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云;廖昆灵;卢薇;周群;邹萍
糖尿病是人体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体内多种蛋白质可与葡萄糖进行非酶促糖化反应生成糖化蛋白,导致蛋白质变性及功能的改变.近年来,此项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2],认为HBAIC含量检测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和控制血糖水平的监护指标.对提高糖尿病诊断水平和早期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正英;安性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胆囊结石疾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Kretz C-530三维超声诊断仪(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MHz)对86例患者胆囊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胆囊结石疾病的三维成像特征,并选用表面成像模式对其中65例进行胆囊结石的三维重建.结果三维超声可整体显示胆囊结构,更清晰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以及与胆囊的关系.结论三维超声能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之处,使图像更逼真清晰,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贾豫黔;谢骐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URA)预防高血压病人全麻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确诊高血压病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术前血压控制在21.3/13.3kPa以下.随机分成A组(URA组,n=20)和B组(对照组,n=20).A组于麻醉诱导前5分钟静注URA0.5m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两组均以芬太尼、安定、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静注URA后5分钟、诱导后及插管后1分钟、3分钟、5分钟SBp、DBp、MAP及HR,并计算RPP.结果A组静注URA后5分钟SBp、DBp、及MAP显著下降(P<0.01),诱导插管期间SBp、DBp、MAP及RPP无明显变化,插管后1分钟HR显著加快(P<0.05).B组诱导后SBp、DBp及MAp显著下降(P<0.01);插管后1分钟、3分钟SBp、DBp、MAp及HR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P<0.01),插管后1分钟、3分钟及5分钟RPP均显著升高(P<0.01),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URA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丁叁强;陈石伦;陈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CHE水平对肝硬化疗效及预后观察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50例健康人血清中CHE以及白蛋白水平,短期随访39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腹水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血清CHE、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CHE、白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血清CHE水平在治疗后未复发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复发组则升高不明显;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无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动态观察血清CHE水平,对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痊愈后短期内腹水是否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晓琴;周力;姜琼;吕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抗微生物药在综合医院的使用情况已多见报道[1],但未见专科医院使用情况报道.分析我院儿科抗微生物药的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物药,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晓霞;柴中平;王蕾;代易雄;罗刚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在我县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病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报告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七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为探讨病毒性肝炎在我县的流行特征,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现将1992~199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冷煦;郑旺;贺承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7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科使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南牌SHP-Ⅰ射频治疗仪治疗鼻中隔血管瘤患者1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国东;林尚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科自1997年起对开颅手术后的病人选择性进行硬膜外颅内压(ICP)监护,临床效果满意,现就资料完整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康生;李陈;黄旅黔;席安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已有很多文献探索通过PCR从血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1-3].但是多种血液成分对KPCR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用酚-氯仿法提取纯化亦难以去除[4,5].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标本能有效去除痰、胸腹水、脑脊液中PCR抑制物[5],亦能有效去除血液中的抑制物[6].
作者:彭理年;肖瑜;蒋火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摄入过剩,食物成分过精,体力劳动强度减轻,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升高,对人民,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胁.我们在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对遵义地区城乡2 274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显文;杨琼芬;付贞;黄梅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29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
作者:汪晓云;廖昆灵;卢薇;周群;邹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其发病机制中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予.近年研究认为内皮素-l(ET-1)和一氧化氮(NO)与肺炎发生发展有关,为此我们测定了50例肺炎患儿血ET-1和NO水平.
作者:陆婉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创伤与术后软组织肿胀会给病人康复造成诸多不利,甚至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于1998年2月至11月应用β-七叶皂甙钠预防和治疗口腔颌面部肿胀47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洪;赵洪伟;桑修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脏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死亡者罕见,如不充分认识临床的变化,将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就我院收治的心脏变态反应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死亡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吕桂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征,窒息后脑损伤有缺氧缺血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两种,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将90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CT分度与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冒青;束小梅;江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曾施行(或拟施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IHSS)病人的麻醉共4例,由于该病病理生理改变的特异性,其猝死率高,麻醉手术中危险性大,麻醉处理具特殊性.麻醉医生应熟悉其病理生理特点,才能保证围手术期顺利.我们在这方面已有一定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庆繁;宋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FG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大肠癌VEGF的表达,分析VEC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20/3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6.0%(12/46),P<0.01);有肝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73.3%(11/15),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33.3%(21/63),P<0.01.另外,VEGF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P<0.001).结论VEGF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明显正相关关系;VEGF可作为预测大肠癌病期发展及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宋军;徐为;路逵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病症.发病机理不明确,缺乏特异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高[1].本文总结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肝性脑病1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原;石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在肥胖与皮质醇症的鉴别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肥胖104例,皮质醇症15例,正常人47例作皮质醇昼夜节律,过夜l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测定,皮质醇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3项试验结果比较,肥胖组与正常人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肥胖组与皮质醇症组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诊断试验的评价,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为主要指标,ODST分别为93.3%、95 2%、95.0%、19.44;UFC为100%、94.2%、95.0%、17.24;夜12时血浆皮质醇水平>234nmol/L时为100%、94.2%、95.0%、17.33.结论24小时UFC排量和ODST具有高敏感度、特异度和高阳性似然比,表明ODST和UFC在鉴别中有高度准确性,夜12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仅在>234nmol/L有辅助诊断价值,对3项试验进行综合分析能清楚地将肥胖与皮质醇症区别开来.
作者:于瑞萍;项沛文;王亚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系缺氧引起的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病;近年来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T-1)是强的血管收缩因子[1,2],与汗多、缺氧和缺血性疾病有关.本文采用了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窒息血浆ET-1水平,并加以分析,探讨血浆ET-1与新生儿的关系.
作者:唐筑灵;张小蕾;邬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