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俊;唐琳;杨国平
目的 探讨不同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对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估的差异.方法 选取贵阳地区10 140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应用四种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即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模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欧洲危险评估模型(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SCORE)、美国Framingham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对受试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模型计算出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结果 (1)各模型计算出的男性平均风险分别为4.04%、14.15%、6.58%、10.73%,女性分别为1.52%、4.74%、1.57%、2.22%(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四种不同模型计算出的40~74岁、40~54岁、55~74岁年龄组的平均风险男性均高于女性;(3)10年心血管疾病平均风险由高到低分别为PCE、FRS、SCORE、China-PAR.结论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平均风险差别较大,其中PCE计算出的平均风险高,China-PAR低,China-PAR可能更适用于中国人群.
作者:孙照阳;张巧;徐淑静;彭年春;胡颖;张淼;时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剜除术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率、收缩压等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剜除术围术期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黄月娥;赵格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分娩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长或停滞,可减少或避免产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有必要寻找相对客观、更简便的产程监测方法.我科应用三维超声测量300例孕妇胎儿的胎头下降距离(head drop distance,HPD)、产程进展角(angle of progression,AOP),并观察上述指标在产程进展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以上检查参数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分娩方式提供更客观、准确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学会;谢智;苏建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人B细胞淋巴瘤-2(Bcl-2)过表达载体pENTER-Bcl2,检测其在人成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qPCR扩增Bcl2全长cDNA,构建表达载体pENTER-Bcl2,经测序证实后将其转染至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中,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利用MTT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pENTER-Bcl2载体表达与实验设计相符;Ad-Bcl2组Bcl2 mRNA表达较N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均<0.01);Ad-Bel2组Bcl2蛋白表达较N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5,P<0.01);与NC对照组比较,Ad-Bcl2感染细胞活性增强(P<0.05).结论 构建的pENTER-Bcl2能在MG63细胞中过表达Bcl2;Ad-Bcl2可以提高细胞的活性,这为研究Bcl-2在骨质疏松发生时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红;王吉利;柴爽;万雷;黄宏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关键概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由于CSCs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和引发肿瘤的潜力,因此被认为是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可溶性因子,与抑制性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并调节肿瘤微环境,进而发挥促肿瘤作用.然而,目前对Tregs和CSCs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较少.作为肿瘤促进细胞的Tregs如何调节CSCs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其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帆;赵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及同期住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非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血脂水平,同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体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UA、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患者血UA、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患者及单支病变患者(P<0.05),双支病变患者血UA、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升高,尿酸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病发间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杨辉;邵名亮;方存明;胡龙;马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方式选择克氏针张力带加微型钢板,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估该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1±4.2)个月(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等情况出现,无钢板、螺钉或克氏针突出于皮下刺激皮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按Bostman评定标准:优秀16例,良好2例.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尤其对分层骨折可局部加压,坚强固定.该内固定方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远政;张一;陈龙;佘荣峰;戴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亚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20只.建立SD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梗死1h后复灌,12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 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脑梗死皮质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结果 假手术组未出现脑梗死病灶,无神经功能损害,Caspase-3阳性细胞少见,脑皮质区可见大量存活神经元.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及联合组均出现脑梗死病灶及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及联合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较右美托咪定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模型组脑梗死周围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脑梗死皮质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及联合组梗死周围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梗死皮质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且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位;石秋艳;孙原;杨斌;王翠兰;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采用直接后外侧或联合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40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后以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优20例,良14例,中6例,优良率85%.结论 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柱(平台下5 cm以内)骨折可以直接充分地显露复位并予以钢板支撑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作者:倪英杰;黄华明;徐宏亮;吴建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宫颈扩张及流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平均清宫次数、未流产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及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能有效提高稽留流产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潘小红;王志君;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药鸦胆子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活力测定(MTS)不同浓度的鸦胆子苦醇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PI单染及Annexin-V-FITC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以DCFA-DA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分析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及Ak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鸦胆子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鸦胆子苦醇处理A375细胞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S期减少.且鸦胆子苦醇诱导细胞细胞凋亡发生;免疫沉淀检测结果表明鸦胆子苦醇处理移植Nrf2蛋白的表达,使磷酸化Akt表达减少.结论 鸦胆子苦醇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ROS的生成及细胞凋亡发生.Akt途径的抑制可能是鸦胆子苦醇对A375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的作用机制之一.因此,鸦胆子苦醇可能是潜在的抗黑色素瘤的药物.
