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心房粘液瘤的诊治体会

舒义竹;李正伦;杨世虞;令狐洪;兰萍

关键词:心房粘液瘤, 手术治疗
摘要:1990~1997年,我院共手术治疗心房粘液瘤48例,现总结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颏兜与方丝弓联合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21例分析

    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的正治疗一直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以往的研究已证实早期治疗安氏Ⅲ类错不仅能解除反 ,同时使面貌有所改善,对防止错畸形的复发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治疗前牙反的方法有:前方牵引,颏兜,FrankelⅢ等.但是,早期治疗的效果受治疗年龄及反的病因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患者的合作也影响治疗的效果.

    作者:徐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浆内皮素水平检测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新生儿窒息系缺氧引起的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病;近年来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T-1)是强的血管收缩因子[1,2],与汗多、缺氧和缺血性疾病有关.本文采用了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窒息血浆ET-1水平,并加以分析,探讨血浆ET-1与新生儿的关系.

    作者:唐筑灵;张小蕾;邬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颌面部肿胀的预防和治疗

    创伤与术后软组织肿胀会给病人康复造成诸多不利,甚至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于1998年2月至11月应用β-七叶皂甙钠预防和治疗口腔颌面部肿胀47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洪;赵洪伟;桑修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钳除术41 8例分析

    声带息肉是声嘶常见病之一,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在教师、干部、演员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工作和健康.药物治疗大多无效,目前常用手术方法有间接喉镜或直达喉镜下钳除两大类.为总结经验,本文将我科自1956年1月至1990年1月共34年间,经间接喉镜下行声带息肉钳除术的418例报告于下

    作者:程永华;代立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在良性对照中,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 LI)为(27.80±12.20),明显低于各种肿瘤组,P<0.01.(2)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PCNA LI分别为(52.73±12.25)、(51.54±10.24)和(57.19±7.78),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3)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P>0.05).(4)PCNA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作者:胡庆军;周力;车筑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控制性低血压在内窥镜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鼻咽血管纤维瘤是耳鼻咽喉科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解剖部位深在、隐蔽,血运丰富,术中出血渗血较多且较难控制,严重妨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也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的危险.笔者总结近年来我院所做的内窥镜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发现使用压宁定控制性低血压麻醉者,术中出血渗血明显少于未降压者,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强;刘金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氧鱼滴鼻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根据其广谱、高效、低毒、组织渗透力强的特点,我院研制开发了氧鱼滴鼻剂,现将配制及质量控制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灵;周旭美;谭武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心病患者体内SOD、MDA、血栓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

    我院1986~1997年收治32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病人,观察其体内脂值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2(PGF12)及头发中微量元素(CuZn)等的变化,报导如下.

    作者:丁黎萍;黄美;蒋文勇;宋俊芳;余黔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62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临床分析

    对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时发生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英;冉开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属烤瓷冠修复上前牙的美学初探

    前牙的任何欠缺和畸形都会给自身带来心理压力,降低整体美感,因此应对其进行良好的修复.作者通过对上前牙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口腔医学美学的规律指导上前牙的美容修复.

    作者:吴建华;徐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11例临床疗效分析

    亚低温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当前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有效的方法之一[1,2].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2%~5%,占重型颅脑损伤的5%~7%[3 ].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3.6%.入院后即行以亚低温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浩;刘松;田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血清总胆汁酸利用酶法测定,仪器选用HITACHI7170A自动分析仪.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级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着child A、B、C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γ=0.72,P<0.01).结论总胆汁酸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较好的反映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邱隆敏;李佳;何应中;杨福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遵义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摄入过剩,食物成分过精,体力劳动强度减轻,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升高,对人民,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胁.我们在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对遵义地区城乡2 274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显文;杨琼芬;付贞;黄梅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FG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大肠癌VEGF的表达,分析VECF与大肠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20/3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6.0%(12/46),P<0.01);有肝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为73.3%(11/15),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33.3%(21/63),P<0.01.另外,VEGF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P<0.001).结论VEGF与大肠癌浸润、转移有明显正相关关系;VEGF可作为预测大肠癌病期发展及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宋军;徐为;路逵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2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例.植入DDDR 8例,DDD 10例,AAI1例,WIR 2例.结果植入各种类型生理性起搏器占同期植入起搏器总数的50%,其中双腔起搏器占42.9%,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占23.8%,均经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心房和/或心室电极,分别成功固定于右心耳或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及P波或R波振幅均较满意.结论生理性心脏起搏符合生理需要,是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作者:吴立荣;方颖;李安敏;陈建华;黄达枚;王定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普定县1 992~1 99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在我县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病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报告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七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为探讨病毒性肝炎在我县的流行特征,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现将1992~199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冷煦;郑旺;贺承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AⅡ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29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

    作者:汪晓云;廖昆灵;卢薇;周群;邹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9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脑损伤的CT分度与临床分析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征,窒息后脑损伤有缺氧缺血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两种,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将90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CT分度与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冒青;束小梅;江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报道,在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尸检中,约有90%的病例合并肺小动脉栓塞[1].就COPD与脑梗死的相关性问题,我们回顾性分析1990~1998年我科所收治的部份脑梗死病人120例,并前瞻性分析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赖异;刘志敏;郭丛兰;张良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选择适当的治疗,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江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