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舒晴;王福凯;刘美红;梁栋
目的:观察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其中A组为骨痹止痛液治疗组,B组为双醋瑞因治疗组,C组为骨痹止痛液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组.3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与好转,并且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A、B两组(P<0.05).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痹止痛液、双醋瑞因均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较好,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更为明显,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勇;杨博文;刘学睿;董世健;姚兴璋;庞增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止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改良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收集关于改良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S.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1项RCT,共计15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4,95%CI (1.19,1.28),P<0.001];试验组治疗后VAS值[MD=1.59,95%CI (1.35,1.83),P<0.00001]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针刺与普通针刺相比,临床疗效较好.但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质量相对偏低,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补充验证.
作者:马艳辉;周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以及一氧化氮(N0)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宇;王振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为了解中药手工泛丸的相关概念及泛丸行家的相关描述,增添丸模起点概念和球体积原理推测成品丸径的量比关系,使这项传统工艺的新手更易掌握.对中药手工泛丸的起模阶段进行细化,提出起模分为颗粒、模起点、成模3个阶段,提前预知和调控目标丸药的数量和大小,中途不用过筛、成型阶段不再调整丸模数量,模起点操作经验描述重点介绍,特附“小儿粥用蜂房丸”泛制重点阶段特征图片.中药手工泛丸毕竟是一门长期积累的技艺,药典及教课书中的描述对泛丸新手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在练习中不断的完善和领悟,吸收模起点理论、编制中药泛丸操作规程,会使这门传统工艺得到有效推广.
作者:沈锦华;毛疆民;汪燕;冒群;毛全高;郭晶晶;李亚南;石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94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花益肾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确切效果,且能改善性激素水平,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癌性贫血,即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故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贫血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笔者收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贫血的研究文献,从“虚实辨治”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及归纳,着重体现中医药治疗癌性贫血的作用与价值,为临床治疗癌性贫血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俞雷;罗明;胡艳;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是推动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提升,对本科教学实验项目设计、优化及改革,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对本科教学实验室开放使用及对中医药传承及科普工作的推进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俞捷;薛咏梅;唐柱生;赵怀清;陈林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对其释放度的影响,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并以流化床包衣技术采用不同配比的包衣液1、2、3号对微丸行缓释包衣,筛选优配比,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释放度,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优的包衣液配比为3号;自制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3号与进口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释放度均符合药典要求,其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其与进口药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稳定.结论: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释放度影响不同,3号包衣液效果佳,且所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稳定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窦建华;侯喜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马米厂回族居民的实证调查发现,回族文化对其疾病观念发挥着重要影响,回族居民有着看似“不积极”的疾病治疗行为,独特的疾病预防理念与方式.然而,深入其中可发现回族居民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对人与自然、整体与局部和谐统一的追求.因而,进一步挖掘回民传统医学价值,发挥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独特功能,实现民族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紧密融合,共同推动医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静;陈文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传统“中药药剂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授课为教学方式,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针对“中药药剂学”在教学方式上改变的需要,以及PBL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优点,通过“选取对象、分配角色、确定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和探讨、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与评价”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以及“PBL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作者:张文平;柯瑾;刘娜;程欣;侯安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民间传统彝族药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樨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桑色素(4),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5),胡桃宁(6),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逯娅;代家猛;李艳红;杨淬;田凯;王韦;杨志;阮榕生;黄相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升降失常乃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是人体诸多疾病产生的根源.本文基于升降理论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总病机,脏腑升降功能紊乱为基础,阴阳气血升降失常为关键,故其治法终不离“升降”二字.
作者:梁舒晴;王福凯;刘美红;梁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内服、凡士林纱条外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清利活血汤内服、三黄生肌纱条外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用药4周后,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清利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旭东;赵迪;赵辉;张雅兰;王晓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心房颤动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周次清教授认为阴虚不能敛阳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其基本治疗方法为育阴潜阳、养血复脉.三甲复脉汤以大队滋阴药配伍潜阳之品组方,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辨治中收效颇佳.文章通过验案1则介绍其临床运用,以期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琪琪;张蕴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妇科常见病.陈莹教授认为血瘀是崩漏的主要病因,治疗上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作者:陈梦醒;陈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胃痛8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较好.
作者:汪家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西医营养治疗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中西医营养治疗对RA患者综合治疗过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韦少雪;徐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补阳还五汤+疏血通注射液)和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各300例.对比两组CSS评分、FMI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SS、FMI和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SS、FMI和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SS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文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提高诃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没食子酸、诃子对照药材为对照,新增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别;建立HPLC测定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9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10 μL.结果: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不仅能对诃子进行定性鉴别,还能体现其抗氧化活性;在以上HPLC条件下,没食子酸在10.72~ 85.76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1.248X+ 9.037 (r=0.9997),平均回收率96.1%(RSD 2.54).结论:新增的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诃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星;苟立平;温倩雯;罗莉娅;万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