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静脉麻醉药对GABA能神经元的Phasic/Tonic抑制的影响

张又(综述);喻田(审校)

关键词:静脉麻醉药, 神经元, 受体介导,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性, 兴奋性, 神经细胞膜, 超极化反应, 抑制作用, 突触囊泡, 酸根离子, 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 全麻机制, 浓度梯度, 独特作用, 氨基丁酸, 阴离子, 细胞外
摘要:γ-氨基丁酸(gama-amino butyic acid ,GABA )是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 GABAA 离子型亚基受体发挥生理效用。GABAA 受体属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通过增加神经细胞膜对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膜外高浓度的阴离子顺浓度梯度产生内向流动,从而引起突触后的超极化反应,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由突触内的GABAA 型受体短暂的或“阶段性”的激活突触囊泡释放GABA ,从而产生的抑制,称为Phasic抑制,也是 GABAA 受体介导抑制性作用的经典途径。而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GABAA 受体介导的新型抑制作用即Tonic抑制[1],它是由于轴突末梢保持一种持续少量的GA-BA释放,细胞外低浓度GABA 的环境能持续性的激活突触外的GABAA 受体引起的生理效应。本篇拟综述突触内和突触外GABAA 受体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的独特作用以及与全麻机制相关的新研究进展。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常见并引起了广泛重视。为了解本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现对本院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琦;张姝;何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感染后咳嗽96例临床观察

    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中常见的原因[1]。患者由于咳嗽时间长,反复就医不仅导致抗生素过度应用,增加患者自身和医疗部门的负担,还干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就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美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感染后咳嗽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昌锋;吴雪花;叶嫒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直接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脂蛋白(a)[L P (a )]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H cy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LP(a)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是脑梗死的独立的危险因子[1]。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的观察,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进而探讨血清 Hcy 和LP(a)水平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程丽萍;王紫霞;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以及对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186例初诊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接受全程放射治疗,调强放疗组89例,适形放疗组97例,两组病例均采用Phicips高能直线加速器治疗,选择能量为6MV-X射线。适形放疗组分4段设野,DT2Gy/次,1次/d ,5次/周,根治剂量DT70~72Gy/35~36次/7~8周,预防剂量DT50Gy/25次/5周。调强放疗采用7野共面照射,靶区处方剂量GTVnx :69.96Gy~73.92Gy ,GTVnd:69.96Gy ,PTV1:60.06Gy ,PTV2:50.96Gy。全疗程33次,1次/d ,5次/周。放疗过程中每两周执行1次实时验证。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适形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0.7%、85.5%;调强放疗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1%、86.5%。调强放疗组口干和张口困难发生率和损伤程度明显低于适形放疗组。结论调强放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较适形放疗组明显降低,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红;张海霞;余伟;尚友兰;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髋臼前壁骨折13例治疗体会

    髋臼前壁骨折是由高能量创伤所引起。目前随着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该骨折类型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若临床治疗不当,则并发症发生率与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本文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髋臼前壁骨折患者13例,将其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作者:张建军;孙锐;张祥永;李永翰;防方军;曹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腺样体肥大合并血友病A围术期麻醉处理1例

    血友病是一组伴性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常以血友病A和血友病B多发[1]。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难止以及外伤、手术后严重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为主。替代治疗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血友病A患者出血的方法。现有适应证的血友病 A/B患者均可接受各种外科手术治疗。按手术部位和范围本手术属于大型手术范围[2]。

    作者:秦晨光;杨天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VEGF及MT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疗效与预后的判断。例如标志物CEA和CA125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包括肺癌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多基因、多步骤,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在不同的肿瘤中表达,而同一肿瘤又可表达多种标志物。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loo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及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 T )的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VEGF(亦即VEGF-A ,但通常简称为VEGF)是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生长有强力诱导作用,并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密切相关[1,2]。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 VEGF的表达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区分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3]。肺癌患者血清V EG F高水平预示病期较晚,浸润范围广泛,病灶远处转移。因此监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后V EG F值的变化,对晚期肺癌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M T (metallothionein ,金属硫蛋白)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与金属离子具有高度亲和性的低分子量结合蛋白。致癌过程中MT的产生与肿瘤迅速生长、致癌物质刺激及癌基因激活有关。在许多肿瘤组织如甲状腺肿瘤、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中都发现M T 呈高水平表达[4]。本实验通过检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VEGF、M T表达的情况,探索VEGF、M T 与肺癌诊治的相关性,为该标志物能否作为肺癌诊治、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邢时云;郑召鹏;黄丽斌;苟小丽;杨卫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贵州省卫生行政管理者对医疗联合体认知现状调查

    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就是由一家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服务机构组成,居民自愿选择就近医联体签约就诊,在社区首诊,逐级转诊[1]。卫生部明确将医联体作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实践[2]。从目前医联体的组建过程分析,多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各级医院参与[3,4]。本文就贵州省市、县级卫生行政管理者对医联体的认知进行调查,为我省医联体的组建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余昌胤;肖政;汪成琼;舒涛;勾强;喻田;宁贵华;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牛痘疫苗致炎皮肤提取物在30例糖尿病神经痛中的应用观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之一,26%~50%的患者可出现神经病变,其中以感觉神经病变即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ainf ul dia-betic neuropathy PDN )或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 )为常见。DNP患者可因为慢性疼痛而活动减少,出现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降低正常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的能力,削弱心理和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1、2]。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常常见到即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但疼痛仍然难以缓解,故顽固性DPN疼痛已成为疼痛治疗领域里一大难题及热点。

