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汽化功率下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枫;周文定

关键词:不同功率, 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 症状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汽化功率下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症状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根据不同汽化功率分为观察组(120 W)和对照组(70 W)各30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数据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除速度、冲洗液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IPSS,QOL以及Qmax以及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相当(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短期以及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时,120 W可大大提高切除的效率,减少术中所需冲洗液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可为首选功率.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iR-10b、miR145及miR155在乳腺癌患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croRNA-10b(miR-10b)、microRNA-145(miR-145)及microRNA-155(miR-155)在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而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150例乳腺癌患者血液和39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血液和组织中的micro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b、miR-145及miR-155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治疗前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10b,miR-145和mi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表达水平均与肿瘤转移显著相关,与年龄、组织学特征、ER表达无相关性(P>0.05)miR-10 b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10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miR-14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miR-15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miR-10b,miR-145,miR155在Ⅲ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血清中miR-10 b、miR-145及miR-155有可能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俞进友;仇建玲;朱正峰;周迎;谷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波;冯龙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治疗配合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按照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行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配合度较对照组高,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推行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张红娟;许丽丽;李巧梅;杨甲梅;谢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量与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心痛患者12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UAP)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名作为健康组,分别对比三组的血清IL-8、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患者的gpⅡb/Ⅲa、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L-8在冠心病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白建蓉;闵兴明;黄远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汽化功率下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汽化功率下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症状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根据不同汽化功率分为观察组(120 W)和对照组(70 W)各30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数据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除速度、冲洗液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IPSS,QOL以及Qmax以及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相当(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短期以及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时,120 W可大大提高切除的效率,减少术中所需冲洗液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可为首选功率.

    作者:黄枫;周文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与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材料费用、Mayo肘关节评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优良率和Mayo肘关节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材料费用相对增加.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外侧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下段髁间骨折,手术过程简便,固定稳定可靠,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张欣;李冬月;杨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60例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势较成人严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症状诉说不清,检查不合作,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腹膜炎,甚至死亡.既往小儿阑尾炎大部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多方面结合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高频彩超的应用,提高了小儿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小儿腹壁薄,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快速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1].

    作者:葛郁荣;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村寨老年人群龋病情况分析

    为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老年人龋病的患龋情况,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老年人群进行龋病健康抽样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4年3月9日,对黔东南州下属16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县(苗族:丹寨县、台江县),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后,在抽取的乡镇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65~74岁苗族老年人104名,均男女各半.

    作者:袁媛园;何俊丽;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细胞块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水脱落细胞学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病理细胞学诊断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体液找癌细胞的送检标本,其中较多见的是胸水标本.胸水脱落细胞学常规方法为离心后取沉渣涂片并瑞姬染色下光镜诊断.但常规制作的涂片细胞容易堆积,染色后细胞结构不清,确诊困难,导致癌细胞检出率低[1].我们对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7月收到的60例胸水标本制作胸水沉渣细胞块、HE染色并做波形蛋白(Vim)、广谱细胞角蛋白(CK)、CK5/6、Wilm's Tumor (WT-1)、D2-40、Calretinin、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Napsi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与常规制作涂片瑞姬染色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曹莉;吴倩;张赟;谢青梅;林永顺;黄平;曹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NSAIDs相关性胃病15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用药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非出血患者108例(67.9%),消化道出血51例(32.1%)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38例.年龄>65岁、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疾病者发病率高.消化道出血与年龄、联合用药、合并慢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关(P<0.05).NSAIDs用药以低剂量阿司匹林(LDA)为主(51.6%),中、高危患者预防用药仅43.4%.结论 应关注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并重视对中、高危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脑血管病多项防治指南均推荐发病4.5h内应用阿替普酶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来治疗AIS[1].与国外溶栓治疗效率相比,我国存在AIS患者溶栓意识差,就诊时间延误、入院后诊查时间长,溶栓率低的特点[2].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AIS早期管理指南[3]要求患者到院至rt-PA溶栓治疗时间(DNT)应控制在60 min以内,但我国只有少数患者能在此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4].

