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圣炜;卜瑞芳;程海燕
目的 探讨CX43蛋白在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啶处理影响心室复极不均一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家兔18只,体质量2.0~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心脏18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正常对照组(C组)、低温组(H组)、低温+右美托咪定组(HD组).C组继续灌注37℃K-H液60 min,H组灌注32℃K-H液60 min,HD组灌注32℃含右美托咪啶25 ng/mL K-H液60 min.于平衡灌注末(T0)、灌注K-H液15 min(T1)、30 min (T2)和60min(T3)时记录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测量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MAPD90),计算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记录完毕后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H组和HD组MAPD90延长,TDR增大,CX43蛋白表达下降;H组与HD组相比较各 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可能是低温造成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大的原因,而右美托咪啶既不影响CX43蛋白表达,也不加重低温对TDR的影响.
作者:李惠;高鸿;赵艳;安丽;刘艳秋;龙娟;张凯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肝硬化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与对照组(1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化失眠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3天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及测量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观察组的SPIEGEL总评分、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睡眠质量各个维度评分与血清肝酶活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的肝硬化失眠患者能很好的提高睡眠质量,且能一定程度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于雪;曹丽君;王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gfang、VIP等数据库,检索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健康教育的文献,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3月,运用RevMan5.0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874例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患者,其中健康教育观察组449人,常规护理对照组425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服务满意度度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提高先心病患儿家属的知识掌握度、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焦虑、抑郁情况;同时提高先心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韩蝶;杜鹃;张莉;罗倩;杨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机制及对端粒酶(telomerase,TA)与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leptin作用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TRAP-PCR银染法检测不同浓度leptin作用HepG2细胞后端粒酶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析leptin作用24 h后hTERT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leptin可以促进HepG2细胞增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leptin可以改变HepG2的细胞周期,使S期比例升高;leptin可以活化HepG2细胞端粒酶,上调HepG2 hTERT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leptin可能通过上调HepG2 hTERT表达,增强端粒酶活性,改变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曹坤;李海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冷冻止痛法对于行桡动脉血气分析时穿刺所致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于本科行桡动脉血气分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观察组在操作前拟定穿刺处予以冰袋冷敷3min,两组患者均于穿刺后予以疼痛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心率及血压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波动及血压波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止痛法应用于拟行桡动脉血气穿刺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穿刺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7%~13%[1]属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被认为是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使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前期(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对符合2型糖尿病足(wagner1级)的患者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及冰蜜膏外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从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我们将该方法做了适当调整推广至2型糖尿病足(wagner2~3级)的患者,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倪洪岗;杨娟;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药房于2015年4月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随机抽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门诊药房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时的11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115例为于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门诊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管理前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等情况.结果 实行精细化管理后的门诊药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管理模式时的门诊药房患者的满意度,上报出错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下的门诊药房情况,工作效率较之前的管理模式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降低报错率,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张国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口位置对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对1年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患者依据吻合口位置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吻合口与肛缘距离≤3 cm,B组距离为3~5 cm,C组距离>5 cm,术前、术后3个月、1年对三组患者肛管大缩榨压(MSP)、大肛管静息压(MRP)、大耐受容量(MTV)测定比较,通过徐忠法、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FIQL)分别对三组患者术后1年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价,统计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 与同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3个月MSP、MRP、MTV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三组MSP、MRP、MTV水平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肛门功能主观评价优良率50.00%低于B组、C组的83.33%、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生活方式、抑郁/自我感受、心理应付/行为、窘迫尴尬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1年肛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与术中吻合口位置有关,吻合口位置与肛缘距离>5 cm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佳,生活质量高,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作者:诸锡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经强化肩胛带训练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并分析疼痛程度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终完成临床研究70人)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训练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训练治疗+早期康复训练护理,44例),分别于入组实验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分值与疼痛程度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SDS、SAS、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与不良情绪评分均程正相关,且均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能通过缓解疼痛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杨彬彬;乔菲;张博;陈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消肿止痛方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切开引流术患者6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肿止痛方中药坐浴及外敷,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水肿、渗血及恢复情况,同时纪录患者创口肉芽生长情况,综合评价消肿止痛方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水肿状态,中药组23%患者出现水肿,对照组水肿数约70%;中药组20%患者出现渗血,对照组渗血数约63.3%;中药组患者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几率、肛门功能障碍、复发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7、14d中药组患者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中药组显示出良好的肉芽生长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肿止痛方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中具有优越的辅助治疗效果,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口愈合,可考虑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伟;黄华丽;周阿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9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9例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价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13.56%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观察组呕吐发生率15.25%低于对照组25%;观察组腹泻发生率30.5%显著低于对照组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发脑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疗前后焦虑与抑郁自评分数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晔;吴翠华;杨琴燕;仇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纤维支气管镜已成为成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1].由于儿童气道狭小,检查不能配合等因素,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对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患儿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靳蓉;孙永烽;徐慧;程星;叶章敏;吴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梗阻性大鼠模型,了解梗阻性黄疸不同时期肝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抗氧化免疫营养治疗对有营养风险的梗阻性黄疸病人其肝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抗氧化免疫营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选取健康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与胆总管结扎组,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于术后5、12、19 d三个时相点检测SOD、MDA在大鼠肝脏组织中的含量.(2)选取30例有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中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组在规范营养支持的基础上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及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于入院第7天检测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胆总管结扎组术后各时相点的SOD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干预组病人的ALT、AST与JBIL,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阻性黄疸病人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抗氧化免疫营养治疗有利于肝功能和营养状态的恢复.
