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愈多发性脂囊瘤一例

肖登高

关键词:微波, 治愈, 腹股沟, 腋窝, 上臂, 大结节, 实验室检查, 多发性脂囊瘤, 消炎镇痛药, 检查诊断, 血小板, 血常规, 肾功能, 皮肤科, 囊肿性, 可移动, 直径, 血脂, 血糖, 系统
摘要:患者女性,33岁,颈部、腋窝、上臂、腹股沟长结节5年,于2002年9月13日来我科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在颈左侧近锁骨处出现二粒绿豆大结节.半年后皮疹增大,增多,延至两侧腋窝、上臂及腹股沟,不痛不痒.曾就诊于外科,服消炎镇痛药无效.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颈左侧、双腋窝、双上臂、左腹股沟有散在直径2~5mm大皮色囊肿性结节共二十枚,隆出皮面,扪光滑可移动,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胸片均正常,血常规除血小板为70×109/L外,余值均正常.病理检查诊断:多发性脂囊瘤.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22例治疗探讨

    为探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治疗效果,我们对22例DF患者采用胰岛素(RI)强化治疗、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周围神经功能以及对溃疡面的局部药物湿敷、联合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和超短波理疗等综合措施治疗DF,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陈登科;李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有开窗、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减压等手术,但对腰椎的结构、力学稳定性有一定破坏作用,尤其全椎板切除术将使后期腰椎不稳症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腰椎结构的完整对脊柱稳定功能的重要性.1997年美国Sofxmor.Danek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代中后路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系统(MED),1999年第二代MED(METRX)投入临床使用.近2年该技术在欧美及国内逐渐开展,优良率达95%左右,但其适应症、技术要领、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我院2002年5~12月共应用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堂贤;吕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体内超声吸脂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美容的一大问题.早临床上采用干性、湿性吸脂法治疗局限性肥胖、畸形,由于其机械损伤明显,术中出血多,易至DIC等严重并发症,故近年多采用肿胀麻醉吸脂法.虽然其具有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不适等优点[1],但仍存在机械损伤较明显,以及发生各类术后并发症和抽吸费力等不足.我院于2002年采用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治疗60例病人,不仅手术损伤小,而且手术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江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端粒酶与肺癌

    近来年,端粒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门课题.正常人体组织中仅生殖细胞、部分造血干细胞及胚胎胎儿时期显示端粒酶活性,而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特异性增多.

    作者:张湘燕;冯端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贵州省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我省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发展趋势及规律,我们于2001年7月1日在贵州省的贵阳市、凯里市、都匀市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并与我省1986年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及全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进行了比较.

    作者:吴安仁;张迪然;吴刚;贾良春;周曹;王列全;罗环跃;黄信初;戎笛生;曹玉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牛磺酸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抗氧化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分成3组:对照组、白内障组、牛磺酸组,采用d-半乳糖诱发白内障,牛磺酸组诱发当天开始球后注射15%牛磺酸.实验第30天取晶状体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维生素E(VE)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性、T-AOC及VE含量明显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而牛磺酸组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牛磺酸可保护晶状体免受氧化损伤,对半乳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陆红玲;李琴山;余晓;李小琼;曾小平;谢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累加分析法评价实验室尿酸测定质量

    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测定结果质量的有力的手段,而评价室内质控的优劣,可运用许多统计学方法.例如:均值-标准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改良Monica质控分析、均数范围分析、病人结果分析及累加分析等,它们均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评价实验室内的误差程度和性质,从而防止和纠正实验室内部的各种误差.累加质控方法与均值-标准差等室内质控方法不同,它能发现质控中准确度的灵敏性变化[1].本文用累加质控分析法,对三个月来实验室尿酸测定结果进行质控分析,观察室内质控准确度的灵敏性变化,因而从另一角度观察了尿酸测定准确度的灵敏性变化.

    作者:韩昉;黄韵竹;赵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ELISA法检测HBsAg污染途径初探

    ELISA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测定,但其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且操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临床检验中除正常反应外,常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引起ELISA测定结果错误的原因主要有:(1)标本因素;(2)试剂因素;(3)操作因素.本文就操作因素对ELISA测定HBsAg的影响作如下的探讨.

