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损伤28例诊治分析

梁正子;郑文静;颜登国

关键词:结直肠损伤, 结肠损伤, 组织愈合, 严重损伤, 临床总结, 处理比较, 腹外伤, 细菌, 生命, 能力, 感染, 肠壁
摘要:结直肠损伤是腹外伤中较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结肠内含有大量细菌,结肠壁薄,血运差。所以结肠损伤后极易感染,组织愈合能力差,临床处理比较困难,严重时危及伤者生命。本文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结直肠损伤作一临床总结,现分析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纱布瘤的 CT 表现

    纱布瘤(gossypiboma)为医源性少见病,是手术过程中误留在人体中的医用纱布团所形成的假性肿瘤样病变。腹部是常见的外科手术部位,故纱布瘤多常见于腹腔,胸腔、乳腺亦有报道[1,2],与良性肿瘤性病变鉴别有一定困难,术前易误诊。作者现将工作中遇到的3例腹腔纱布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CT 表现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廖欣;焦俊;陈佳妮;童娟;高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腹部手术后切口延期感染7例治疗体会

    切口感染多发生于术后3~4 d,延期感染多见于有钢板等内置物的手术,腹部无内置物的手术切口延期感染十分少见。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了7例此类病人,均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玉林;黄专专;熊建斌;申梓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DNA 细胞定量分析在口腔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近几年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FCM )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能对细胞周期和DN A 倍体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分析,取材方便,且具有无创性,目前多利用于妇科宫颈癌的筛查,临床利用价值较高,若流式细胞仪能对颌面部肿瘤的良、恶性情况作出较准确的早期诊断,从而可为医生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提供了有利的临床指导。本课题通过口腔刷取材,进行DN A倍体细胞定量分析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报告结果作比较,探讨DN A 倍体细胞定量分析系统在口腔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韦敬;冯红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LCT )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MCT/LCT )短时间恒速输注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为18~50岁,术前 ASA分级Ⅰ~Ⅱ级的2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分别行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4 mg · kg-1· h-1维持麻醉(L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4 mg · kg-1· h-1维持麻醉(M组)。在气管插管后(T1)、维持输注丙泊酚麻醉2 h后(T 2),各取静脉血检测乙酰乙酸、β-羟丁酸值,计算血酮体比率(乙酰乙酸/β-羟丁酸)。结果 T1、T2时点两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血酮体比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短时间持续输注对肝脏能量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安丽;高鸿;欧炜;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芪抗肾脏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黄芪注射液,都是由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根制取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之功效。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黄芪进行了深入的药理研究,发现其诸多有效成分,尤其是在对于急慢性肾小球炎、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 )、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肾脏疾病的治疗当中发挥着稳定、高效、持续、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鹏(综述);马洪(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 )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120例经过症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R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兰索拉唑30mg,2次/d、胃苏颗粒5g,3次/d。对照组:兰索拉唑30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观察临床症状、内镜下变化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症状及内镜下黏膜修复状况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RE均有好疗效,但对照组出现莫沙必利导致的腹泻、腹痛及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而观察组未出现药物副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尔博;聂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81例

    正常人在无额肌参与情况下双眼向正前方平视时,上睑覆盖上方角膜约1.5~2 mm。上睑下垂系指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消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所造成的下垂状态。下垂的上睑遮盖角膜超过2 mm ,甚至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为了视物,患者往往仰首下视或过度收缩额肌以提高上睑,结果导致额部皱纹增加,眉毛抬高,形成上睑下垂患者特有的面容。上睑下垂是眼科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对人的外貌影响较大,因而患者求治迫切。临床上对提上睑肌肌力4 mm以上的,通常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其中肌力大于等于10 m m 的,则可选择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或睑板Muller’s肌切除术等,往往都能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提上睑肌肌力几乎完全丧失的上睑下垂,目前只能选择利用额肌的方法矫正上睑下垂,我们通常选用同种异体阔筋膜作筋膜悬吊术,治疗效果肯定,但常受到异体阔筋膜来源供应的制约。用自体筋膜则多增加患者的痛苦与创伤。现在我们选择行眉区额肌筋膜瓣作上睑下垂矫正术,治疗了提上睑肌肌力4 mm以下的上睑下垂患者,效果良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哮喘儿童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变化及与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变化及与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 )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初治哮喘患儿40例,年龄5~12岁(未系统治疗,近一月未使用激素及其他药物如孟鲁司特钠、氨茶碱等),2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20例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分别测定FENO、肺功能、外周血EOS计数。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1月后 FENO、肺功能的复测。选取15例正常同龄儿童(无哮喘、鼻炎、过敏史,近2周无呼吸道感染史)FENO、外周血EOS计数、肺功能作为对照,分析治疗前后FENO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 FEV 1%、外周血 EOS 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 FENO (44.86±16.88) ppb ,非急性发作期FENO (33.35±16.88) ppb ,均高于正常儿童,急性发作组高于非急性发作组,但FENO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亦与外周血EOS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后 FENO明显降低。结论 FENO在哮喘管理中需与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联合应用。

    作者:范丽;崔玉霞;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耳鼻喉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探讨

    2010年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方向,各大医院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的各种有效途径。而众多优质护理服务仅仅侧重于住院患者,而将门诊边缘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品质直接、快捷地为病人所能感受到。门诊其他部门工作流程的有序化,以人为本服务的体现,大部分是通过护理人员传递给病人的[1]。我院针对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相对较低,出诊专家对护理工作评价相对不足,针对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必须达到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我科于2012年9月在门诊全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并于开展前后对患者及其出诊专家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让我科出诊专家满意,获得了双赢的成效。

