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燕;冯端兴;叶贤伟;余红;刁晓源;李敏
乙状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大多隐匿,在基层医院,多以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就诊.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常常是闭袢性梗阻,极易发生破裂与穿孔,不宜采取保守治疗,迫使外科医师紧急处理,但对术式的选择意见有分歧.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2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适合的术式选择.
作者:孙平;张伟德;于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科自1986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耳鼻咽喉结核39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确诊后全部转内科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现总结如下,并对其临床表现特点加以分析.
作者:吴波;郭洪源;梁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咯血是肺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病因多,病种复杂.我们收集了1995年1月至2003年11月因咯血在我科住院,并有胸部X线、肺部CT与纤维支气管检查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将3种结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江荣;吴艳辉;赵远容;王黔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E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胶原酶、链蛋白酶E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3H-脯氨酸掺入法,观察维生素E对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维生素E对肝星状细胞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随着维生素E的浓度增加,对其抑制作用增强,呈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关系.结论维生素E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吴亚云;陆彤;程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小儿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及心脏复杂畸型矫正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体外循环法完成小儿心脏直视手术36例,现将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蔡回均;苟大明;余志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肠套叠是引起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边、远、穷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是导致小儿外科急腹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从1990年9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64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飞;刘明泽;易磊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丙嗪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氯丙嗪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进行BPRS评分和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和氯丙嗪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0%、氯丙嗪组为82%.利培酮的副作用主要为失眠,体重增加,氯丙嗪嗜睡及锥体外系反应较重.结论两种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利培酮较安全.
作者:熊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既往以切除子宫为主,对于年轻的产妇易造成心理或生理的创伤.本文报导1例在引产后胎盘植入致大出血行介入治疗的病例并复习文献,就其发生、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东林;孙丽君;明祖谦;李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Dode) Huang)及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mieri (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湖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1],生物碱是其主要成分之一,据相关报道,吴茱萸的镇痛作用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有关[2],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来自贵州铜仁江口、松桃、余庆GAP种植基地及湖南、陕西等地的11个吴茱萸不同品种样品进行了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对比分析,为贵州吴茱萸质优量大,提供技术依据.
作者:张丽丽;张丽艳;杨玉琴;李健;魏升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ium,TM)又名黄花地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地,据<本草纲目>及历代医药大典中记载均对其食用价值、医药价值、营养价值给以极高的评价.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合蒲公英的生长,不仅天然野生的蒲公英资源极为丰富,还可大面积人工种植,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营养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对具有营养保健价值的天然无公害野生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营养保健型野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泛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外对蒲公英营养及药用价值的研究报道很少,为此我们开展蒲公英营养价值及小鼠微核试验抗突变作用分析,分析探讨其营养价值及潜在的保健作用,为充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蒲公英资源,发挥其营养及药用价值,为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利用作前期技术准备.
作者:俞红;阮海星;黄靖宇;刘佳;吴克枫;高敏;王雨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无症状性蛋白尿可视为慢性肾病的早期表现,而肾病综合征可视为病程向慢性肾炎进展的突出表现[1].因此,对肾病综合征的及时有效治疗对延缓慢性肾损害的进程意义重大.我院自2000年1月以来,加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并观察其对血、尿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淋巴细胞培养是实验研究常用的一项技术,对于培养器皿,可以选用培养板,培养瓶,培养皿,三角烧瓶,试管,青、链霉素小瓶等[1,2].目前,关于淋巴细胞分离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多,论述较详细,而对淋巴细胞培养则论述较少,较简单.细胞培养工作十分繁琐,环节较多,探讨细胞培养的条件,对于成功培养细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1.5ml离心管培养淋巴细胞,观察了淋巴细胞培养前后的变化,探讨了淋巴细胞培养的条件及失败的常见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梅;赵士启;张克非;陈忠霞;刘永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Left Superior Vena Cava,LSVC)是一种少见的体循环回流静脉畸形,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约占0.5%.临床常见的是左颈总静脉与左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上腔静脉,左上腔静脉引流人右心房开口于冠状静脉窦,此型占92%,余8%开口于左心房[1].永存左上腔静脉不一定有特殊意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因其存在常使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难度增加.本文报告本院2003~2004年射频消融时发现的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内过速.
作者:梁金峰;吴立荣;张莉;王学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浓度NO对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兔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ALP)细胞化学染色和I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通过测定ALP含量判定NO浓度的改变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的I型胶原检测,了解NO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获得的成骨细胞阳性率达95%;(2)经AMP法检测上清液中ALP含量,不同浓度组Sin-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1)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纯化的成骨细胞.(2)NO浓度的增加对成骨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炯;吴承龙;陈艺新;尹培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对社会危害性很大.因此探讨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很有必要.本文回顾性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和意识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海帆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在治疗男性少、弱、畸精症和无精症时,常因受精障碍而失败.本研究对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卵,取新鲜精液或附睾睾丸取精,对MⅡ期成熟卵进行单精子显微注射.结果127个周期取1142个MⅡ期成熟卵进行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为75%,卵裂率为96%,临床妊娠率33%.结论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是治疗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敬芝;黄绘;施晓鋆;文莉;潘世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性砷化氢中毒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急诊科于2004年元月11日共收治4例砷化氢中毒患者,其中2例合并严重肾衰,1例病人长达25天无一滴尿液,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对于如此严重病人,我科采取了一系列监护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成功地抢救了这两例病人,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祝银凤;胡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我们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Z53021569)治疗VBI,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炜;张静;史兰;邓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大肠癌绝大多数是由息肉恶变而来,早期发现大肠息肉并及时治疗,是改善大肠癌预后的有效途径.我院近10年来(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内镜治疗大肠息肉共365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06例,占29.04%,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模荣;文学铨;赵逵;宋剑;龙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手术式.方法随机选择资料完整糖尿病人72例,PHACO术人工晶体植入36例,ECCE术人工晶体植入36例,随访30天,对二种术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种术式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虹膜色素播散,前房出血和后囊破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房水混浊,纤维膜性渗出,虹膜后粘连和后囊混浊.PHACO术的并发症低于ECCE术,术后视力恢复也以PHACO为佳.结论PHACO和ECCE二种手术方式均能使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但PHACO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优越性,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但应减少术中对虹膜的骚扰.术后局部及时应用激素控制纤维膜性渗出,加强术后随访,对于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
作者:翟琴华;罗鑫;刘太祥;李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