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辉;杨辉;唐玉珍
目的 比较miRNA-146a、BRCA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iRNA-146a、BRC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NA-146a和BRCA1m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67±34.29 vs14.67±9.54,P<0.05)、(7.79±5.11 vs 10.13±6.53,P<0.05);miRNA-146a和BRCA1mRNA呈负相关(P<0.05);二者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复发情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CA1mRNA与MicroRNA146a有望成为NSCLC诊疗及预后判断个体化指标,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控关系.
作者:卞光亮;张茜;蒋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接受肺叶切除的高龄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于围手术期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37例,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发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经过药物雾化吸入后,术前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氧分压(PaO2)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MVV、FEV1、FVC及PaO2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肺功能指标的差值△MVV、△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有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俞峥;王新连;徐伟峰;顾家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蔡振媛;项蕾蕾;戴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分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方式选择克氏针张力带加微型钢板,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估该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1±4.2)个月(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等情况出现,无钢板、螺钉或克氏针突出于皮下刺激皮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按Bostman评定标准:优秀16例,良好2例.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尤其对分层骨折可局部加压,坚强固定.该内固定方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远政;张一;陈龙;佘荣峰;戴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其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妊娠包块缩小情况及血β-HCG值,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妊娠包块直径及血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妊娠包块消失时间及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用甲氨蝶呤好,患者妊娠包块明显缩小,血β-HCG水平显著降低,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刘洪兴;孙红艳;邱锜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其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较单一常规治疗好,患儿各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反应减轻,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宋锦萍;唐雪骁;杨莹莹;钱晨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尼妥珠单抗给药方案:尼妥珠单抗400 mg持续静脉滴注60 min,于化疗前1d使用,以后400 mg,每周1次维持,均完成治疗8次.21例患者行尼妥珠单抗+FOLFIRI方案治疗,19例患者行尼妥珠单抗+ mFOLFOX6方案治疗.40例患者中10例完成2~3周期化疗、30例完成4~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采用RECIST标准,不良反应评价采用CTCAEC3.0标准.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12例;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55%,疾病控制率8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2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65%,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27.5%;非血液学毒性包括恶心、呕吐发生率77.5%、腹泻发生率15%、肝功能异常发生率60%、肾功能异常发生率10%、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2.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2.5%,均为1~2级反应,对症治疗好转.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提高了患者的有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望花;王文玲;张若荣;董洪敏;王刚;李小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用药依从性较好组年龄<60岁、经济情况较好、病程<10年、无药物不良反应、疾病认知度高、就诊频率≤4次/年的发生率均高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病情严重发生率低于用药依从性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10年、经济情况较差、病情严重、就诊频率>4次/年、疾病认知度低为导致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与经济情况、疾病认知度、就诊频率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虹;王琦;蔡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体外循环(ECC)管道预充量与低体质量心脏病患儿自身血容量比值较大时,容易引起血液过度稀释,因此,ECC过程中必须采用预充PRBC、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作为预充液,以维持术中红细胞比容(HCT),满足机体组织灌注氧合及稳定全身凝血功能[1-2].本研究通过改进ECC管理方法,以期待能提高低体质量婴幼儿ECC质量及促进患儿心脏手术术后重要脏器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旭;舒义竹;向道康;李永红;张大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采用直接后外侧或联合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40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后以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优20例,良14例,中6例,优良率85%.结论 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柱(平台下5 cm以内)骨折可以直接充分地显露复位并予以钢板支撑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作者:倪英杰;黄华明;徐宏亮;吴建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VE)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并予康复护理的22例患儿(观察组)和诊治并予以常规护理的2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 4.0评分)]变化,随访1年记录其伤残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edsQL 4.0评分较干预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增幅较对照组大(P<0.05);随访1年间,观察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VE治疗过程能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患儿伤残率.