    作者:彭璟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9年贵州省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2009年4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由于此次疫情是由一个新型H1N1病毒亚型引起的,人群没有天然免疫力[1],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传播,W H O在6月11日将大流行警戒级别提高至6级,宣布了新甲型 H1N1流感的世界大流行[2]。我国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贵州省按照国家要求迅速扩大监测点,及时监测流感疫情,现将2009年贵州省流感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庄妍;雷明玉;曾正;唐光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医学骨干医师培训方式及效果评价

    重症医学走在高级生命支持医学前沿,配备多种先进生命支持仪器和技术,为更多的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提供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卫生部及各级医院的重视,重症医学科在2009年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日名录》中新增为一级诊疗科目[1]。而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贵州省各县级医院相继建立重症医学科。但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重症医学医师明显不足,由此省卫生厅组织在我院进行县级医院重症医学骨干医师培训。我科进行培训的全部骨干医师培训学员共61人,采用理论培训+模式操作+临床实践的方式培训3个月。现将培训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明江;高飞;陈涛;陈淼;傅小云;陈华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几种静脉麻醉药对GABA能神经元的Phasic/Tonic抑制的影响

    γ-氨基丁酸(gama-amino butyic acid ,GABA )是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 GABAA 离子型亚基受体发挥生理效用。GABAA 受体属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通过增加神经细胞膜对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膜外高浓度的阴离子顺浓度梯度产生内向流动,从而引起突触后的超极化反应,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由突触内的GABAA 型受体短暂的或“阶段性”的激活突触囊泡释放GABA ,从而产生的抑制,称为Phasic抑制,也是 GABAA 受体介导抑制性作用的经典途径。而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GABAA 受体介导的新型抑制作用即Tonic抑制[1],它是由于轴突末梢保持一种持续少量的GA-BA释放,细胞外低浓度GABA 的环境能持续性的激活突触外的GABAA 受体引起的生理效应。本篇拟综述突触内和突触外GABAA 受体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的独特作用以及与全麻机制相关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又(综述);喻田(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肌肉痉挛中的临床应用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常见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透析中后期,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常常要提前终止透析,是透析不充分的一个主要原因[1]。为探讨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肌肉痉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科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以使患者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率降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清;曹艳飞;何超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阿立哌唑后血清IL-2、IL-4水平变化的探讨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与正常人的差异,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阿立哌唑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细胞因子IL-2、IL-4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血清标本中IL-2、IL-4的水平,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2、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较治疗前IL-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IL-2、IL-4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对照组(P<0.05)。(4)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血清IL-2、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具有下调IL-2、IL-4水平的作用,阳性症状亦得到改善。

    作者:刘倩倩;李亚飞;朱祥路;蒋天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发生血管硬化、贫血、营养不良以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众多临床研究证明慢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且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1]。因此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清除体内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的作用[2]。因此我们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以探讨该药对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叶婷婷;邓妍妍;王黎萍;李骏峰;沈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1142例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先天性听力缺陷是新生儿出生时常见病之一,据资料统计,先天性听力缺陷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1%~3%左右[1],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80万人为0~7岁儿童,而且每年还新增约3万名聋儿[2]。0~3岁是人类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在3岁前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并及早干预,可避免聋哑残疾的发生,否则很难有逆转的希望。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我院从2010年8月起利用 TEOAE筛查仪对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晓林;郑庄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1例报告

    肾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二位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膀胱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的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已被广泛应用于早中期肾癌的手术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后腹腔镜技术现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所接受。

    作者:庄永祥;梁国标;陈宗平;暴丁溯;陈安健;简毓;赵发亮;崔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毒患儿血液净化治疗34例护理体会

    近年来,急性中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三大主因之一[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中毒常规救治措施包括: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等,少数中毒可使用特效解毒剂,但临床上大多数毒物并无特效解毒剂,且不少病例病情迅速发展为多器官衰竭(M ODS ),此时,血液净化治疗便成为救治成功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4例中毒患儿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艳;赵丹丹;徐丽娜;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ega截骨术联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2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ega截骨术[1]是波兰Dega医生1969年首先描述用于脑瘫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2001年GrudziakI[2]医生对 Dega 截骨术进行详尽描述后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得到广泛应用。作者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一期切开复位,股骨短缩旋转截骨,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例(29髋),回顾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共20例(24髋)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陈刚;吴璇昭;童晓波;杜君;何坤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8例诊断及治疗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1]。自1931年K1emperer and Rabin[2]报告第一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tumor of the pleura ,SFTP)以来,文献报道大约有900例,尤其是巨大孤立性纤维瘤(giant solitary ibrous tumor ,GSFT )的病例更少。因此对该类疾病诊断及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3-7]。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G S-FT 患者8例,手术切除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川;梅宏;李震宇;孙勇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