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性前臂骨折并尺神经损伤6例临床分析

胡国伦;陈代全;吕国庆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 前臂骨折, 尺神经损伤, 治疗效果, 手法复位, 前臂骨干, 并发症, 病例
摘要:尺神经损伤是前臂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罕见并发症.我们近几年来收治此类病例6例,4例为行手法复位后出现,经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颈静脉插管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插管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D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70例下肢DVT患者经颈静脉途径插管每日尿激酶50万U间断推注溶栓治疗.溶栓前均行TrapEase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溶栓后14侧髂股静脉狭窄者行PTA术、8侧髂静脉行PTA术+Stent术.结果 70例患者79侧患肢插管成功率为100%.经导管间断灌注尿激酶,总剂量平均400万U,总时间平均40小时.溶栓效果影像学评价:Ⅲ级占31.6%(25/79),Ⅱ级占48.1%(38/79),Ⅰ级占20.3%(16/79),血栓溶解有效率(Ⅲ级+Ⅱ级)为79.7%.出院时临床疗效评价:治愈63.3%(50/79),显效20.2%(16/79),有效16.5%(13/79),临床全部有效.4例患者留置导管皮肤入口处出血30~200ml,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62例随访3~21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痊愈67.7%(42/62),显效17.7%(11/62),有效11.3%(7/62),无效3.3%(2/62).结论 经颈静脉途径插管小剂量尿激酶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顺行插管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DVT.

    作者:于广计;周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F-κBp6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8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血糖缺血再灌注组(nIR)和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观察时间点为再灌注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每个时间点各5只.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形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线拴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NF-κBp65的表达.结果 dIR组和nIR组NF-κBp65主要表达于缺血周边区,dIR组再灌注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NF-κBp65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7±4.2、53.4±8.0、72.4±7.2、60.7±5.0,与nIR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F-κBp65表达增加和表达时间提前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范瑞明;余昌胤;杨丽;詹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贵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RANTES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RANTES基因启动子-28C/G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5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组RANTES基因启动子-28C/G基因型,并对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28G阳性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28G阳性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RANTES基因启动子-28G等位基因与贵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关,但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张松;时立新;王睿;庄惠君;吴丹荣;邱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应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脱垂性痔78例报告

    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hoids,PPH)是治疗Ⅲ、Ⅳ度内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我院自2002年11月开始应用该技术治疗脱垂性痔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汝一;程海玉;颜登国;姬清华;鞠冬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颇多,我科老专家沈冯君教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伟;谢燕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仁怀市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病后5%~20%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病死率高达6%~7%[2].仁怀市2000~2003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是27.78/10万、24.12/10万、26.24/10万和11.47/10万,2004年5月,我市组织接种了5万余人的乙脑疫苗,当年乙脑发病呈大幅下降,报告发病率仅为5.42/10万.

    作者:陈圣俊;雷显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对大鼠SAP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发病因素及乌司他丁对大鼠SAP合并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SAP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每组再分为术后6小时和12小时亚组.检测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并对胰、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比较U组给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1)U组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及胰、肺病理评分与同时点SAP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SAP组TNF-α在12小时比6小时明显下降(P<0.05);(3)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与胰、肺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343~0.781,P<0.01).结论 (1)TNF-α、MDA和肺组织MPO是引起SAP合并肺损伤的重要因素,乌司他丁能减轻SAP合并肺损伤;(2)通过检测血AMY、TNF-α、MDA和肺MPO浓度可以间接地反映胰、肺损伤的程度.

    作者:汤可立;苗雄鹰;石承先;程建华;罗湘蓉;高宇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切口逆行胆囊切除术不同方法的合理应用

    作为目前普外科常开展的胆囊切除术,如何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医源性胆道及血管损伤,一直是肝胆外科医师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间作者非选择性亲自施行的318例小切口逆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并就手术中的处理方法及路径进行探讨.

    作者:李春来;毛颖;黄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血运分布各有其特点.三维血流能量成像是近年出现的能立体直观动态的显示器官和肿瘤整体血流灌注的新技术.我们应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3D-CPA)检查子宫肌瘤51例,以获取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的立体结构,报告如下.

    作者:邓岚;吴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曲肽和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危险的并发症,迅速有效地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应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余俊;卢晓霞;陈安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5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已属常见病、多发病,成为人类第五位死亡原因[1].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感染的发生率有增多趋势.而肺部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老年糖尿病较易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且患病率高,病情危重,临床表现特殊,易漏诊、误诊.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诊疗水平,现将我们处理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56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贤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心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5-羟葵酸(5-HD)拮抗缺血预处理组(5HD+IP),每组6只.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再灌注末分离心肌线粒体并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再灌注末,缺血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5HD+IP组线粒体膜电位较l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功能的损害,而5HD能部分废除该作用.

    作者:张琼;陈其彬;傅小云;喻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中的应用

    随着磁共振(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高压注射器在MRI增强中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从而使MRI增强图像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上高压注射器可以在短时间内行快速注射,实施快速扫描,能任意控制在某一造影期完成扫描,同时又可以进行双期或多期扫描,故而提高了多血供和少血供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对难以定性诊断的小病灶,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对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及鉴别诊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就高压注射器在MRI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找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疾病、不同扫描模式的佳流速、适宜的总量和时间窗,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李东方;史黔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包皮环切术式的改进及比较

    包皮环切术是比较简单的外科整形手术.手术虽然简单,但要做得美观、自然却并不容易,原因是包皮富有弹性,而且内、外板之间活动度大,所以不容易剪切整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传统包皮环切术加以改进,使包皮环切术更容易操作,切缘整齐,术后不用拆线,手术效果良好;同时也采用北京儿童医院的包皮内、外板分别切除术以及近几年常用的包皮环扎切除术.这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也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明显改善.近15年通过各种术式行包皮环切术320例,每种术式各有长处,相比较而言,认为改进包皮环切术更方便、更实用.现将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及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颜培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48例剖宫产术中重度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后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重度产后出血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148例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临床资料,以探讨减少剖宫产术中发生重度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李敏;赖婷;叶芳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95例甲型副伤寒临床治疗观察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贵阳市伤寒病例数明显减少,而甲型副伤寒病例数却相对明显增多.现就我科2002~2003年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甲型副伤寒,住院天数在10天以上病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燕;孙善碧;宋晓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临床上罕见,较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预后较佳.我科于1996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舰;冉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肾损伤是小儿较常见的脏器外伤,在小儿腹部外伤中约占8%~10%[1],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损伤,多为闭合性损伤.现将我科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8例肾损伤住院病人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唐应明;张应权;何国庆;安妮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骨髓抑制是癌症大剂量放/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针对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症,目前已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等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0多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具有血小板(PLT)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经过系统的体内、外研究,其中部分已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为PLT减少症的药物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就有关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作者:刘传才;陈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IMMARE具有两套光路系统的优势,它将速率散射浊度在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的长处与速率透射浊度法的近红外波长检测和颗粒包被技术相结合,使得该仪器的检测精度大大提高;同时此法还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

    作者:唐筑灵;张瑞霞;孙贵光;苟国雄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