作者:赵娟;凌艳萍;周进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肋骨解剖形态特殊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多层螺旋CT不仅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肋骨各段骨折的立体形态,而且能多角度、精确地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为走行有曲度的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检查手段[1].但是CT轴位诊断肋骨骨折计数不方便,很多时候需结合VRT,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不仅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部位,而且对骨折数量、全景图像可多角度、三维立体呈现,对早期诊断肋骨骨折发挥重要作用[2-3].
作者:喻石光;伍瑶斌;蔡登华;施辉友;王玉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诊断明确后行手术探查,恢复肢体血运,同时修复损伤神经1例和损伤深静脉1例.结果 术后跟踪随访6~18个月.在伤后6h以内手术探查恢复血运的5例患者中,4例下肢功能良好,l例足部感觉异常、肌力4级;l例伤后超过6h手术患者,足部肌力1级.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时,早期诊断是关键,明确后尽早手术恢复血运,预后良好.
作者:黄华明;孙建飞;徐宏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组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液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时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CT、WBC水平,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吴宗辉;杨辉;唐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降低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简称本中心)1999-2015年所有尸体解剖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8岁以上女性死亡案例特点,明确贵州省女性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结果 本中心1999-2015年16年间总尸检数为3818例,其中18岁以上女性有634例.其死因构成中,疾病为首要死因,其次是外伤、医疗因素及中毒等.结论 疾病仍是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首要死因,但外伤、医疗因素及中毒等也占较大比例,因此应加大卫生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同时应积极开展多种措施提高女性的自我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以有效地降低贵州省18岁以上女性的死亡率.
作者:刘阳;汪家文;万昌武;孙晓宇;王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癃闭舒胶囊联合川流及单纯使用川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1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川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川流的同时联合癃闭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6周后,观察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大尿流速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癃闭舒胶囊联合川流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及东林;薛超;李铁;刘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行常规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革兰阳性菌、非发酵菌及肠杆菌科细菌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可有效减少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滞留,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陈淑敏;赵品侠;陈梓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对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估的差异.方法 选取贵阳地区10 140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应用四种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即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模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欧洲危险评估模型(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SCORE)、美国Framingham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对受试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模型计算出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结果 (1)各模型计算出的男性平均风险分别为4.04%、14.15%、6.58%、10.73%,女性分别为1.52%、4.74%、1.57%、2.22%(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四种不同模型计算出的40~74岁、40~54岁、55~74岁年龄组的平均风险男性均高于女性;(3)10年心血管疾病平均风险由高到低分别为PCE、FRS、SCORE、China-PAR.结论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平均风险差别较大,其中PCE计算出的平均风险高,China-PAR低,China-PAR可能更适用于中国人群.
作者:孙照阳;张巧;徐淑静;彭年春;胡颖;张淼;时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人B细胞淋巴瘤-2(Bcl-2)过表达载体pENTER-Bcl2,检测其在人成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qPCR扩增Bcl2全长cDNA,构建表达载体pENTER-Bcl2,经测序证实后将其转染至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中,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利用MTT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pENTER-Bcl2载体表达与实验设计相符;Ad-Bcl2组Bcl2 mRNA表达较N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均<0.01);Ad-Bel2组Bcl2蛋白表达较N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5,P<0.01);与NC对照组比较,Ad-Bcl2感染细胞活性增强(P<0.05).结论 构建的pENTER-Bcl2能在MG63细胞中过表达Bcl2;Ad-Bcl2可以提高细胞的活性,这为研究Bcl-2在骨质疏松发生时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红;王吉利;柴爽;万雷;黄宏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肠套叠(int ussus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组,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5%继发性病例多见于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如肠息肉、肠重复畸形、腹型紫癜导致肠壁肿胀增厚等均可牵引肠壁发生肠套叠,但肠道淋巴瘤本身发生率低,临床少见,超声发现肠道淋巴瘤致肠套叠更是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肠道淋巴瘤致继发性肠套叠,以使儿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该疾病.
作者:沈晨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