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十年之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少增加了100%!”近日,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很忧心地指出.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王女士40多岁了,近1年来反复有外阴瘙痒,白带豆渣样,在医院检查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但一旦停药,又马上复发,这让王女士感到非常的苦恼.后来她去医院,经医生了解病情后,让王女士去查查血糖,结果显示:即查血糖16.5mmol/L,尿糖++++,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15.54mmol/L,尿糖++++.医生看了结果后告诉她:这反复不断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常来讲,我们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并不太多,主要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等处.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在于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糖水平是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可以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就算是不正常了,有糖尿病相关症状,任意时刻的血糖水平超过11.1毫摩尔/升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但有些人对糖尿病的确诊还是存在误解,一些本来没有糖尿病的人,因为某些现象而过度紧张把自己当成患者,而有些已经是糖尿病的人,却可能没有检查出来而延误了治疗时机,这都会给糖尿病的诊治带来麻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型糖尿病是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1型糖尿病一般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那么1型糖尿病要如何治疗呢?患者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患者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年近六旬的郭女士患糖尿病6年,一直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近她的血糖不稳定,餐后血偏超出正常值近一倍.上周她的牙龈有点红肿,疼痛越来越严重,到医院口腔科做完对症治疗后医生却建议她去内分泌科.医生指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郭女士的牙病与她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更具特殊意义.对有下列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检测血糖,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如饮水量和尿量增加、尤其夜间尿量增加;易饥饿、进食增加但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胖或超重,尤其伴有黑棘皮症或多囊卵巢者;有2型糖尿病家属史;孕妇营养过剩导致的巨大婴儿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的低体重婴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秦大妈今年65岁,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优降糖及各种中药进行治疗,近3年来空腹血糖—直在12.0~15.0毫摩尔/升.后来因剪趾甲导致脚趾局部破溃长期不愈,脚趾颜色变黑坏死,于是前来就诊.秦大妈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坏疽”.在诊治过程中,她提出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的糖尿病怎么‘跑’到脚上去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胰岛素治疗,医学专家在研究过程中也提示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在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由于不同的注射部位会有不同的吸收速度,继而影响血糖控制,所以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可是很有讲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臀部注射不适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饭吃少了菜和油吃多了不少人以为“只吃菜、不吃饭”能减肥,糖尿病专家介绍,“事实与之相反,饭少吃了,菜吃多了,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导致热量超标、营养过剩.”我们来算一笔账:1克油中,大约有9个热卡的热量;在1克蛋白质中,大约有4个热卡的热量;相比之下,1克米饭中,也就只有4个热卡的热量.因此,只吃菜、不吃饭,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热量猛增,容易得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发糖尿病,患癌风险提高八倍胰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至十万分之五,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万人.它的危险之处在于恶性度高,治疗效果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近几年,中国人胰腺癌发病率已大幅增加,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已成为胰腺癌高发区,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但真得上了糖尿病,过的却是“清贫”的日子,比如每顿饭都不可吃饱,水果每次只能吃一小块,甚至好多水果都不能吃等.长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窦安翔说,糖尿病患者忌口是正确的,但不可盲目限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许多人会觉得十分麻烦,因此当一些标榜“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出现在市面上并大打广告时,不少糖尿病患者跃跃欲试.专家提醒,任何保健品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一些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保健品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更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FDA将于7月15日对美股上市公司MannKind开发的吸入式胰岛素新药Afrezza能否进入市场做出裁决.此前的4月初,FDA顾问小组曾表示,虽然Afrezza对1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效果,但对更常见的2型糖尿病治疗明显是安全有效的.在该消息影响下,MannKind公司的股价曾在一日之内实现翻番.自4月1日至今,MannKind股价累计涨幅达到176%.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为了降血糖,往往采取单纯的控制饮食,不敢吃饱饭,甚至不吃主食,以为只要少吃或不吃主食,就可控制餐后血糖不升高,导致糖友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症及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久而久之会感觉全身无力,精神状态不佳,甚至血糖不降反升,或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项新调查显示,体重超标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截至2013年,全球共有21亿人肥胖或超重,约占世界人口的30%.美国新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体重超标人口已从1980年的8亿多上升至2013年的21亿.这份评估报告号称同类研究中“为详尽”的学术成果,总结分析188个国家30多年的研究数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5岁的张先生早晨起床上厕所,蹲马桶起身时眼前突然发黑,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后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说,张先生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 ~5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美国“医药日报”报道,《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者更可能罹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所数据表明,肥胖症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几种类型癌症风险的增加.科学家发现,肿瘤与肥胖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关联密切.当体重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大,细胞中的氧气就会降低,此时,出现在细胞中的HIF-1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研究同时发现,HIF-1α蛋白也会提高患癌风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7日报道,瑞典一项新研究发现,与夏日接受日光浴的女性相比,不晒太阳的女性死亡率高2倍.新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对1990~1992年招募的29518名女性接受日光浴和晒黑沙龙等情况进行了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20年之后,2545名参试女性死亡.对比研究发现,从来不在夏天晒日光浴的女性,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危险会增加2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今年42岁的马女士,现在的体重是130多斤,并不出格.但在两年前,马女士的体重达到了惊人的217斤.让马女士体重快速降下来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减重手术.看到马女士减肥效果卓著,马女士家其他“胖子”也坐不住了,两年间还有其他7人陆续到医院做了手术,一家8口人,两年来减掉的重量,总计不下500斤!减重手术让一家人甩掉肥胖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