作者:刘飞;杨大刚;孙诚谊;王惠群;刘影;李福堂;梁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我院收治了一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剖宫产全麻苏醒延迟可疑肺水肿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产妇,女,39岁,身高约150 cm,体质量约50kg.因“停经8+月,腹痛3天,加重1天”人院,入院后诊断:晚期妊娠先兆早产G1P0、横位、高龄初产妇、轻度贫血、腹痛原因待查、不完全性肠梗阻、阑尾炎、双肾积水、羊水过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保胎、胃肠减压治疗1周后,行急诊剖宫产+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示:ECG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Hb91 g/L、WBC11.64×109/L;血生化K+3.32mmol/L、Na+ 133.6 mmol/L、Ga2+1.88 mmol/L、ALT 5U/L、白蛋白24.8 g/L、尿素2.06 mmol/L、血清胱抑素C 1.12g/L、CO220.4 mmol/L、余无特殊.既往史:无心、肺疾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30+年前患脊髓灰质炎,遗留左下肢瘫痪,双上肢手指多发畸形,余无特殊.
作者:朱李进;朱昭琼;刘兴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D4+、C D8+细胞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4.5 g bid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每次100~200 μg,用定量吸入器,每天3~4次吸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每天静脉滴注常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2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静滴60 mg bid,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CD4+、CD8+、心肌酶谱、血小板计数及CRP和IgG、IgA、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在CD4+、CD8+及CD4+/CD8+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D4+ (37.1±5.3)、CD4+/CD8+(1.52±0.37)上升,CD8+ (29.1±4.6)下降,变化比对照组CD4+ (33.8±4.9)、CD4+/CD8+ (1.17±0.35)、CD8+ (29.8±3.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心肌酶谱、血小板计数及CRP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的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两组患者IgG、IgA及IgM较治疗前均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免疫指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徐荣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以突然发作的视物模糊、视物变小、视物变形和中心或旁中心暗点为主要表现[1].对于CSC的治疗仍然在发展之中,传统的激光光凝治疗仅能针对渗漏点位于中心凹外大于250μm的病人[2],且不能改善脉络膜的高灌注状态.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能够弥补上述不足,是目前被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的CSC治疗方式.一系列的研究[4]表明低剂量和低能量的PDT治疗显示出有意义的结果.我们选取随机对照实验RCT、非随机对照实验(NRCT)、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结果进行系统评价,总结急性期CSC的PDT治疗是否对患者预后有利,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可信的证据.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旺;蔡善君;叶青;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头面部烧伤儿童的心理成长状态的影响及影响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头面部烧伤儿童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儿发生情绪障碍的表现实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宣泄疗法,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等)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对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率、住院时间、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等,并于患儿出院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1次跟踪随访,评价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变化.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心理干预对头面部烧伤儿童心理成长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恐惧不安心理表现、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1年的随访中,这种心理改善情况持续好转,对照组患儿在1年的持续随访中心理状况有所恢复,但不如观察组患儿的恢复状况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头面部烧伤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干预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考虑综合因素.
作者:尹朝红;常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镇静、镇痛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大部分ICU对患者均会使用镇静药物并且需达到一定的镇静深度,减轻患者痛苦,防止患者躁动、避免意外拔管等;这也是ICU治疗中基本的措施.我们收集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机械通气患者87例,观察比较了盐酸右美托咪定与力月西对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显示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且可缩短ICU患者的撤机和拔管时间.
作者:牟胜旭;何旭;刘国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大,分时段预约挂号成为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新的模式[1-2].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量大,每天前来就医的患者约6 000人次.我院于2009年9月开展预约挂号服务,2012年1月开展分时段预约挂号,有效缓解了门诊扎堆排队候诊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莲;吴宝勤;郑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