作者:丁洁;程小耕;胡祥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肠套叠(int ussus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组,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5%继发性病例多见于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如肠息肉、肠重复畸形、腹型紫癜导致肠壁肿胀增厚等均可牵引肠壁发生肠套叠,但肠道淋巴瘤本身发生率低,临床少见,超声发现肠道淋巴瘤致肠套叠更是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肠道淋巴瘤致继发性肠套叠,以使儿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该疾病.
作者:沈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C-MET、环氧合酶2(COX-2)、微卫星稳定(MSS)、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份结直肠癌组织及20份癌旁组织中C-MET、COX-2、MSS、Ki-67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MSS与C-MET、COX-2、Ki-67的关系,且通过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C-MET、COX-2、Ki-67阳性率及MSS比例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MET、COX-2、Ki-67阳性及MSS患者3年存活率均分别明显低于C-MET、COX-2、Ki-67阴性及非MSS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SS与C-MET、COX-2、Ki-6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MET、COX-2、MSS、Ki-67、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C-MET、COX-2、MSS、Ki-67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翔;杨觅;胡静;李丽;史炯;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体外循环(ECC)管道预充量与低体质量心脏病患儿自身血容量比值较大时,容易引起血液过度稀释,因此,ECC过程中必须采用预充PRBC、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作为预充液,以维持术中红细胞比容(HCT),满足机体组织灌注氧合及稳定全身凝血功能[1-2].本研究通过改进ECC管理方法,以期待能提高低体质量婴幼儿ECC质量及促进患儿心脏手术术后重要脏器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旭;舒义竹;向道康;李永红;张大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完全性血凝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 针对我院21例高凝状态患者各类中心静脉导管完全性血凝堵塞的临床资料,分析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总结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 21例各类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患者导管再通后,采取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防止了导管再次发生完全性血凝堵塞,保证了导管的完好性,确保了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结论 置管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置管后的使用中及在治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中针对导管堵塞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
作者:张爱华;李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用药依从性较好组年龄<60岁、经济情况较好、病程<10年、无药物不良反应、疾病认知度高、就诊频率≤4次/年的发生率均高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病情严重发生率低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10年、经济情况较差、病情严重、就诊频率>4次/年、疾病认知度低为导致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与经济情况、疾病认知度、就诊频率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虹;王琦;蔡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多索茶碱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索茶碱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开始后D组患者单次静脉滴注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0.3 g/100 mL;C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肌肉松弛剂,适当减浅吸入麻醉药物浓度,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吸入麻醉药物.记录并比较患者拔管前、插管时呼吸动力学指标水平、手术结束时痰液量、苏醒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拔管前、插管时的呼吸动力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痰液量少于对照组,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对合并COPD患者全麻围术期的呼吸功能影响小,患者手术结束时痰液量少,咳嗽及排痰能力好,苏醒质量好,术后并发症少,对提升手术效果、增加手术安全性有着促进意义.
作者:崔新亮;刘松;胡俊;陈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其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较单一常规治疗好,患儿各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反应减轻,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宋锦萍;唐雪骁;杨莹莹;钱晨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miRNA-146a、BRCA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iRNA-146a、BRC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NA-146a和BRCA1m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67±34.29 vs14.67±9.54,P<0.05)、(7.79±5.11 vs 10.13±6.53,P<0.05);miRNA-146a和BRCA1mRNA呈负相关(P<0.05);二者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复发情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CA1mRNA与MicroRNA146a有望成为NSCLC诊疗及预后判断个体化指标,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控关系.
作者:卞光亮;张茜;蒋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接受肺叶切除的高龄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于围手术期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37例,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发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经过药物雾化吸入后,术前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O2)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MVV、FEV1、FVC及PaO2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肺功能指标的差值△MVV、△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有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俞峥;王新连;徐伟峰;顾家榕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