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妹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钱币状湿疹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青鹏软膏局部外擦治疗;治疗组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璐;谌莉媚;廖涛;刘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成分。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磨盘草粗粉,再用石油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石油醚部位成分。结果:共分离出14种成分,鉴定了其中8种,含量占总峰面积的67.62%。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Z)-9-十八烯酸酰胺首次从磨盘草中发现。
作者:马家宝;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COPD 稳定期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应用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辖区登记的 COPD 稳定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社区护理中应用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6MWT 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 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率为92.68%,与对照组80.4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OPD 稳定期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实施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可指导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楚斯垠;兰雅平;将木兰;张福英;邵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满意度、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抑郁量表(SDS)评分、焦虑量表(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际状况,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在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相对于对照组的84.29%有明显上升(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炼;冯先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 HPLC 测定气血双补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普柱(Durashell C18柱,250mm ×4.6mm,5μm );流动相:甲醇-0.085%磷酸溶液(36∶64);检测波长:316nm;流速:1.0ml /min;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0.0123~0.2458μg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 =0.86%,n =6)。结论:本方法的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气血双补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萍;彭建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刘素荣教授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情志不畅为该病的始动因素,临床可分为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四大证型,并分别给予逍遥散、丹栀逍遥散、肾气丸、消瘰丸加减辨证论治,辅以消瘿片、清热抗甲片、散结片、扶正抗甲片、右归胶囊、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为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了临床参考。
作者:张瑞荣;刘素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张小萍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认为脾胃气化学说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张老师临床用药善用调理脾胃之药,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付芳梅;楚瑞阁;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药物疗法与器械疗法在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行药物疗法治疗;观察组行器械疗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药物疗法相比,器械疗法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思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尺桡骨双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例数(4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显效例数(30例),同时,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其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朝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院实行小包装中药饮片运行模式,在资金、设备、人员方面以小的投入,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现总结分析我院在中药小包装供货商的遴选、品种及规格的确定、信息系统的设定、采购及保管要求、药房调剂模式及运行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
作者:马小兵;陈艾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片治疗,用药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帅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五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所出现功能失调的症状表现,通过中医的整体观念,藏象学说阐述,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及辨证论治。
作者:李士科;王刚;冯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进行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疑似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无肺结核原病灶的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结果。结果:①检验结果:6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44例、阴性22例;结核抗体检测:阳性29例、阴性35例;腺苷脱氨酶试验:阳性28例、阴性36例;T 细胞斑点试验:阳性31例、阴性33例。②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阴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0.91%、93.55%、93.75%、90.63%,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 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盛艳华;孙秀才;孟娟;施韦;陈心春;杨倩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法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与对照组的6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能较好的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及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采用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特点。结果: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反应及棉球植入导致的小鼠肉芽肿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所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可达到31.7%,但对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肿胀无明显作用。结论: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急性时相及慢性增殖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合酶途径有关。
作者:刘珊珊;向彬;郭营营;蒋石;泽溥;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内经》中有“阳盛”、“阳胜”、“阴盛”、“阴胜”几种说法,通过分析其所在经文,可知“盛”与“胜”意义不同,“盛”为自身阴阳有余为害,“胜”当作运气学中“胜气”理解,为外界六气侵淫。但“胜”与“盛”因读音、表象相近,常被混用,故应将“胜”归还于运气学说,使运气学说中诸多治法发挥应有的临床价值。“盛”与“胜”一为内伤,一为外感,若将其混淆则使《内经》经义大为损失,无法真正指导临床。
作者:殷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肩周炎采用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法原则将86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VAS 评分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9%(P <0.05);研究组治疗后 VAS 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闳贵;李维;禹志韫;林慧梅;刘荣兵;张宝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