    作者:裴洪贵;夏志鸿;甘云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我院2000年5月至2003年2月对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12例病人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6个月,12例共14膝关节,伸膝均达0°,其中屈膝达95°为3膝关节、达100°为4膝关节、达105°为5膝关节、达110°为2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均取得较满意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关萍;唐庆;罗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青年与成年麻疹36例的临床特点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麻疹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上移趋势,成人麻疹在我市显著增加.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青年与成年麻疹报告如下.

    作者:苏毅;陈应华;吴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及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的抗孕激素和抗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方便,易吸收,是目前临床首选广泛用于抗早孕的药物.过去用于停经60天以内,B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0.5~3.6cm之间,其流产率达95%以上.近年来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以及治疗稽留流产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丁玥;樊芝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肝外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附3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之优点,但肝外胆管损伤这一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国外报道肝外胆管损伤率为0.65%~0.7%[1],国内报道肝外胆管损伤率为0.32%[2].我院从1998~1999年行LC386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3例,发生率为0.77%.

    作者:主鹤亭;刘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微波加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92例临床观察

    我所从2001年6月起,应用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92例,并与同期单纯微波治疗尖锐湿疣52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降低了复发.

    作者:饶志青;郑维琴;杨自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微波治愈多发性脂囊瘤一例

    患者女性,33岁,颈部、腋窝、上臂、腹股沟长结节5年,于2002年9月13日来我科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在颈左侧近锁骨处出现二粒绿豆大结节.半年后皮疹增大,增多,延至两侧腋窝、上臂及腹股沟,不痛不痒.曾就诊于外科,服消炎镇痛药无效.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颈左侧、双腋窝、双上臂、左腹股沟有散在直径2~5mm大皮色囊肿性结节共二十枚,隆出皮面,扪光滑可移动,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胸片均正常,血常规除血小板为70×109/L外,余值均正常.病理检查诊断:多发性脂囊瘤.

    作者:肖登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蕈样霉菌病肿瘤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蕈样霉菌病肿瘤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7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39例蕈样肉芽肿肿瘤期患者,放疗和化疗,IFN-a组(RT+CT+IFN-a)23例,化疗和IFN-a组16例.放疗采用全身电子束照射(TSEI),总剂量40Gy.化疗采用COPP方案4~6周期.IFN-a连用4周.结果 TSEI+COPP+IFN-a组中局部症状缓解率较COPP+IFN-a组高,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2%,31.3%(P<0.05).两组2年生存率为69.6%,37.5%(P<0.05);5年为34.8%,18.8%(P>0.05).结论 TSEI联合治疗能提高局部有效率,患者2年生存率.

    作者:王颖;贺琴;孙世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疗效观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至今尚无明确的对因治疗手段,1993年胡永升等[1]根据神经轴浆逆行运输原理应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动物实验证实三叉神经注射阿霉素后,同侧三叉神经节内相应的神经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注射点附近的神经干变性[2].基于以上经验和理论我科近年应用阿霉素经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光磊;罗洪;赵科;陈昊;王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预真空灭菌器B-D监测失败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精密仪器的广泛使用,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得到正确的B-D(Bowie-Dick Test)试验结果,我们连续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用预真空灭菌器进行了1 800次B-D试验,其中25次化学指示图变色不均匀试验失败.现对失败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宪玉华;王正群;扬燕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肠出血24例临床分析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出血,临床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较困难,随着内镜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小肠出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001年12月间确诊的小肠出血 24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晴晴;籍龙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正常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100例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损伤和多系统功能障碍,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严重缺氧后,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低氧血症发生.我们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值,观察有无新生儿低氧血症发生,报告10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72小时脉搏血氧饱度测定值.

    作者:李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液体化学消毒剂在我院临床科室使用情况调查

    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是医院临床上常用、方便的消毒、灭菌方法之一,但在连续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其有效浓度降低,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由于有效浓度降低而被细菌污染,污染的消毒剂作用于临床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为了解我院临床液体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情况,院感科与检验科微生物生物室联合,对我院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临床科室进行采样、监测,共取样356份,其中不合格43份,细菌培养196份,有效浓度测定160份.

    作者:杨泽敏;谢容;李开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