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芬;张素华
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介导孕激素对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生长、发育的调控,其机制为通过对靶基因的转录调控实现.PR转录后修饰对靶基因的转录起着关键调控作用,包括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等,以磷酸化修饰为常见.目前研究表明,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可磷酸化PR氨基端多个位点,从而改变PR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与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夏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D4+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动态变化,分析与抗病毒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方法 收集2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CD4+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检测;收集1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肝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 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5mg· kg-1·d-1,口服,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4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进行HCV-RNA、肝功能和CD4+的Treg细胞与Th 17细胞检测.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CD4+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动态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结果 慢性丙肝组中19例患者经抗病毒治疗HCV-RNA检测均为阴性,肝功能恢复正常,Treg细胞百分率与Th17细胞百分率于12周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两者比值于4周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病毒的载量与两种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结论 本实验结果能够反映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机体两种免疫细胞的变化,对治疗的监控及预后的判读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常青燕;朱杰;张晓慧;来有雪;董艳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畸形的成熟有效的外科技术,长期以来止血带的使用一致被认为可减少术中血液的渗出,提供干洁的手术野,有助于手术的快速有效进行,故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十分普遍.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术中长时间的应用止血带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逐渐被重视.为探讨止血带对TKA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同时避免可能的干扰因素,使结果更具准确性与说服力,现将我院行双膝关节置换的14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何立民;赵滨;叶赟;吕信息;范士洁;李世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采用肛泰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92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自拟通便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肛泰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创面出血积分以及疼痛积分.结果 观察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创面出血积分、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肛泰软膏治疗,利于其术后排便,且止血止痛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薛雾松;刘薇;余文;刘仍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短波的理疗方案在原发性冻结肩治疗中的优势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将6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理疗组与药物组各30例.理疗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理疗治疗,选取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短波的方案,药物组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口服西乐葆及盐酸氨基葡萄糖.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以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 理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理疗组对于VAS、UCLA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理疗组对ASES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理疗组及药物组均有利于冻结肩患者的康复,但理疗组疗效更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依从性更高,因此应大力推广理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减少药物的使用.
作者:偶鹰飞;顾茜;王阳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早期结直肠癌诊断率虽然有所改善,但大约50%~60%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1].晚期大肠癌经佳支持治疗的一般生存期约4~5个月,采用氟尿嘧啶单药全身化疗的生存期可以延长至10个月以上[2].随着新药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研发应用,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存期均得到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时间可延长到约20个月[3].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进一步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张若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皮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阿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皮损愈合时间、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止痛时间、结疱时间及止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治疗期间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可帮助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好更快缓解,皮损得到快速愈合,疼痛感改善理想,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乌日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腹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疼痛程度改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抗原CA125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2、P、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四项激素水平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手术后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孕三烯酮,显著改善了患者疼痛及性激素、CA125水平,安全性较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佩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竹节参皂苷保护D-半乳糖致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50 g/L的D-半乳糖刺激SH-SY5Y神经细胞,以不同浓度竹节参皂苷(1,5,25 μg/mL)和50 g/L的D-半乳糖共同孵育SH-SY5Y神经细胞24 h.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 竹节参皂苷能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和Sirt1蛋白的表达.结论 竹节参皂苷通过激活Sirt1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改善D-半乳糖对SH-SY5Y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
作者:万静枝;袁丁;王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培养与降钙素原(PCT)联合应用在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45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45例一般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静脉血液进行培养,并且测定PCT含量.分析血培养与PCT联合应用在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PCT和血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平均动脉压、白细胞(WBC)计数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脓毒症患者、脓毒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脓毒性休克患者之间的PCT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住院第7天患者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好转组住院第1天血清P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后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显著降低,死亡组血清PCT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培养联合PCT对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玉芬;张素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爱普列特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选取BP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保列治治疗,观察组服用爱普列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PSA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PV、Qmax、RU及PS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PV缩小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BPH起效更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有所改善,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月后,治疗6月后总有效率高于治疗3月后(P>0.05),在治疗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爱普列特在BPH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非衡;许磊;陈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极少在早期发现,因切除率低、易复发、侵袭性强,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在我国,也是死亡率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具有早期转移的生物学特征,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对于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办法.但传统的术前评估大部分采用2D影像资料(CT或MRI),但由于二维影像很难提供病灶及其周边关系的完整立体图像,术前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切性,往往导致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术前就能让手术医师清楚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三维立体结构的关系.
作者:代宇;柳杨;范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流程再造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回收的氧气湿化瓶及配套管芯300套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和实验组(n=150).对照组行常规流程法消毒,实验组行流程再造法消毒.比较两组消毒后保存的第1、7、14、21、28天消毒效果,并分析两组全程处理所需的时间.结果 对照组消毒保存后第1天消毒合格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后第7、14、21、28天的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全程处理所需时间为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程再造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优于常规流程法,有利于氧气湿化瓶及配套管芯的保存,保存时间较长,处理耗时短,能有效减少临床护士及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敏;王红彦;郭晓辉;翟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合吡柔比星介入治疗乙肝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120例乙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盐酸吡柔比星十超液化碘油)+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恩卡韦与苦参碱,两组患者均连续治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BV DNA定量、肝酶、免疫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肝酶、HBV DNA定量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碱与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治疗能很好的提高乙肝肝癌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王冠蕾;富大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呼吸障碍、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1-2].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3].本文主要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聂敏;倪茂美;任娟娟;袁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社区老年人远程照护与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的调研.方法 选取43例焦虑、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43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远程照护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远程照护对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极好的缓解效果,并取得患者极高的满意度,具有比较实用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婷;陈丽霞;陈芬菲;骆俊宏;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与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加快缓解咳嗽症状,可有效阻止咳嗽变异性哮喘向支气管哮喘的转化.
作者:虎崇康;杨洁;江逊;张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标准化术中优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标准化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在腹腔镜术中,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优化护理模式.通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术中优化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标准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中优化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行,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了医院护理满意度,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王文杰;裴宝静;白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表皮痣(Epidermal nevus)是由皮肤或粘膜的上皮细胞局限性良性增生所形成的错构瘤,常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是一种罕见儿童神经皮肤综合征.既往文献研究以皮肤科为主,婴儿期由于皮损不典型,即使有神经系统症状,该病常被漏诊.作者以“表皮痣综合征”、“线性皮脂腺痣瘤”、“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关键词,查阅了“万方、知网、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发现仅有数篇儿童皮脂腺痣综合征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2月婴儿表皮痣综合征综合征并文献复习,以便儿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该病,有利于该病的综合管理和长期随访.
作者:刘晓英;周浩;刘开宇;袁小凤;陈蓉;汪希珂;肖东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制作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皮瓣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I/R组(B组)、地奥司明-I/R组(C组);A组不处理,B组、C组做缺血处理;C组术前2h以地奥司明的混悬液150 mg/kg灌胃,A组、B组术前2h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A组皮瓣形成34 h后,B组及C组缺血10 h,再灌注24 h后,切取皮瓣中段边缘全层组织1.5 cm×2.0 cm用于测定髓过氧化物(MPO)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术后七天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 A组无明显病理改变,B组炎细胞浸润明显,C组炎性浸润轻于B组;B组MPO活性、LPO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B组GSH-PX活性、T AOC明显低于A组、C组;B组皮瓣成活率明显低于A组、C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奥司明可减轻皮瓣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组织脂质过氧化,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损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吴玉伟;尹齐川;郑万玲;王苹苹;魏韩笑;马志兵;金培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