    作者:胡晓;李玫;瞿浩;陈岚;李世容;刘蕊;王建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ARIMA模型的贵阳市云岩区手足口病预测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等多个部位出现疱疹,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脊髓炎等,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1].该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EV)引起,国内常见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根据2008-2014年贵阳市云岩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创建未来6年的发病预测数学模型,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曦;温建;潘春柳;张江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白癜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记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B、C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5.71%和95.35%;C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同类型白癜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散发型的有效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C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8.57%和16.28% (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祁战涛;杨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发作的疗效观察

    笔者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50例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喘可治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哮喘,均出现咳嗽、喘息、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4.67±10.35)岁.

    作者:曹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开展处方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从我院2014年1—12月的门急诊电子处方中随机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1.2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4年全年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主,并参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处方点评指南.

    作者:廖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病患儿手术联合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儿童采用手术联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SLIT)与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过敏性鼻炎(AR)的鼾症儿童60例,随机分为手术联合SLIT组(实验组)与手术组(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粉尘螨皮肤点刺实试验结果均为“+++”及以上,手术方式为双侧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实验组患儿手术后第1个月脱敏治疗,第6,12,18个月分别对两组患儿睡眠打鼾症状采用OSA-18量表评分及鼻部症状采用TNSS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 手术治疗前两组患儿睡眠打鼾症状评分及鼻部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儿打鼾症状及鼻部症状评分,手术后第1月较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脱敏治疗后第6,12个月打鼾及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儿,术后第7,13,19个月的打鼾症状评分与术后第1个月相较明显增高,鼻部症状与术后第1个月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联合SLIT治疗可明显改善儿童打鼾及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增加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陈燕燕;陈玉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动态脑电图对比CT检查在评估新生儿HIE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对比CT检查在评估新生儿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8例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新生儿,临床综合检查包括患儿是否意识清醒,有无惊厥等,将不同分度的患儿随机分为脑电图组(113例)和CT组(95例),别进行同步的脑电图检查(EEG)和CT检查.结果 EEG检查的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分别为80例,26例,7例,显示检出率为100%,符合率为89.38%;CT检查结果:轻、中、重度分别为64例,20例,8例,未检出3例,检出率为96.84%,符合率为78.95%;两组的检出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相较于CT检查,EEG检查在对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诊断中有更准确的检出率与准确率.

    作者:杜晓宁;崔彦存;严慧芳;杜桂梅;李莉;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

    选择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6-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1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6-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04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疼痛护理管理.1.2护理方法成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对疼痛护理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化培训,规范化药物镇痛,积极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并将两组患者进行放(化)疗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党翠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7,IL-23,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判定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采集与之等量的外周血,并将外周血中的核细胞提取与分离,实施PCR检测,记录其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接受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MTX能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6、IL-17、IL-23水平,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志鹏;胡向阳;冯启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大鼠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大鼠整合素连接激酶-RNAi(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干预研究细胞转分化及其信号通路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大鼠ILK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4条干扰(KD)序列.与pGCSIL-GFP载体连接产生shILK-RNAi慢病毒载体.将连接产物转入制备完毕的细菌感受态细胞,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包装慢病毒,以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验证病毒滴度.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NRK-52E细胞后,RT-PCR、WB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ILK在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测序验证成功构建3条大鼠ILK-RNAi慢病毒载体,滴度分别为5×108,2.5×108,3.5×108 pfu/mL.分别以不同感染复数(MOI)感染NRK-52E细胞进行内源筛靶,荧光观察80%细胞的绿色荧光蛋白,RT-PCR、WB检测ILK的表达明显下降.相对于阴性对照序列,KD2,KD3在高MOI组中对ILK表达的敲减达到65%以上(P<0.05),为有效靶点.其中KD2及KD3的ILK 2-△△ct值分别为0.337,0.217.KD2序列为对ILK的表达抑制显著.结论 成功构建大鼠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

    作者:白志勋;陆静;杨亦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