    作者:蒋敏;李德贤;李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贵州省2008~201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际交流日益频繁,流动人口的迁移对各国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带来重要的影响,也是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上升的四大因素之一[1],流动人口的增加被认为结核病流行的“加速剂”[2]。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流动人口普遍经济收入较低、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健康观念差,容易受到歧视,基本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比本地户籍居民更多、更复杂的健康风险[3]。

    作者:闵红艳;雷世光;宋沈超;陈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妊娠超声误诊1例报告

    近年来,异位妊娠越来越多。根据受精卵着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手术切口妊娠、子宫残角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常见。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腹腔早、中期妊娠报导相对较多,而晚期妊娠较少,发生率约为1:(15000~30000)次正常妊娠,病死率数倍于其他的异位妊娠,与内出血发病率高有关[1]。腹腔妊娠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1];继发性是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以后由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妊娠囊从输卵管伞端排出,再种植于腹腔。也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继发性腹腔妊娠占大多数。许多腹腔妊娠病例的胎儿在妊娠早期即死亡,存活到中期妊娠甚至晚期妊娠很罕见。在早期妊娠的前、中期,超声难以区分腹腔妊娠和其他的异位妊娠。术中如发现盆腔器官有破口可确诊为继发性腹腔妊娠,若未发现有破口,但孕早期曾发生剧烈腹痛,或人工流产术和(或)药物流产失败均提示继发性腹腔妊娠可能[2]。

    作者:邱先发;范光明;刘昌铭;张永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以及衰竭[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DM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N是DM 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心血管病死亡的DN 病人数为无蛋白尿DM 病人的4倍,为一般健康人的37倍[2]。随着DN的进一步的恶化,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加强DN患者治疗和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现结合我院收住的60例D N患者的治疗情况,对D 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长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实时动态胰岛素泵(SAP)与单纯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S A P组用722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及餐前追加大剂量调整血糖,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 -CGMS)监测血糖;单纯CSII组用712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超短效胰岛素及餐前追加大剂量调整血糖,应用血糖仪监测指尖血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 )、餐后2 h血糖(2hPG)均有显著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单纯CSII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3.7±0.4)VS(4.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糖发生频次(0.25±0.44) VS .(0.6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CSII更快、更安全,在显著降低血糖的同时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作者:王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肺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18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90例,化疗方案:实验组以莫西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联合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联用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4个月。结果共有171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85例,痰菌阴转率81.2%(69/85);对照组86例,痰菌阴转率56.9%(49/86),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91.7%(78/85),对照组为80.2%(69/8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空洞闭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洞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5%(71/85),对照组总有效率59.3%(51/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显效率为52.9%(45/85),对照组为27.9%(24/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西莫沙星和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公司2013年度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职业健康体检关系到企业在职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1],为了解在职职工健康状况,确定职业与危害健康因素,并为今后制定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2013年6月对某公司在职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作者:蔡贵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听力损失94例临床观察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长期的病理变化可破坏中耳传音结构,并可引起内耳功能损害,造成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听力损失。本文根据病人术前纯音测听结果,结合耳流脓持续时间及术中中耳骨质破坏程度,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听力损失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饶澄;黄兴玉;王世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保守治疗27例临床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 mandibular disorders ,TMD)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类、炎症疾病、骨关节病,但不同类型的颞下颌关节疾患都必须严格遵循统一的综合保守治疗原则[1],如何正确的使用保守手段治疗不同类型的TMD ,基于我们对该病早期的准确诊断与科学的疗效评估。我院自2011年以来针对不同分类的TMD 病患者采用微波理疗、手法复位、各类开口练习、关节腔封闭与冲洗等多种保守手段治疗,现随机抽取2011年6月以来就诊我院的27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对其临床分类治疗的疗效作一评估分析与讨论。

    作者:张倩;余小明;马丽霞;李艳;谭芳;焦炳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中及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A组(冠脉造影明确后即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并行PCI治疗)和B组(PCI术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PCI术后 T IM I3级血流率、术后6~12h超敏肌钙蛋白(hs-T nT )、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 PCI术后即刻 TIMI3级血流率有高于B组倾向72/75 vs 66/75,χ2=3.26,P=0.05),A组术后6h、12hhs-TnT浓度显著低于B组(94±12.8vs104±6.2pg/mL,P<0.001;69±11.4 vs 78±13.2 pg/mL ,P<0.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论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较术后应用可能获得更好的心肌灌注水平,降低介入手术相关心肌损伤,不增加严重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作者:李安洁;蒋智;梁青龙;吕美霖;韦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80例小儿癫痫疗效观察

    癫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原因为大脑的异常放电所致[1],大多数患儿需长期服药,且常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影响认知功能,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近10年来,国际公认的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涌现,其中部分药物不仅控制癫痫效果良好,且对大脑认知功能影响也小,比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药物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 ),自2007年3月在中国上市以来,其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癫痫患儿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本研究对应用L ev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用药前后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及脑电图表现,为评价L ev对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廖钊;王建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27例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疗效观察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air leak syndrome )包括间质性肺气肿(PIE )、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血管内积气及气腹、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N IC U 的常见病。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ation ventilation , HFOV)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械通气方式,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其优点为高频率、小潮气量、低气道压、机械死腔小,不增加气压伤的前提下提高氧合,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效果明显。我科 N IC U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HFOV治疗27例气漏综合征患儿,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薇;赵倩;何琛;陈姝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