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萍;唐雪骁;杨莹莹;钱晨佳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用药依从性较好组年龄<60岁、经济情况较好、病程<10年、无药物不良反应、疾病认知度高、就诊频率≤4次/年的发生率均高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病情严重发生率低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10年、经济情况较差、病情严重、就诊频率>4次/年、疾病认知度低为导致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与经济情况、疾病认知度、就诊频率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虹;王琦;蔡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剜除术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率、收缩压等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剜除术围术期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黄月娥;赵格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组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液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CT、WBC水平,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吴宗辉;杨辉;唐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方式选择克氏针张力带加微型钢板,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估该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1±4.2)个月(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等情况出现,无钢板、螺钉或克氏针突出于皮下刺激皮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按Bostman评定标准:优秀16例,良好2例.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尤其对分层骨折可局部加压,坚强固定.该内固定方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远政;张一;陈龙;佘荣峰;戴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黄酸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肺部微血管屏障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采用尾静脉油酸注射法对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进行造模处理,造模结束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25、50、100mg/kg的大黄酸,空白组及模型组则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24 h后,利用Mi-cro-CT仪检查大鼠肺部的炎症情况.Micro-CT检测完成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将大鼠处死,取大鼠双侧肺,计算肺系数及湿/干质量比,并观察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情况.同时,制备大鼠肺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法检测其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磷酸化血管内皮钙黏蛋白(phospho-VE-Cadherin)、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连接附着分子1(JAM-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肺指数及湿/干质量比均明显降低(P<0.05).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肺部炎症严重程度均不及模型组.HE染色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肺部组织水肿、炎性浸润及肺泡萎陷严重程度均不及模型组.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肺部MPO、TNF-α、IL-6及HMGB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肺匀浆中phospho-VE-Cadherin均显著降低(P<0.05),而VE-Cadherin均显著增高(P<0.05),且ZO-1、Occludin及JAM-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大黄酸可有效改善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及水肿,其主要机制可能为该化合物对肺部微血管屏障的改善作用.
作者:曹芳;李海涛;王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多糖(DNP)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设立金钗石斛多糖组(0.06、0.12、0.24 mg/mL)、PBS缓冲液组及空白对照组(0 mg/L),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N2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及生理指标(生殖能力、咽泵频率和身体摆动频率)的影响.通过进行线虫的氧化应激实验和热应激实验,初步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延缓衰老的机制.结果 在寿命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线虫的平均寿命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BS缓冲液组较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殖能力、咽泵频率和身体摆动频率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化应激实验和热应激实验中,金钗石斛多糖组线虫的平均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能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其机制可能与金钗石斛多糖提高线虫的抗应激能力有关.
作者:张宗敏;潘先花;周姝;周满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接受肺叶切除的高龄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于围手术期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37例,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发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经过药物雾化吸入后,术前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O2)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MVV、FEV1、FVC及PaO2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肺功能指标的差值△MVV、△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有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俞峥;王新连;徐伟峰;顾家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良而导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常合并阴茎下弯、短小阴茎、腹侧包皮缺乏、隐睾、腹股沟疝等.典型的尿道下裂有三个特点:(1)异位尿道口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尿道的任何部位;(2)阴茎下弯;(3)包皮异常分布.根据Barcat分型法,即以阴茎下曲矫正后尿道口位置,尿道下裂分为前段型(包括阴茎头、冠状沟、阴茎体前1/3),中段型(阴茎中1/3)和后段型(包括阴茎体后1/3、阴茎阴囊、阴囊、会阴).患儿异常排尿姿势会对其造成严重心理负担,且对患儿成年后性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刘依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胃肠息肉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82例胃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9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临床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90,SCL-90)评分.