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我们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并不太多,主要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等处.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在于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更具特殊意义.对有下列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检测血糖,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如饮水量和尿量增加、尤其夜间尿量增加;易饥饿、进食增加但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胖或超重,尤其伴有黑棘皮症或多囊卵巢者;有2型糖尿病家属史;孕妇营养过剩导致的巨大婴儿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的低体重婴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动本身对糖尿病治疗的好处是很多的,第一,通过运动治疗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因为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第二,增加糖的利用,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提高;第三,运动还可以通过改善循环和代谢,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运动能使人心身愉悦,为其战胜疾病增加信心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可以防治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因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月6日是全国第十九个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借“爱眼日”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检查和宣传服务,提醒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尽量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型糖尿病是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1型糖尿病一般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那么1型糖尿病要如何治疗呢?患者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患者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原因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发生是因为胰脏中负责内分泌的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所致,多发生于喜食肥甘厚腻的胖人,且多发于中年以后,近年来小儿糖尿病多发与摄入高糖分食物有关.针灸医学将本病称为“消渴”.很多糖尿病患者称,流很多汗之后出现口渴,口渴就喝一大瓶汽水或可乐等饮料,无形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糖分.总之,摄入过多的能量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发病原因还有过量饮酒、长期服用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精神压力过大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在近十年之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少增加了100%!”近日,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很忧心地指出.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使用胰岛素泵来治疗糖尿病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方法,专家提示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友们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同时,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夏季使用胰岛素泵预防感染的方法.夏季使用胰岛素泵怎样预防感染?1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就很容易出汗,造成皮肤潮湿,胰岛素泵固定导管针头的粘贴胶布很容易松懈而脱落,自然针头就容易离开皮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项新调查显示,体重超标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截至2013年,全球共有21亿人肥胖或超重,约占世界人口的30%.美国新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体重超标人口已从1980年的8亿多上升至2013年的21亿.这份评估报告号称同类研究中“为详尽”的学术成果,总结分析188个国家30多年的研究数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瑞典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肥胖者而言,减肥手术或许是缓解2型糖尿病有效的方法.研究小组发现,有72.3%接受减肥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在手术的2年后有所缓解;在对照组中该比例为16.4%.15年后,减手术患者中的糖尿病缓解率下降至30.4%,在对照组病人中则为6.5%.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秦大妈今年65岁,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优降糖及各种中药进行治疗,近3年来空腹血糖—直在12.0~15.0毫摩尔/升.后来因剪趾甲导致脚趾局部破溃长期不愈,脚趾颜色变黑坏死,于是前来就诊.秦大妈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坏疽”.在诊治过程中,她提出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的糖尿病怎么‘跑’到脚上去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5岁的张先生早晨起床上厕所,蹲马桶起身时眼前突然发黑,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后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说,张先生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 ~5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糖水平是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可以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就算是不正常了,有糖尿病相关症状,任意时刻的血糖水平超过11.1毫摩尔/升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但有些人对糖尿病的确诊还是存在误解,一些本来没有糖尿病的人,因为某些现象而过度紧张把自己当成患者,而有些已经是糖尿病的人,却可能没有检查出来而延误了治疗时机,这都会给糖尿病的诊治带来麻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描述荔枝的千古名句.荔枝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其魅力就是贵为妃子的杨玉环也难以抵挡.荔枝味道鲜美甘甜,富含维生素C、果糖、维生素、蛋白质、柠檬酸等,对人体有补益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的高级果品,备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女性更是喜爱有加,但是如果连续多日大量食用可能会患荔枝病.其发病时出现饥饿感、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无力,严重者出现抽搐、瞳孔缩小、脉搏细弱频速,呼吸不规则并突然昏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年近六旬的郭女士患糖尿病6年,一直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近她的血糖不稳定,餐后血偏超出正常值近一倍.上周她的牙龈有点红肿,疼痛越来越严重,到医院口腔科做完对症治疗后医生却建议她去内分泌科.医生指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郭女士的牙病与她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糖尿病并不少见,妊娠糖尿病可使自然流产率、巨大胎儿及胎儿宫内窒息发生率以及妊高症、孕产期感染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而要对妊娠糖尿病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健.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即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摄入和少量多餐等.然而,饮食疗法的作用有限,至少有2/3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无法依靠饮食疗法达到完全控制血糖之目的,需要使用药物才能控制血糖至理想范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美国“医药日报”报道,《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者更可能罹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所数据表明,肥胖症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几种类型癌症风险的增加.科学家发现,肿瘤与肥胖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关联密切.当体重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大,细胞中的氧气就会降低,此时,出现在细胞中的HIF-1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研究同时发现,HIF-1α蛋白也会提高患癌风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许多人会觉得十分麻烦,因此当一些标榜“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出现在市面上并大打广告时,不少糖尿病患者跃跃欲试.专家提醒,任何保健品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一些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保健品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更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表示,无糖食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再额外添加任何糖的食品,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蜂蜜等.厂家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蔗糖,但还可以添加其他的“糖”,因此“不添加蔗糖”不等于“无糖食品”,不要误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作为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因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主任接传红做客中新网健康频道访谈间时表示,中国糖尿病人数将近5000万,而糖尿病致盲的眼睛手术也无法恢复光明,建议平时需要多爱眼护眼,早发现,早控制.不管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少吃高脂肪、多糖食品,雾霾天出门可佩戴眼镜护眼,但不能总戴墨镜,戴墨镜时间过长会导致青光眼等一些眼部疾病发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