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注射部位要选对

关键词:
摘要:通常来讲,我们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并不太多,主要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等处.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在于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运动,有效控糖

    运动本身对糖尿病治疗的好处是很多的,第一,通过运动治疗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因为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第二,增加糖的利用,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提高;第三,运动还可以通过改善循环和代谢,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运动能使人心身愉悦,为其战胜疾病增加信心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可以防治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因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空腹血糖超5.6毫摩尔/升 拉响糖尿病警报

    “中国在近十年之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少增加了100%!”近日,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很忧心地指出.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岛素注射轮换部位选择有方法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胰岛素治疗,医学专家在研究过程中也提示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在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由于不同的注射部位会有不同的吸收速度,继而影响血糖控制,所以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可是很有讲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臀部注射不适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妙招助你走出疾病治疗的心理误区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一般心理压力比较大,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治疗,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健康,要想有效地控制病情,不仅要正确地使用药物治疗,还要注意对饮食和心理进行调节,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肩周炎也是糖尿病信号 要有高度警惕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很少听说它会影响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无外伤等原因,出现一侧肩关节疼痛等,要有高度的警惕,在就诊骨科、按摩科之前,先进行血糖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吸入式胰岛素有望获批

    FDA将于7月15日对美股上市公司MannKind开发的吸入式胰岛素新药Afrezza能否进入市场做出裁决.此前的4月初,FDA顾问小组曾表示,虽然Afrezza对1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效果,但对更常见的2型糖尿病治疗明显是安全有效的.在该消息影响下,MannKind公司的股价曾在一日之内实现翻番.自4月1日至今,MannKind股价累计涨幅达到176%.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甜到忧伤

    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下面是关于糖尿病甜到忧伤的误区.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盲了.真相: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射胰岛素时小心漏液

    王大爷是一位老糖尿病病友,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少,可近他又遇到了新问题.三个月前王大爷由于病情需要,改为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是注射胰岛素时,针头拔出后,皮肤表面会有溢液残留,尤其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溢液情况更突出.原因何在呢?其实,注射胰岛素应掌握以下技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如何艾灸治疗

    一、原因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发生是因为胰脏中负责内分泌的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所致,多发生于喜食肥甘厚腻的胖人,且多发于中年以后,近年来小儿糖尿病多发与摄入高糖分食物有关.针灸医学将本病称为“消渴”.很多糖尿病患者称,流很多汗之后出现口渴,口渴就喝一大瓶汽水或可乐等饮料,无形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糖分.总之,摄入过多的能量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发病原因还有过量饮酒、长期服用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精神压力过大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人夏季饮食小心两大陷阱

    夏天来了,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天气变热,血糖反而会比原来低,于是有些人趁机开怀畅饮,结果却导致不良后果.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防止落入饮食的两个陷阱,医生要求患友夏季饮食更要讲究些.陷阱一:解暑可以开怀畅饮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比其他季节多,因此,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水平低的时期,既然血糖相对正常,为了解暑降温,于是糖尿病患者开怀畅饮,喜欢吃一些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凉食或冷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的三大危害

    早餐,是我们一天中很重要的一顿饭.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何时起,很多人都不爱吃早餐,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其实,有的时候早餐甚至是一天当中重要的一顿.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重视早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的早餐搭配,应该是高纤维、低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蛋白质丰富的早餐能让患者更扛饿,同时,血糖的波动也更小.但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食物的摄取量,很多人都选择不吃早餐,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友吃雪糕会影响病情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天气转暖.这时有些怕热的朋友会通过吃雪糕来缓解高温带来的烦恼和困扰.但殊不知,吃雪糕也会吃出“麻烦”来,例如小孩子饭前吃雪糕影响食欲,孕妇过量吃雪糕容易腹泻,而糖尿病人吃雪糕可能加剧病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友乱吃保健品 小心低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许多人会觉得十分麻烦,因此当一些标榜“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出现在市面上并大打广告时,不少糖尿病患者跃跃欲试.专家提醒,任何保健品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一些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保健品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更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突然眼黑头晕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 夏云峰

    65岁的张先生早晨起床上厕所,蹲马桶起身时眼前突然发黑,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后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说,张先生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 ~5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怎么会“跑”到脚上了

    秦大妈今年65岁,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优降糖及各种中药进行治疗,近3年来空腹血糖—直在12.0~15.0毫摩尔/升.后来因剪趾甲导致脚趾局部破溃长期不愈,脚趾颜色变黑坏死,于是前来就诊.秦大妈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坏疽”.在诊治过程中,她提出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的糖尿病怎么‘跑’到脚上去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正确对待“糖调节受损”?

    有些人认为“糖调节受损”就是糖尿病,心理上非常紧张;而另一些人觉得“糖调节受损”没啥感觉,又不影响吃喝,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两种态度皆不可取.我们说,“糖调节受损”虽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但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炎热夏天保存胰岛素千万别冷冻

    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体内已有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体温下发挥生物作用.但它又是一种蛋白质,遇高温会变质凝固,失去生物活性.在炎热夏天,许多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保存胰岛素才好.糖尿病专家介绍,我们目前所用的胰岛素大多为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少数为猪或牛胰岛素,结构类似,应该是透明的.中效胰岛素另加了蛋白,是混浊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道炎久治不愈竞因糖尿病

    王女士40多岁了,近1年来反复有外阴瘙痒,白带豆渣样,在医院检查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但一旦停药,又马上复发,这让王女士感到非常的苦恼.后来她去医院,经医生了解病情后,让王女士去查查血糖,结果显示:即查血糖16.5mmol/L,尿糖++++,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15.54mmol/L,尿糖++++.医生看了结果后告诉她:这反复不断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您的胰岛素注射正确吗?——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教授

    日常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给自己打胰岛素的场景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是往肚子或是大腿上扎上一小针.注射胰岛素看似不大复杂,可也不简单.除了正确的时间和合适的剂量外,如果部位方法不对,会导致身体受伤,打针部位脂肪增生,随之而来的是血糖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糖尿病血糖监测很重要

    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更具特殊意义.对有下列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检测血糖,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如饮水量和尿量增加、尤其夜间尿量增加;易饥饿、进食增加但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胖或超重,尤其伴有黑棘皮症或多囊卵巢者;有2型糖尿病家属史;孕妇营养过剩导致的巨大婴儿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的低体重婴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