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衰Ⅰ号汤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李均;管竞环;余秉治

关键词:肾衰Ⅰ号汤, 腺嘌呤, 肾功能衰竭大鼠, 血浆内皮素, 慢性肾衰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 残余肾功能, 治疗中心, 益气助阳, 生活质量, 人民医院, 解毒利湿, 基本病机, 活血化瘀, 中医药, 效验方, 武汉市, 太子参, 生存率, 组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的深入发展,使中医药在保护慢性肾衰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选用肾衰Ⅰ号汤防治腺嘌呤所致CRF大鼠,系经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肾病中西医治疗中心应用多年的效验方.它针对慢性肾衰以脾肾气(阳)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的基本病机,以益气助阳,滋肾健脾治其本,活血化瘀,解毒利湿治其标,由黄芪、枸杞、太子参,大黄,丹参,木香等多味药组成.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AⅡ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29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

    作者:汪晓云;廖昆灵;卢薇;周群;邹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维奥欣对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维奥欣是从药用植物穿山龙中提取的八种水溶性甾体皂甙精制而成的中药,较多文章报道它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有降低血脂、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但对心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0年4~8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维奥欣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谢春凤;邓绍宜;王晓峰;刘志琴;李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CR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三种标本处理方法的比较

    为了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已有很多文献探索通过PCR从血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1-3].但是多种血液成分对KPCR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用酚-氯仿法提取纯化亦难以去除[4,5].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标本能有效去除痰、胸腹水、脑脊液中PCR抑制物[5],亦能有效去除血液中的抑制物[6].

    作者:彭理年;肖瑜;蒋火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遵义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摄入过剩,食物成分过精,体力劳动强度减轻,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升高,对人民,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胁.我们在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对遵义地区城乡2 274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显文;杨琼芬;付贞;黄梅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防治探讨

    我们将38例严重创伤、感染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正强;陈微微;曹建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在良性对照中,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 LI)为(27.80±12.20),明显低于各种肿瘤组,P<0.01.(2)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PCNA LI分别为(52.73±12.25)、(51.54±10.24)和(57.19±7.78),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3)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P>0.05).(4)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作者:胡庆军;周力;车筑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报道,在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尸检中,约有90%的病例合并肺小动脉栓塞[1].就COPD与脑梗死的相关性问题,我们回顾性分析1990~1998年我科所收治的部份脑梗死病人120例,并前瞻性分析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赖异;刘志敏;郭丛兰;张良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氧鱼滴鼻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根据其广谱、高效、低毒、组织渗透力强的特点,我院研制开发了氧鱼滴鼻剂,现将配制及质量控制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灵;周旭美;谭武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FG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大肠癌VEGF的表达,分析VEC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20/3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6.0%(12/46),P<0.01);有肝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73.3%(11/15),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33.3%(21/63),P<0.01.另外,VEGF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P<0.001).结论VEGF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明显正相关关系;VEGF可作为预测大肠癌病期发展及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宋军;徐为;路逵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在肝硬化疗效及预后观察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HE水平对肝硬化疗效及预后观察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50例健康人血清中CHE以及白蛋白水平,短期随访39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腹水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血清CHE、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CHE、白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血清CHE水平在治疗后未复发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复发组则升高不明显;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无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动态观察血清CHE水平,对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痊愈后短期内腹水是否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晓琴;周力;姜琼;吕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结肠粘膜糜烂的双对比检查(附21例分析)

    目的报道21例结肠粘膜糜烂的双对比检查方法,X线表现及病因分析.方法对有粘液血便等症状的21例病人进行结肠双对比检查.检查前2天病人进低或无渣饮食,检查前1天晚上给病人服1~3g番泻叶茶水,检查当天早上7点给病人清洁洗肠,用100%(W/V)上海马陆产Ⅱ型双对比硫酸钡50~150Ml和空气进行结肠双对比检查和摄片.结果结肠粘膜糜烂的双对比X线表现为痘疮样糜烂、息肉样低密度区或充盈缺损,片状糜烂和结肠轮廓线的局限性凹陷或毛刺状钡影四种类型.20例有结肠镜或手术结果和病理结果,1例仅结肠镜检查.结论结肠双对比检查能有效地显示结肠粘膜糜烂,X线表现与结肠镜所见基本一致.

    作者:先正元;关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组)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具特征性,早期极易误诊.现将我科近年来经尸检证实的6例及临床诊断的2例恶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予川;傅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伤后特急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导致脑疝死亡一例

    患者女性,77岁,于1998年11月13日6:30pm被汽车挂倒后在水泥马路上向右侧摔倒致伤,无原发性昏迷,伤后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共4次,7:50pm入院.体格检查:不能合作,神志恍惚,Bp:20/13kPa,P65次/min,R22次/min,全身未见伤痕,痛刺激后四肢活动,肌张力及肌力均元异常,病理反射正常,其余神经体征均正常.8:00pmCT扫描发现:

    作者:李玉明;向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属烤瓷冠修复上前牙的美学初探

    前牙的任何欠缺和畸形都会给自身带来心理压力,降低整体美感,因此应对其进行良好的修复.作者通过对上前牙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口腔医学美学的规律指导上前牙的美容修复.

    作者:吴建华;徐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SIL-2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可溶性白介2受体是活化淋巴细胞膜IL-2Ra链的成分,其调控在IL-2R系统的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8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在血清及其它体液中水平的变化与临床多种疾病病程密切相关.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息儿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本文检测了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的含量,并与正常儿童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娜;曾达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钳除术41 8例分析

    声带息肉是声嘶常见病之一,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在教师、干部、演员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工作和健康.药物治疗大多无效,目前常用手术方法有间接喉镜或直达喉镜下钳除两大类.为总结经验,本文将我科自1956年1月至1990年1月共34年间,经间接喉镜下行声带息肉钳除术的418例报告于下

    作者:程永华;代立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血清总胆汁酸利用酶法测定,仪器选用HITACHI7170A自动分析仪.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级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着child A、B、C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γ=0.72,P<0.01).结论总胆汁酸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较好的反映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邱隆敏;李佳;何应中;杨福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术后处理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FESS)已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开展,但对术后处理各有报道,多注重手术本身,忽视术后处理,而达不到手术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我科1995~1999年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54例(97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FESS术后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

    作者:杨秀海;林尚泽;陈乾美;龚正鹏;吴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纯性肥胖与皮质醇增多症的实验室鉴别评价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在肥胖与皮质醇症的鉴别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肥胖104例,皮质醇症15例,正常人47例作皮质醇昼夜节律,过夜l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ODST)、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FC)测定,皮质醇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3项试验结果比较,肥胖组与正常人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肥胖组与皮质醇症组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诊断试验的评价,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为主要指标,ODST分别为93.3%、95 2%、95.0%、19.44;UFC为100%、94.2%、95.0%、17.24;夜12时血浆皮质醇水平>234nmol/L时为100%、94.2%、95.0%、17.33.结论24小时UFC排量和ODST具有高敏感度、特异度和高阳性似然比,表明ODST和UFC在鉴别中有高度准确性,夜12时血浆皮质醇水平仅在>234nmol/L有辅助诊断价值,对3项试验进行综合分析能清楚地将肥胖与皮质醇症区别开来.

    作者:于瑞萍;项沛文;王亚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8例心房粘液瘤的诊治体会

    1990~1997年,我院共手术治疗心房粘液瘤4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义竹;李正伦;杨世虞;令狐洪;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