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刘锐

关键词:综合疗法, 药物治疗, 肠易激综合, 现报告如下, 饮食疗法, 心理疗法, 疗效满意, 临床, 患者
摘要:我科采用心理疗法、饮食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3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硬膜外注药术与骶管注药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腰腿疼痛、麻木的一种常见病.研究表明,23%的腰腿痛患者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1].临床上约80%LDH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硬膜外腔注药、推拿和牵引等,其中硬膜外腔注药因疗效良好得到广泛的运用.硬膜外腔注药有两种途径:经骶管和腰椎间隙注入.为比较两种途径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郭礼跃;李瑶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在体外传代的毛乳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体外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中的层粘连蛋白(LM)、纤维粘连蛋白(FN)表达的变化,探讨LM、FN在体外毛乳头细胞的聚集、粘附、生长中是否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头皮以两步酶分离法获得毛乳头进行培养,分别对1、3、6、9代毛乳头细胞做LM和FN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胞浆中LM和FN在第1、3、6、9代免疫组化染色均为强阳性;毛乳头细胞培养到第9代,其细胞形态已发生变异,失去典型的梭形形态,已没有凝聚性生长的特性,并且细胞生长非常缓慢,已不适宜再传代.结论传代毛乳头细胞的LM、FN表达持续强阳性,提示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具有持续分泌LM、FN的能力,但LM、FN在体外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聚集、粘附、生长中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潘佩英;程波;姜晓勇;何勤;廖跃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无痛性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并发贲门撕裂的临床观察

    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常用、可靠的方法之一,其直观、准确性高,同时可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明确诊断并进行镜下治疗.但普通胃镜检查仅在咽喉局部表面麻醉下进行,患者多伴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感,常常引起呛咳、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如果受检者反复出现剧烈的呕吐反射,可能发生贲门或食管下段粘膜的撕裂,即所谓医源性Mallory-Weiss综合征[1].而无痛性胃镜检查技术通过应用少量的麻醉镇静(痛)剂,使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操作,没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相应减少了胃镜检查的并发症.我们对无痛性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并发贲门粘膜撕裂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梅;赵淑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15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强调预防和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下腰椎结核传统的治疗常因后凸畸形加重而出现神经根损伤.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患者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周焯家;张美心;赵筑川;李波;彭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形态学和增殖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以逐步完善MSCs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取1月龄SD大白鼠胫骨和股骨骨髓,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进行MSCs的形态学观察和记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度,绘制各自培养体系的传一代细胞生长曲线并比较.结果培养获得的MSCs呈梭形或多角形,表面有不规则突起.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获得的细胞纯度高,生长速率较贴壁筛选法获得的细胞快,增殖显著.另外,用小牛血清培养的MSCs生长曲线与文献报道的用胎牛血清培养的MSCs生长曲线一致.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认为是目前体外培养MSCs的理想方法.用于体外培养MSCs的血清可能有更多选择.

    作者:贾莹;陈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面康霜中红霉素和西咪替丁含量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面康霜是我院研制的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外用乳膏,经临床多年使用,疗效良好.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2]对其进行了制剂质量标准的实验,并对多年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旭美;黄怡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及经皮导管人造房间隔通道治疗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弄清的罕见疾病,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100万[1].由于PPH早期症状轻且不特异,实验室检查发现也不明显,故诊断往往延误[2].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并通过实验室检查作出明确诊断时,未经治疗的儿童患者平均存活时间少于1年,成人患者为2~3年,心功能Ⅳ级患者为6个月[3],而接受积极、正确治疗者存活时间可逾10年[2].

    作者:蔡运昌;杨天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4Fr导管在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4Fr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96例行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4Fr导管组(4F组,n=44)和5Fr导管组(5F组,n=52),分别记录、比较两组间造影图像质量评分、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及透视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4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5F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使用4Fr Radial TIG共用型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少,患者舒适性较高,图像质量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强;杨天和;张陈匀;刘晓桥;韦方;刘志琴;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植骨灵在良性骨病损治疗中的应用