结果 观察组戒烟戒酒、情绪控制、定期检查、合理膳食及规范性用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胃肠息肉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孙凌;姚静;丁西平;张爱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及同期住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非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血脂水平,同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体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UA、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患者血UA、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患者及单支病变患者(P<0.05),双支病变患者血UA、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升高,尿酸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病发间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杨辉;邵名亮;方存明;胡龙;马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蔡振媛;项蕾蕾;戴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对象为因乳腺肿块于我院乳腺科就诊的200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术后实施病理活检,以术后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术后病理活检诊断144例为良性肿块,其中包括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3例纤维腺瘤,13例腺病,28例囊肿;其余56例为恶性肿块,其中包括47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原位癌,4例其他恶性病变.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89.5%(179/200)高于钼靶X线的79%(15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施以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均有理想的检出率,但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较钼靶X线更理想,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可将二者联合对疾病进行诊断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沈自芳;王茂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徐州地区青年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通过应用徐州市医疗信息质控平台,筛选出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脑梗死的119 650名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将青年患者(年龄18~45岁)共4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年龄分组,将可能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指标,研究不同年龄分组中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别.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数约占所有脑梗死病人数的3.5%左右,35~45岁年龄段人群为中青年脑梗死的好发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冠心病及癫痫”等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35岁以下人群(P<0.05).结论 青年脑梗死好发于36~45岁年龄段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作者:陈默;张清秀;魏秀娥;孙晖;付家亮;高红;荣良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神经系统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过去认为神经细胞受损后不可再生和修复[J],然而近年来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级神经细胞再生理论的研究,给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诱导得到的神经干细胞的突出优点是其自行分化和自我分化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在神经受损部分可以对受损神经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则是诱导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脑衍化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胶质细胞衍化营养因子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2-3].
作者:肖杰;何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宫颈扩张及流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平均清宫次数、未流产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及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戊酸雌二醇合用联合清宫术能有效提高稽留流产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潘小红;王志君;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舒能素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分、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化疗3个月时CD4+、CD4+/CD8+、CD3+、免疫球蛋白A (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月、3个月时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化疗中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中断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耐受性,减少治疗中断发生.
作者:黄晓峰;刘理礼;陈肖红;曲直;王亚芳;刘乐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面部为身体显露的部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且解剖组织结构复杂.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整形外科中的常见问题,由于颜面部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对外观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功能的要求,皮瓣移植现已成为面部缺损修复的重要选择,以颏下动脉为蒂的颏下皮瓣位于颏下区,该皮瓣因其具有血供可靠,厚薄适中,质地、色泽与面部相近,供区瘢痕隐蔽,皮瓣易于成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颜面部、口咽部的软组织缺损.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我们应用颏下皮瓣进行颜面部软组织修复8例,总结使用该皮瓣的临床经验.
作者:袁媛;陈祥军;周维忠;莫骁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C-MET、环氧合酶2(COX-2)、微卫星稳定(MSS)、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份结直肠癌组织及20份癌旁组织中C-MET、COX-2、MSS、Ki-67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MSS与C-MET、COX-2、Ki-67的关系,且通过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C-MET、COX-2、Ki-67阳性率及MSS比例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MET、COX-2、Ki-67阳性及MSS患者3年存活率均分别明显低于C-MET、COX-2、Ki-67阴性及非MSS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SS与C-MET、COX-2、Ki-6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MET、COX-2、MSS、Ki-67、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C-MET、COX-2、MSS、Ki-67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翔;杨觅;胡静;李丽;史炯;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行常规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革兰阳性菌、非发酵菌及肠杆菌科细菌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可有效减少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滞留,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陈淑敏;赵品侠;陈梓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肠套叠(int ussus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组,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5%继发性病例多见于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如肠息肉、肠重复畸形、腹型紫癜导致肠壁肿胀增厚等均可牵引肠壁发生肠套叠,但肠道淋巴瘤本身发生率低,临床少见,超声发现肠道淋巴瘤致肠套叠更是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肠道淋巴瘤致继发性肠套叠,以使儿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该疾病.
作者:沈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