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临床分析

刁英;冉开琼

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现报告如下, 分娩, 病例
摘要:对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时发生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2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临床分析

    对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时发生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英;冉开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URA)预防高血压病人全麻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确诊高血压病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术前血压控制在21.3/13.3kPa以下.随机分成A组(URA组,n=20)和B组(对照组,n=20).A组于麻醉诱导前5分钟静注URA0.5m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两组均以芬太尼、安定、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静注URA后5分钟、诱导后及插管后1分钟、3分钟、5分钟SBp、DBp、MAP及HR,并计算RPP.结果A组静注URA后5分钟SBp、DBp、及MAP显著下降(P<0.01),诱导插管期间SBp、DBp、MAP及RPP无明显变化,插管后1分钟HR显著加快(P<0.05).B组诱导后SBp、DBp及MAp显著下降(P<0.01);插管后1分钟、3分钟SBp、DBp、MAp及HR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P<0.01),插管后1分钟、3分钟及5分钟RPP均显著升高(P<0.01),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URA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丁叁强;陈石伦;陈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性脑病112例诱因与预后分析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病症.发病机理不明确,缺乏特异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高[1].本文总结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肝性脑病1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原;石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伤后特急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导致脑疝死亡一例

    患者女性,77岁,于1998年11月13日6:30pm被汽车挂倒后在水泥马路上向右侧摔倒致伤,无原发性昏迷,伤后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共4次,7:50pm入院.体格检查:不能合作,神志恍惚,Bp:20/13kPa,P65次/min,R22次/min,全身未见伤痕,痛刺激后四肢活动,肌张力及肌力均元异常,病理反射正常,其余神经体征均正常.8:00pmCT扫描发现:

    作者:李玉明;向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成像对胆囊结石的诊断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胆囊结石疾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Kretz C-530三维超声诊断仪(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MHz)对86例患者胆囊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胆囊结石疾病的三维成像特征,并选用表面成像模式对其中65例进行胆囊结石的三维重建.结果三维超声可整体显示胆囊结构,更清晰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以及与胆囊的关系.结论三维超声能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之处,使图像更逼真清晰,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贾豫黔;谢骐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QTd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QTd变化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一周内进行TEAPT,记录试验前及试验峰值末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定静息及负荷峰值的QTd、QTd(QTdr、QTcdr,QTdp、QTcdp),计算QTdp与QTdr差值(QTdp-r)及QTcdp与QTcdr差值(QTcdp-r),并比较此各项指标间及与ST段压低标准间的诊断效能.结果冠心病(CAD)组(n=27)的QTdp、QTcdp、QTdpr、QTcdp-r值显著大于冠脉正常(NCAD,n=23)组(t≥5.38,P<0.001),此4个QTd有关参数在NCAD组的95%上限值分别为60ms、60ms、20ms、55ms.以它们为界限值,4个参数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均显著大于ST压低标准(P<0.05),QTdp-r的敏感性显著高于ST压低标准(P<0.05),准确性显著高于QTcdp、QTcdp-r及ST压低标准(P<0.05~0.01).结论QTdp-r是TEAPT诊断CAD的准确新指标.

    作者:柳桂娥;蔡运昌;李洁琪;赵宁;张陈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8例心房粘液瘤的诊治体会

    1990~1997年,我院共手术治疗心房粘液瘤4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义竹;李正伦;杨世虞;令狐洪;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SIL-2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可溶性白介2受体是活化淋巴细胞膜IL-2Ra链的成分,其调控在IL-2R系统的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8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在血清及其它体液中水平的变化与临床多种疾病病程密切相关.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息儿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本文检测了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的含量,并与正常儿童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娜;曾达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术后处理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FESS)已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开展,但对术后处理各有报道,多注重手术本身,忽视术后处理,而达不到手术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我科1995~1999年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经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54例(97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FESS术后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

    作者:杨秀海;林尚泽;陈乾美;龚正鹏;吴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组)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具特征性,早期极易误诊.现将我科近年来经尸检证实的6例及临床诊断的2例恶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予川;傅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中药汉丹肝乐对急性胆汁瘀滞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异硫氰酸苯酯灌胃引起急性胆汁淤滞性肝损伤,观察复方中药制剂汉丹肝乐(HDGL)抗肝损伤的作用.方法给小鼠灌胃HDGL(每天1次)10天,末次给药后4小时,灌胃异硫氰酸苯酯诱发小鼠急性胆汁淤滞性肝损伤,4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取肝测肝脏指数,做肝脏病理检查.结果HDGL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P<0.05,0.01);肝脏指数显著减小(P<0.05);肝细胞病变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显著减少(P<0.05,0.01),肝细胞非典型增生显著减轻(P<0.05).结论HDGL具有抗胆汁性肝损伤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谢娟;黄能慧;李诚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SGF值,比较治疗前TSGF及CEA的阳性率,按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转移分组比较术前TSGF值,按治疗方法分组配对比较治疗前后TSGF值的变化,分析TSCF值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转移是否有相关关系.结果在3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TSGF的阳性率为74.4%,而CEA的阳性率仅为12.8%,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1);有远处转移组TSGF值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01);TSGF值与远处转移呈明显正相关(r=0.543,P<0.001);根治性手术治疗后TSGF值显著下降(P<0.001).结论治疗前后检测TSGF值有助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判断,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飞;何明鑫;安邦全;罗勇;黄小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控制性低血压在内窥镜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鼻咽血管纤维瘤是耳鼻咽喉科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解剖部位深在、隐蔽,血运丰富,术中出血渗血较多且较难控制,严重妨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也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的危险.笔者总结近年来我院所做的内窥镜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发现使用压宁定控制性低血压麻醉者,术中出血渗血明显少于未降压者,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强;刘金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脑手术后颅内压监护40例报告

    我科自1997年起对开颅手术后的病人选择性进行硬膜外颅内压(ICP)监护,临床效果满意,现就资料完整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康生;李陈;黄旅黔;席安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2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例.植入DDDR 8例,DDD 10例,AAI1例,WIR 2例.结果植入各种类型生理性起搏器占同期植入起搏器总数的50%,其中双腔起搏器占42.9%,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占23.8%,均经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心房和/或心室电极,分别成功固定于右心耳或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及P波或R波振幅均较满意.结论生理性心脏起搏符合生理需要,是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作者:吴立荣;方颖;李安敏;陈建华;黄达枚;王定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观察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简称PCEA)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运用于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术后其他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泉芝;任小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亚低温疗法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11例临床疗效分析

    亚低温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当前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有效的方法之一[1,2].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2%~5%,占重型颅脑损伤的5%~7%[3 ].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1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3.6%.入院后即行以亚低温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浩;刘松;田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血清总胆汁酸利用酶法测定,仪器选用HITACHI7170A自动分析仪.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级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着child A、B、C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γ=0.72,P<0.01).结论总胆汁酸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较好的反映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邱隆敏;李佳;何应中;杨福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普定县1 992~1 99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在我县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病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报告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七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为探讨病毒性肝炎在我县的流行特征,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现将1992~199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冷煦;郑旺;贺承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选择适当的治疗,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江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