    良性骨病损临床上很常见,其形成的骨缺损大小不一,常需植骨治疗.但自体骨来源有限,有时成为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我科从2001年8月到2003年10月用植骨灵或自体骨加植骨灵治疗45例骨良性病损患者,其中42例获得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向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菌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菌阴肺结核是结核病中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结核病例的50%~70%.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是结合病史、体征、治疗经过及PPD试验、X线胸片等结果综合作出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求作痰分枝杆菌培养,并定期复查胸片,必要时行纤支镜刷检或灌洗、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张勇;田彬;沈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幼儿胸主动脉狭窄型动脉炎动脉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患儿男性,年龄5岁,体重18kg.上肢血压135~180/56~67mmHg,下肢血压75~105/52~64mmHg.心功能Ⅱ级.缩窄段位于胸主动脉,长约6cm.术前肝、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手术方式为胸主动脉缩窄段两端旁路搭桥下行动脉成形术.麻醉处理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作者:高鸿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含MGMT及增强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测序鉴定正确后构建含增强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RT-PCR从人正常肝细胞中克隆MGMT并与克隆载体pGEM-T载体相连接.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克隆成功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MG-MT片段,同时酶切载体pIRES2-EGFP.凝胶纯化回收后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编码序列与GeneBank公布MGMT cDNA序列一致.真核表达载体的PCR及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耐药基因MGMT并构建了含EGFP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MGMT-EGFP,为MGMT的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李栋博;王季石;孙海燕;方琴;李伟达;徐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贵阳地区人群正视眼与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测量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以及近年来对角膜厚度与眼压之间关系的关注,了解角膜厚度的数据显得十分必要.我院应用角膜超声测厚仪对本地区人群近视眼及正视眼角膜中央厚度进行了测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唯伟;陈爱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特发性血尿8例报告

    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1%硝酸银溶液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肾盂灌注治疗特发性血尿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平;石家齐;由慧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20例膀胱癌癌旁2cm膀胱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为0.567士0.251.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存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高于癌旁组织OD值(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Ⅲ级>Ⅱ级>Ⅰ级(P<0.05),OD值在膀胱癌中随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浸润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1).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复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原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及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是否复发无关.但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有关.膀胱癌各病理参数中端粒酶阳性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作为比较可能更能显示其真正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道兵;罗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大衣高血压14例临床分析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顽固性高血压(RH)被确定实际为白大衣高血压(WCH),从而避免了对WCH患者不适当地增加用药种类及剂量,导致实际血压过低,造成病人更多不适.我院于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对临床疑为RH的61例患者经ABPM监测后发现14例为WCH患者,并随机选择年龄、性别相配对的14例RH者及14例正常血压者与之进行比较(包括动态血压曲线、血压负荷、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和合并靶器官损害情况),旨在总结WCH的特点及在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误诊.

    作者:张敏;吴学平;向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胸腹水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实用价值

    临床上继发胸腹水的疾病较多,其中以恶性肿瘤、结核、肝硬化为常见.近年来,检测生化指标用于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报告较多[1,2],但同时检测胸腹水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素氮(Urea)、肌酐(Cr)、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葡萄糖(GLU)等17项生化指标联合运用在恶性肿瘤、结核、肝硬化之间进行鉴别的报道较少.我们对这些指标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伦;杜文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贵阳市云岩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质量分析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公共场所.由于幼儿正处于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不如成人,易患各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因此<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将托幼机构列为感染控制重点行业,并规定必须对其预防性消毒质量及感染状况进行监测.我区目前共有托幼园所70余家,其中7家属公办托幼园所,其余均为私立机构,其办学规模从10多名到200多名儿童不等,硬件设施及卫生管理良莠不齐.为了解我区托幼园所预防性消毒质量及感染状况,我们于2003~2005年上半年对辖区内的托幼园所进行了监测及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春柳;张凤霞;张威;魏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胃癌术中放疗的并发症研究

    胃癌的术中放疗是在手术中一次性大剂量照射无法切除的肿瘤、姑息术后残留的肿瘤、根治术后的瘤床和淋巴引流区[1].对于胃癌的术中放疗的效果,据Abe[2]报道,日本京都大学胃癌单纯手术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3%、Ⅱ期54.5%、Ⅲ期36.8%、Ⅳ期为0;而合用术中放疗者5年生存率为Ⅰ期88.1%、Ⅱ期77%、Ⅲ期44.6%、Ⅳ期9.5%,Ⅱ~Ⅳ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我院1995~2002年对数种恶性肿瘤60例进行了术中放射治疗,其中胃癌42例,现将其术中放疗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吴涛;文小平;于扬;赵代伟;王黔;唐万发;王文玲;黄韵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我科采用心理疗法、饮食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3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