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30例

庄雪;傅晓芸;卢锦华

关键词:气滞血瘀型腰痛, 推拿, 身痛逐瘀汤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推拿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ODI评分、ROM评分、JOA评分、VAS评分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ODI评分及RO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 (P <0.05).结论:推拿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乌头汤治疗风湿痹症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乌头汤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湿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头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PLT)、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 (P <0.05);治疗后两组的PLT、RF、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治疗风湿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LT、RF、ESR及CRP水平的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铕滇;苏燕芬;郑锐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鞭打绣球中黄酮及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民间传统彝族药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樨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桑色素(4),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胡桃宁(6),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逯娅;代家猛;李艳红;杨淬;田凯;王韦;杨志;阮榕生;黄相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肺脾肾肝论治婴幼儿痰湿咳嗽经验采撷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介绍婴幼儿痰湿咳嗽的发生与肺脾肾肝四脏功能失调的关系.治疗过程中应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以促进整体功能的恢复,使痰自消、咳自止.天麻二陈汤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兼以健脾肾、平肝之效,在临床上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作者:刘如鹏;唐明珠;唐香倩;张云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以及一氧化氮(N0)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宇;王振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议蒺藜的药用价值

    藏药蒺藜因具有很好的强身健体,补肾等功效,被应用于很多藏药经典配方中.蒺藜的主要化学成分蒺藜皂苷提取制剂已应用于临床上,并且效果明显;除蒺藜皂苷,蒺藜还含有蒺藜多糖等化学成分.

    作者:吉先才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止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广西部分特色壮药药理与毒理研究概况

    查阅近15年国内研究文献,对壮药的毒理试验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壮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陆宏浩;包传红;李德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西医对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综合形成的,包括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创口、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而手术的实施是发生应激反应的根本原因.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帮助患者抵抗手术的不良刺激,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临床上对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多为西医,而中医药对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近年呈上升趋势.笔者以关键词“手术应激反应”、“手术应激反应并含中医药”,查阅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文献,对近年来中医和西医对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段吉瑞;周大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外耳道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外耳道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耳道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分散片联合激光射频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达87%,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激光射频治疗外耳道疖疗效较好,治疗后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凤;吕建刚;梁巧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杞明眼保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杞明眼保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大黄酚的含量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杞明眼保胶囊的佳提取工艺.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出膏率影响很大,其次为加水量,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体积的水,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通过验证,优选出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苏松柏;吕海涛;张丽丽;黄健;汤瑾;朱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壮医鲜花叶透穴灸疗法经验浅析

    鲜花叶透穴灸疗法是壮医独特外治法之一,是选用花瓣或叶片盖于穴位上,将炷香或药线点燃,隔叶点灸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文章主要介绍该疗法的定义、治疗原理、治疗法则、主要功效、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

    作者:马惠娜;张红参;李克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右归丸配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腰痛33例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为阳虚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右归丸组30例,艾灸组31例,右归丸配合艾灸联合组33例,观察护理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右归丸组、艾灸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右归丸配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麦粒灸在骨关节炎疾病中的应用概述

    麦粒灸具有调节寒热,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治疗骨关节炎.临床实验表明麦粒灸对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代相关实验研究证明,麦粒灸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可治疗关节积液.现对麦粒灸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谭洁;李梦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对其缓释度影响与稳定性考察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并以流化床包衣技术采用不同配比的包衣液1、2、3号对微丸行缓释包衣,筛选优配比,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释放度,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优的包衣液配比为3号;自制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3号与进口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释放度均符合药典要求,其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其与进口药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稳定.结论: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释放度影响不同,3号包衣液效果佳,且所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稳定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窦建华;侯喜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升降”理论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升降失常乃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是人体诸多疾病产生的根源.本文基于升降理论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总病机,脏腑升降功能紊乱为基础,阴阳气血升降失常为关键,故其治法终不离“升降”二字.

    作者:梁舒晴;王福凯;刘美红;梁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传统“中药药剂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授课为教学方式,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针对“中药药剂学”在教学方式上改变的需要,以及PBL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优点,通过“选取对象、分配角色、确定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和探讨、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与评价”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以及“PBL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作者:张文平;柯瑾;刘娜;程欣;侯安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H型高血压的中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称之为H型高血压,其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脑卒中风险.笔者回顾了近年来中医对H型高血压研究的基本状况,从H型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对H型高血压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门艳芳;吴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临床症状学浅析自闭症儿童的中医病因病机

    目的:对自闭症儿童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归纳,分析自闭症儿童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对56例自闭症患儿进行症状学整理,归纳出8大症状,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结果: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的6大症状分别为社会沟通障碍、语言表达障碍、饮食方面的问题、胆怯、具有相对突出的能力及脉象细弱(P<0.01).结论:就中医而言,自闭症的症状特点不局限于精神方面、行为方面及语言方面这3大方面.典型自闭症,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其主要发病脏腑责于脾胃,病机乃脾精大亏,胃气虚弱,气血不足(特别是宗气不足).

    作者:叶兵;张海华;汤琛;于甜甜;熊茜;郑晓斌;林伟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下肢痹证医案举隅

    龙胆泻肝汤常用于治疗眩晕、中风、阴痒、淋证等疾病,王丽华主任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龙胆泻肝汤治疗下肢痹证亦可取得明显疗效.王丽华主任在诊疗中注重发散思维,提出“肝主筋,痹证可从肝论治”的观点,笔者通过病案举隅对其诊治痹证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杨燕;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胃痛8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较好.

    作者:汪家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