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彭建彪
根据我国近年来关于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研究、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认为要合理保护中药资源,发挥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的应有作用,才能为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作者:刘逊;朱缨;吴芝园;刘雪梅;胡芳;耿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5例和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Ⅲ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AS、SDS 评定“重度”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情绪,简单易行。
作者:邓永红;袁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化痰利咽法在临床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由于肝郁、脾虚、肾虚、肺燥等原因而引起气郁痰凝、气虚痰阻、阳虚水停、阴虚痰扰,痰湿停聚,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咽喉疾病。故咽喉疾病多与痰浊密切相关,治疗当从痰湿论治。
作者:董长梅;王仁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中频电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新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社区转诊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措施。方法:通过收集、归纳社区转诊相关文献,分析转诊制度在社区的发展情况。结果:社区转诊实现了全科与专科的衔接,但存在转诊标准不规范、协调性差,医保导向不明确等问题。结论:双向转诊制度必须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和配套,同时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作者:贾刘云;王倩;王森;孟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栾丽娟;刘其生;邓冬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素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QCC 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病房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陈美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深入人心,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瓶颈。特别在民族地区,受当地历史、交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制约,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破解基本医疗保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成为笔者的关注点,本文试图从新农合发展的角度,探讨信息化已经和即将带给该体制的重大变革,从而促进偏远地区新农合的发展,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作者:杨阳;赵怀清;李潇;杨让贤;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P <0.05);观察组休克、DIC、肝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胰性脑病及死亡率分别为10.67%、0%、0%、1.33%、4.00%、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钟建;徐平;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原发性痛经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优于对照组的76.09%(P <0.05)。结论:蒙药治疗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MD)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80例T2MD 合并 ACI (发病2周内)患者为病例组,入院后实施 NIHSS 评分,并分为小卒中组(NIHSS≤3分)和大卒中组(NIHSS >3分),另选同期在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史等,同时给予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高血压、颈部血管狭窄、HbAlc、Fbg 是 T2MD 合并 ACI 的危险因素,其中,性别和 HbAlc 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 T2MD 患者中,尤其是女性,需合理控制血糖,从而有效预防 ACI 的发生。
作者:邹湉;凌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山豆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山豆根中的总黄酮,并以 A1(NO3)3、NaNO2、及 NaOH为显色剂,芦丁为对照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山豆根中总黄酮含量为5.7mg/g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山豆根中的总黄酮。
作者:邹玉龙;张颖;徐丹;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常与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等混淆,以至于缠绵不愈。临床应细心鉴别,对症治疗,方可收获疗效。
作者:王月敏;刘银格;刘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张小萍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认为脾胃气化学说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张老师临床用药善用调理脾胃之药,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付芳梅;楚瑞阁;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价值。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150 mm ×4.4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 ml /min;柱温:25℃。分别对黄芪与红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024~10.120μg 范围内,黄芪甲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可重复的特点。黄芪中明显含有黄芪甲苷,而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十分微少,可提供此法鉴别黄芪与红芪。
作者:刘翠华;昌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消化系症状评分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测定芒毛苣苔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 DPPH、ABTS 和羟基(·OH)氧化自由基清除试验对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ABTS 和·OH 氧化自由基能力。结论:芒毛苣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小英;郭惠兰;黄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内经》中有“阳盛”、“阳胜”、“阴盛”、“阴胜”几种说法,通过分析其所在经文,可知“盛”与“胜”意义不同,“盛”为自身阴阳有余为害,“胜”当作运气学中“胜气”理解,为外界六气侵淫。但“胜”与“盛”因读音、表象相近,常被混用,故应将“胜”归还于运气学说,使运气学说中诸多治法发挥应有的临床价值。“盛”与“胜”一为内伤,一为外感,若将其混淆则使《内经》经义大为损失,无法真正指导临床。
作者:殷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晚期 NSCLC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3周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 NSCLC 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晚期 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坤;杨勇;王羽丰;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 UPLC 波长切换法测定玉叶清火片中栀子苷、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RRHD C18(2.1 mm ×10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 /min,柱温:30℃,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0~6 min 为238 nm,6~16min 为225 nm,16~25 min 为254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26~0.232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n =5),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为1.05%(n =9);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25~0.222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 为1.19%(n =9);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15~0.137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 为1.52%(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德智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