (省部级研究项目限 5000字 )。 300字摘要; 2来稿请打印或正楷方格纸抄写; 3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注明参考文献; 5各会议 (除高级研修班外 )每人会务费 580元。 6我会正在发展会员,凡具有中级职称 (含中级 )以上的中医药工作者可申请办理入会手续,电话、信函索取会员入会申请登记表即可。咨询报名电话: (010)64212828 传真: (010)642979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樱花东路甲 4号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 (收 ) 邮编: 100029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肺心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发病率较高,晚期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笔者 3年来师从于刘明达教授,在其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治 48例肺心病人,取得较好疗效,并有一定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 1993年 9月~ 1999年 10月共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 138例。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见证的不同,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辨证施治,中药与耳针并用取得较好疗效。结果肝瘀痰凝型有效率为 96%,治愈率为 71%;冲任失调型有效率为 90%,治愈率为 64%;气滞血瘀型有效率为 87%,治愈率为 62%。
作者:赵志民;李琳;李卿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医诊断标准“客观化”的提法是错误的,逻辑上说不通,实际操作也办不到,过分强调会走入“客观主义”误区,反而阻碍中医发展。根据“客观”这一哲学范畴的三个基础含义,对医生这个认识主体而言,一切疾病现象都是“客观”的,不应再“客观化”。本文还深入讨论了医学研究中所谓“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有关问题。
作者:刘可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护理本科教育迅速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取代中专教育已经成为必然。开办护理本科专业,顺应了社会对护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顺应了 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国内各中医院校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高等中医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护理本科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有的学校是从护理大专升格为本科的,教学基础好一些。对于直接从中专跃升到本科的学校而言,长期开办的中专护理教育所取得的经验,虽为实施护理本科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固有的中专护理专业教育思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并不完全适应新的本科教育,因此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叶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更好的探讨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我们对 148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92例 )和观察组 (56例 ),两组局部治疗用药相同,治疗组加服自拟养阴利咽汤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 (92.3%、 57.1%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西医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喻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 (DN)是糖尿病 (DM)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甚高,可达 90%~ 100%, D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其治疗的困难性及晚期不可逆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郑黔雯;黄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 11月以来,我们开展归芍异功散合黄连地榆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在 20例患者治疗中,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付安;杨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研究1996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口服米非司酮(Ru486)和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终止妊娠,与同期住院的84例确诊为12~16周孕的妇女,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终止妊娠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50%,成功率96.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52%,成功率95.1%,并显示:观察组产程时间短,妊娠周数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而对照组产程长,妊娠周数越小,产程越长,完全流产率越低。说明此配伍方法终止12~16周妊娠完全、简便、产程短、痛苦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敏;朱晓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人是形神合一的机体。人到老年,五脏俱虚,气血精神衰耗、失和,功能低下,阴阳平衡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机体的反应力、调整力、适应力、抗病力与恢复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千金翼方·养老大例》说:“人事五十,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衰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怒,性情变异。”这就是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概括。由于老年人有特殊的心身相关的特点。因此,老年人在人生的终末阶段要注意摄生养性,做到“形与神俱”、“尽终天年”。
作者:刘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成人性多囊肾 (ADPKD),主要以肾脏囊肿发生、发展和数目多为特征,常伴有其它器官囊肿形成,在人群中发生率为 1/200~ 1/1000,发展缓慢,发病前多无症状,绝大多数在 35~ 45岁出现,临床表现多样,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作者:汪水君;成焕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